< [1] 2 |
![]() | |
信基督教,只訴情感,埋沒邏輯,埋沒良知,若沒死都沒用。 | |
我很幸運,沒有投胎到基督教家庭中被教徒父母灌輸宗教價值觀,沒有就讀教會學校受老師脅逼,沒有受到伴侶的信仰輸出而動搖,沒有因子女要入讀心儀教會學校計分而就範屈服。 未來,就可能要看看垂死時,會不會希望家人辦理後事時方便些,而屈就自己入教。 | |
陳教徒版友答唔到這個問題,讓我闡述一下吧。 人的心理往往就有一種希望犧牲以換取所希望之事,例如大家或者都聽過:希望我阿媽今次大病可以好返,我願意食長齋/折壽十年。 但係事實上,呢種交易係唔會發生既,你食唔食齋,折唔折壽,同你阿媽可唔可以好返,係毫無關連。 好似例如面對大賊,你同佢deal: 我呢隻金勞好值錢既,我依家畀咗你,你唔好殺我滅口丫? 你估大賊有咩理由唔殺咗你滅口,然後拎埋隻錶? 同樣道理,一般黎講,同神同鬼deal,犧牲都係換唔到希望之事既。 之所以點解我話「死亡—救贖」呢個十架情結,本質上都同「養鬼仔」差唔多,都係源自古老巫術「犧牲—希望」呢種唔會實現既幼稚幻想。 | |
你又係睇唔明#10。 救贖要死亡。 唔係用死亡就必可換到救贖既。 教徒可葬天主教墓地(其實一早滿座) 做教徒又唔一定會有位俾你。 即使有位都係入住十年就要check out | |
只因。现在,法律保护人人人民有信仰自由之权利【感谢有 共产党】 | |
唔係我睇唔明,係你無正面回應啫,見#14追問「救贖要死亡」的邏輯。 | |
法律雖有保護,卻仍存在情感勒索。 |
<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