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利茲‧倫茜(Lyz Lenz)表示:「在網路社群媒體還未如此發達的不久前,那時教會和社區中心仍扮演重要角色。你的教堂領袖、會眾、查經班團體等仍承擔許多來自個人的悲劇、重擔,擔負起弱勢者的需求……」 利茲繼續說道:「『集資平台』展露頭角的時刻,也正值教會聚會人數逐漸流失的時候。如今,人們常將捐款直接送達病童的家庭、罹癌的婦女等有需求的人,而較少透過信仰領袖成為集資管道,用於值得援助的領域上。」 宗教團體每年仍然收到約1150億元的捐款,與其他慈善機構相比,仍然占較大比例。然而根據去年科學箴言報報導,美國信仰相關的捐贈比例下降,從1987年占所有捐贈總額53%,下降到2014年的32%。 此外,根據美國皮尤研究中心調查顯示,現今愈來愈少美國人認為信仰團體對於解決社會問題帶來重要貢獻。相較於2001年的認同比例高達75%,在2016年只剩58%的美國成年人覺得基督教會、猶太教堂和其他敬拜場所,對解決社會問題做出重大貢獻。 但作家奧克斯 (Kaya Oakes) 表示,她認為「集資平台」的崛起,不一定會為教會界帶來威脅,因為這當中蘊含一種潛力,就是當教會和社區願意接受不同形式的慈善事業,這會進一步強化社區關係,也會在教會有需要時,帶給教會適時的支持。 另外根據新聞報導指出,有些信仰團體已運用科技進步的產物,使用智慧型手機應用程式,來優化捐款流程,這類應用程式容易吸引教會的年輕人來使用,因他們習慣把智慧型手機當作「電子錢包」使用。 文章來源:基督教論壇報 http://www.ct.org.tw/1290747#ixzz4IK3yrXt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