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2 |
因為一般的庸將以為清朝以騎兵勝明朝炮兵* 所以一直重騎輕炮,清朝的火炮技術不進反退 但即令如此,討好傳教士其實也不是為了火炮 (因為清朝是鴉片戰爭後很遲才引入新火砲的 而且那時已經有傳教士以外的商人頻到中國) 大概充其量也不過是收了賄款(也就是鴉片收益)而已 (註:其實皇太極早已彷製明燒,學習先炮後騎的混合戰術 但即令如此,仍然連敗在號稱『寧遠炮王』(噓)的炮戰專家袁崇煥手上 所以皇太極等早期清朝政府對於火炮還是頗為重視的。) | |
後期戰術以圍城打援為主,但這種戰法十分耗時。若無火炮之助亦唔駛諗。康熙爺亦很重視大炮呀,否則南懷仁咁得閒做乜?唔通不造神威無敵大將軍,只讀聖經打發時日乎? ![]() | |
寧錦敗了,北京城兩次攻勢都敗了 說起南懷仁,我們又不能忘了那位偉大的傳道人所誣蔑的機關槍發明人戴梓 當然,這又是『基督教歷史』隻字不會提的事了。 或者真是『巧合』吧,世上差不多大多令國家文明和技術落後的事件都是跟『開明』基督教離不開關係。 ![]() ![]() ![]() [ 本帖最後由 Nomad 於 2007-6-21 12:03 編輯 ] | |
我有點懷疑戴梓發明的只是semi-automatic而非fully auto的槍,我不大相信當時有咁既技術水平。除了mechanism之外,barrel的鋼材抵受不到高速連發的熱力。你查一查佢既發明是否水冷式就可判斷。但即使如此,也夠使品格高尚的景教徒懷恨了。 點解皇帝硬係中反間計?昏君又係咁,明主又係咁? ![]() | |
所以快樂馬皇仍然十分尊重火炮這玩意兒。 值得留意的是,其實西方早期的機槍都是手動的 ![]() 所以mechanism問題大概不大 倒是Barrel方面,其實明代開始就有十管槍(不過不是連發) 只要加上遂管置換的旋轉炮口,機槍應該不成問題... ...當然,這裡都是假說,是不是full auto還要看看實物。 至於為什麼皇帝會中反間呢? 這就是說不清的 其實南懷仁幾次誣蔑清臣 康熙老伯也不是次次中計 不過今次南告戴梓私通外敵 一來傳教士本身也往往是行船,靠著航海家背景的信譽 二來在有禁海背景的馬仔皇朝中,『私通外國』(其實,就連出公海的人也會被冠此罪名)實在太易犯(也太易誣告) 何況南懷仁一年弄出來的火炮,戴梓八日就彷製 剛好就容易製造他從外敵私買回來,其實根本不是自己製造的流言 何況戴梓一介漢臣,南懷仁要私通滿臣(當然包括後來在雍正朝叛變的基督徒『愛新國羅阿其那』),製造反漢壓力何其容易。 | |
又忘了登入OTL |
<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