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rl=ada99:jiayuan13.htm]上一章[/url] | 内容的更新(2) | [url=ada99:jiayuan15.htm]下一章[/url] | | ⑧向神献上感谢,将荣耀归给神(因为国度、权柄、荣耀,全是你的,直到永远)。
国度——教会的规模、事工的规模。
权柄——能力、神迹、恩赐。
荣耀——成绩、果效、影响。
表示所有的这一切,都是神自己作成的,是因为神指引、教导、为我们战胜了魔鬼、提供了我们事奉所需要的种种条件,才能成就这一切的,并不是我们有什么功劳。但有一种错误的理论认为,今日我们教会取得的一切成绩,皆因我们祈祷的结果,这样我们就夺取了神的荣耀。一件事成就后,我们常常会这样说:“幸好是我这样祈祷(言下之意是:幸好是我叫神这样做的)。”又如遇到一些不如意的事,后来解决了,就说:“多亏我不断用祈祷托住。(言下之意是:神能作成这样的事,多亏我用祈祷帮助了他。)”认为都是我们祈祷的功劳,这是何等荒谬的论调。
有一个葡萄园,主人每日都听仆人们说话:“主啊,求你开劈西坡,种上葡萄。”于是,主人离开了高座,去西坡锄地。后来仆人又说:“主啊,现在葡萄有很多虫,求主您去打虫。”主人又乖乖地去打虫。后来,葡萄丰收了,仆人就说:“幸亏我提出开劈西坡,才有今日的丰收。”另一个仆人又说:“幸亏我发现虫害,及时叫主除虫,才保住今日的成果。”这是何等荒诞的事!因为错误的祈祷形态就把教会取得的一切成绩归在我们的祈祷上,这样便偷偷地把荣耀归给了自己。
正确的理解应该是:参透万事的圣灵,晓得神的意思,替我们祈求(罗8/27),又按神的计划,以云柱火柱指引教会,我们所有的成绩、成就,都是神带领的结果,一切都要以感谢的心归还给神。
这个葡萄园应该是这样:主人是一个高超的农艺师,他请了一群不会农艺的工人,于是,他时时要教导他们种植。主人计划要在西坡上种植上等葡萄。把仆人叫来,给他们种子,教他们如何种。仆人们领受后就遵着主人的吩咐,去西坡种地了。葡萄种下了一段时间,主人发现有某种虫害,就叫来仆人,告诉他们要杀虫,于是教他们用什么药,用的分量比例,喷洒时间、次数等;然后仆人们便求主人给他们杀虫药、喷洒器械等(祈求的作用),主人便给了他们,甚至把防毒面罩、工作服等都给他们(超过他们所求所想)。虫害被消灭了,葡萄得到了好收成。这时,应该受称赞的是谁?那些仆人会说是他们的功劳吗?
不要把“祈祷”高举到过分的地步,祈祷算不得什么,重要的是祷告,重要的是在祷告里神向你说话了没有?祷告完后你有按神的话行了没有?
从前的传统祈祷,往往是从“我”开始的:“我的饮食”、“我的家人”、“我的灵命”、“我的教会”、“我的事奉”……以上的祷告,更新了宗教祷告的盲目、自私、狭窄,是以耶稣的心为心的祷告。因为神爱世人、愿万人得救,因此这个祷告是从万民开始的:世界、国家、省市、教会、家庭、我。这才是神无私的、胸襟广阔的祷告。
要留意我所分享的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概念:过去我们所讲的是祈祷(祈求),现在所讲的是祷告。祈求是“我”说,神听,要“做事”的当然是神了,而现在更新后的祷告更重要的是聆听,听完了我们必须遵行去做。这里更新的重点是:过去传统的祈祷理论只强调祈祷本身,而忽略了祈祷的人应该有怎样的责任及行动与他自己的祷告相称。现在祷告形态更新了,祷告的内容自然也得更新了。
有些教会喜欢在礼拜时背主祷文,这种“万人同腔”、“死板不变”的祷词只停留在形式上,成为一种宗教仪式,实在是没有什么祷告意义的。称呼它为“主祷文” 其实是很不准确的(“主祷文”的讲法是从天主教时流传下来的),因为它本身不是作祷告用的——主耶稣本身没有这样祷告过,使徒、门徒学过之后也没有这样祷告过。我们都不会教导别人去背祷词,主耶稣怎么会教导别人去背祷告呢?其实它只不过是主耶稣用来教导门徒怎样祷告的课程。
“有个门徒对他说:‘求主教导我们祷告,像约翰教导他的门徒。’耶稣说:‘你们祷告的时候,要说:我们在天上的父……’(路11/1-2)”从主耶稣的教导里,归纳出祷告的次序和内容的精意,好让我们将它运用在各自独特的祷告当中,才能更好发挥其中的意义。就好象我们教导别人怎么祷告时说:“第一要赞美神,第二要为万民祷告……第七是争战祷告,第八是向神感谢……”我们会以这样教导的内容作为祷词吗?会说:“亲爱的天父:第一要赞美神,第二要为万民祷告……”这样祷告吗?假如我们懂得这是教导祷告的提纲,回头来看每次聚会后必须背诵“祷告提纲”的“祷告”不是觉得很好笑吗?这种“念口簧”的形式有祷告的功效吗?
假如祷告是可以背的,我一定搜集天下古今中外最好的祷辞,就能成为一个祷告专家了。假如你是一个董事长,许多人一齐用背诵的方式同你说话:“董事长,愿你一辈子都做董事长,愿你的公司越来越大,愿你的产品有好销路……求你记得发工资给我们,我们工作上有错误,求你原谅……”虽然觉得好笑,但第一日你可能还很高兴,而第二天、笫三天、第三百六十五天、第一万八千天都是这样,你会觉得怎么样?你不觉得他们神经病,也会给他们气得发神经的。这种千篇一律、死记硬背的“祷告”实际上并没有祷告的作用,我们为什么还要去背它?从信主当日起到死那一天,千万次地背下去,这有什么意义?如果某种形式其实并无作用,但我们不知其所以然地按着去做,这不是迷信,不是很荒谬、很滑稽吗?宗教就是这样可笑!如果想在聚会后要背诵些什么的话,不如背诵该日聚会的主题经文罢,这还有一些实际意义。
| | | | | |
|
[url=ada99:jiayuan14.htm]上一章[/url] | 祷告的延伸——与主同行 | [url=ada99:jiayuan16.htm]下一章[/url] | | 神晓喻摩西制造会幕的样式里,有一个地方为大多数人所忽略的。就是香坛以及其它会幕里的摆设,都有一个重要的设计部分——两条抬扛。“要把杠穿在柜旁的环内,以便抬柜。这杠要常在柜的环内,不可抽出来。(出25/13,14)”这抬扛任何时候都不可抽出来,是约柜及香坛等圣物整体的一部分(而不是附加部分),因为是神在山上指示的样式。为什么不是另一种设计:如设计能放在马背上的样式、或者设计四个轮、或者干脆放到马车上?直到后来在不再移动的圣殿里,仍然是这个样式,为什么?这里有一个值得注意的属灵意义:祷告(香坛代表祷告〔启8/3,4〕)是动态的,是人和神在行进中同在的预表。经过以牛车拉约柜失败的大卫,是最懂得摩西帐幕抬扛设计意义的人,他在迎接约柜的时候,每走六步,就献上牛与肥羊为祭,并且一边走一边跳舞。所以他所立的帐幕更“合神心意”,被称为“大卫的帐幕”,可见祷告(包括赞美)真正的属灵意义是在行动,是在生活中。
旧约《圣经》有早午晚的祷告,其精意是,祷告应是从早到晚贯穿在生活中。在《圣经》里,我们看不到耶稣遁例早午晚的祷告,我们也不应该把祷告与生活分开。“我愿男人无忿怒,无争论,举起圣洁的手,随处祷告。(提前2/88)” “不住地祷告”(帖前5/17)这里的“随处”和“不住”,就是说在祷告中行动,在行动中祷告。《圣经》有个常提到的词:“与神同行”,而非与神同坐(跪),这说明神和人、人和神是在行动中同在的。有时停下其它肢体的活动,为的是更清淅收到神的信息,而非是常态,象耶稣一样。我们应该祷告生活化,生活在祷告中。使我们的生活处在敬拜、祷告、灵修的状态,随时随处感受圣灵的意思,把我们所到、所做、所看、所听、所想的成为敬拜、祷告、灵修的触点和内容。
圣灵引导我们生活的同时,也把我们所走到、看到、听到、想到的地方或事物,作为启发、教导我们去敬拜、祷告的媒介。
看到大自然美丽壮阔的景色,我会情不自禁有赞美的冲动;听到自己美妙的心跳,会由衷有一种感恩的激动。在这种状态下敬拜,很自然涌溢出赞美的歌声、感恩的话语。这同毫无感动的口头禅不可同日而语;走到每一个地方,就要为每一个地方祝福:走过市政府,就为市政府祷告;走到市场,就为市场的众人祷告;正如耶稣看到耶露撒冷,被圣灵感动,便为耶露撒冷祷告一样。我们要为面对的每一件事、所做的每一件事祷告:当我们看到有感动的人、一辑新闻、一场车祸、社会不公、败坏现象等,都应该视为我们祷告和行动的责任。这样我们活着,就是基督了。
即使是看《圣经》的时候,也要以祷告的状态去看,使看《圣经》如同与神说话,让经文如活的精意;我们带着属灵的耳朵,便有许多祷告的资料。听到有需要的人或教会,就要为他们祷告,并且想想,我们为此能做些什么。当听到魔鬼的作为:什么纷争、什么谣言、什么论断、什么毁谤,就要为那些人代求、认罪,并且我们要在其中做一些调和、用爱心遮盖、使人和睦的事;我们心中的想念或感触可能就是圣灵对我们的提醒,要为那人那事祷告。
我们要随时处在与神交通的状态:你时常在与神交谈,又随时等待神向你说话。你默想着神和属灵的事情,从所看、所听、所想去感受圣灵的意思、引导。并且要随时敏悦不洁的意念、不对的思想,立刻驱赶、清除,随犯随认随对付。在悟性祷告不妨碍工作的时候,就用悟性祷告,比如坐车、走路、等人;如果妨碍工作时,就用方言祷告,如开车、骑车、开机器等。有人的场合默祷,无人的场合出声祷告。时而灵歌,时而诗章颂词。
我反对的不是长时间的祷告,而是反对长期关门闭户的祷告;我甚至还嫌半天的祷告不够长,而应该是一整天的;因为《圣经》的要求是“不住”的祷告。
宗教的祈祷很重视人屈膝祈祷了多长时间,而真正祷告所强调的却是象耶稣那样,无论行着、坐着、讲道、医治,随时随地都能“看见父所作的”。“父爱子,将自己所作的一切事指给他看”的这种祷告,这是我们应当羡慕追求的祷告最高境界。
总之,就是这种不住的敬拜、祷告、灵修状态,使得我们的生活常常喜乐,充满意义,在地如在天。又有不断与祷告相称的行动,那么这种真敬虔的基督徒生活一定是得胜的——你简直没有机会犯罪。而且就从枯燥、捆绑、徒有敬虔外貌的宗教祷告生活中释放出来。
真正的、最高层次的敬拜,是超越所谓的“敬拜”,不再囿于形式方面的了,而是人的品格、品行在生活和整个人生中成为一首最好的赞美诗。
在《圣经》中,我们没有见到耶稣有过形式的敬虔和形式的生活,他的额上、手臂没有佩戴经文;也没有一件“属灵”标志的“长衣”;没有每天屈膝跪了多长时间,没有常常关门闭户半天的祈祷;也没有每早的怎样晨更,没有每日的跳舞敬拜……说明耶稣不重视形式的“敬虔”,他平凡得象一个普通的百姓,他的敬虔几乎是看不出来的。他说:“人子来了,也吃也喝,人又说他是贪食好酒的人(太11/19)”甚至还比不上拿细耳人、为法利赛人所耻笑。但天父却对耶稣说:“你是我的爱子,我喜悦你。”为什么天父这么赞赏他?这时的耶稣还没有出来传道,其实是天父对他三十年来生活的品格、品行的称赞,令神真正得满足的就是这种敬拜(参考《敬拜的实意》)。耶稣为什么要这样做?他为的是给我们作一个榜样:敬虔不是外表的形式。
正如罪是渗透在性格、脾气、感情、生理、意识等里面一样,我们的善、敬虔也要是溶化在品行、品格、言语、态度、心思意念等里面,我们所发出来的就是真实的善行敬虔,才是最真实的敬拜,是最高的敬拜境界。我们常常视敬虔为超凡脱俗、高不可攀的秘笈,但敬虔实际是极之平凡、脚踏实地的生活。我们还是把仙化了的敬虔,从云端曳下来,使它复原为常人可以效法的平凡。我们请法利赛式的“仙人”们,“降世为人”、“道成肉身”吧。不要以为神称大卫为“合神心意的人”,仅因为大卫的跳舞和诗班得着了敬拜的奥妙,其实不然,而是因为大卫从牧羊人、军人、到君王整个过程的为人。“我喜爱良善,不喜爱祭祀。(何6/6)”“行仁义公义,比献祭更蒙耶和华悦纳。(箴21/3)”“我朝见耶和华,在至高神面前跪拜,当献上什么呢?岂可献一岁的牛犊为燔祭吗?世人哪,耶和华已指示你何为善,他向你所要的是什么呢?只要你行公义,好怜悯,存谦卑的心,与你的神同行。(弥6/6-8)”“有一个文士来,听见他们辩论,晓得耶稣回答得好,就问他说:‘诫命中哪是第一要紧的呢?’耶稣回答说:‘第一要紧的就是说:『以色列啊,你要听!主我们神是独一的主。你要尽心、尽性、尽意、爱主你的神。』其次就是说:『要爱人如己。』再没有比这两条诫命更大的了。’那文士对耶稣说:‘夫子说,神是一位,实在不错!除了他以外,再没有别的神;并且尽心、尽智、尽力爱他,又爱人如己,就比一切燔祭和各样祭祀(即形式)好得多。’耶稣见他回答得有智慧,就对他说:‘你离神的国不远了。’(可12/28-33)”把爱主落实到爱人如己,那是一种最高的敬拜,“比一切燔祭和各样祭祀好得多。”
形式方面的敬拜、“属灵”,是很容易做到的(即使跪个把小时、每日黎明晨更都是很容易的),而经得起《圣经》检验的生活和人生,就不容易了。现在,我也不以自己祷告得怎么样、敬拜得怎么样,来衡量自己敬虔得如何,而是以我的为人、服事和爱来检验自己。
将我们敬畏神的态度溶化到生活中,有敬拜的形式,又有敬拜的实意,有敬畏的心和诚实的行道生活,将敬虔变成一种生活,就象《圣经》中许多如亚伯拉罕、约瑟、摩西、大卫、耶稣那样的人物,在平凡中表现出向神的敬虔,才是神所喜悦的,这样神就必与我们同在。与神同行的人凡事亨通,福气也必追随他,他的祈祷必蒙垂听。
| | | | | |
|
[url=ada99:jiayuan15.htm]上一章[/url] | 宗教在基督教读经、聚会上的捆绑 | [url=ada99:jiayuan17.htm]下一章[/url] | | 我们以为信主后,常常祈祷、唱诗、读经、聚会,就是一个不错的基督徒了。因此我们总是关心会众是否有看《圣经》;是否有祈祷;是否有聚会。如果这个人没有祈祷、或者没有看《圣经》,我们认为他是软弱了。如果没有来聚会,就会很紧张,要去探访他。
久而久之,在我们的观念里形成了一种约定俗成的传统看法:读经、祈祷、聚会就是基督徒的属灵生活了。这种观念还有一个更深的看法:祈祷越长、越大声,就是会祷告。能跪得越久、能整天整天祈祷、动不动就禁食的人,就是很属灵的人;看《圣经》也是这样,越多就越属灵。懂《圣经》越多,很会讲道,能背得滚瓜烂熟,就更属灵。甚而上过神学院、得了博士学位、成了神学家就更是了不得了;有些人声称一生人看了一百几十遍《圣经》,颇为自呜得意,还大有以此为一种“属灵资本”的意思,好似一个长年数珠念佛的人,终于功德完满一般;有些吹鼓手大力倡道人们去效法;而另一些人则拿出勇破健力士大全的豪气,奋力撕咬囫囵《圣经》,想要打破这个记录;而大多数人虽无这种勇气,但私底下却钦佩至极了,多少都效法起来。
有一句流行整个基督教的话说:“聚会是很讨神喜悦的”。所以有时我们没有聚会,就感觉很亏欠神,我们没有行出神的道,反倒没有这种感觉;只要我聚会了,就不管他说什么,我都对得住神了,就心安理得了,这不是上庙的心态是什么?又有话说:“聚会是很蒙福的”,既然“很蒙福”,有些教会要人每个礼拜聚会四、五次,不少人都是到齐的,有些人一周或者到四、五个教会聚会,我们就认为这些人很追求、很热心、很爱主,这种人往往备受鼓励和赞赏的。
在这种观念熏沐下的教会领袖,就更加成为了一个手不离《圣经》、膝不离地的人,我们读经、祈祷、呼吸、吃饭仿佛就是为了维持一个不错的聚会。
我们为讲道而努力研经、为有恩膏而刻苦祈祷,然后把讲坛变为竞技场、属灵“选美”的亮相。一旦聚会有了一定的人数,而且讲道又很释放,那么我们就心满意足了。信徒能来聚会,传道人有道可讲,皆大欢喜。有一些聚会点,每星期几乎每天都安排了聚会或活动,据说是因为不可停止聚会。一般的人至少也得参加四、五次,频频聚会己成为了这些人的习惯:一不聚会,就觉得很无聊,不舒服,很“软弱”。
不少教会一年下来,堆满一个又一个培训,这班老师刚走,那班老师又到,仿佛教会就是靠聚会、培训维持起来的。一旦少了这些活动,教会就不成教会,就会垮下来似的。于是,聚会、研习班、布道会成了基督教最大的盛事。无论从信徒或世人的角度看教会,什么都看不到,只看到聚会、聚会、不停地聚会,除此之外,就不知什么叫教会了。我想,我们读大学的时候,也没有上那么多的课,也不能这么一个接一个不消化地上课,难道这些老人家、小学生、初中生的理解、消化能力比我们还强?
我真的要质疑一下,教会现在的聚会安排真的符合人的认知规律吗?真的需要一个培训紧接着一个培训吗?他们真的有超人的接受能力吗?客观地检讨一下吧,这样真的有果效吗?前三个培训的信息还记得多少?现在还在用吗?这样培训(聚会),就如一个人,在琳琅满目的宴会中拼命往嘴里塞肉,前一口还没嚼完又塞一块、两块……八块、九块,塞得嘴巴胀臌臌的,根本咬不动、根本吞不下。这不是很滑稽吗?是完全不合理的。
有许多人,到处奔走,去听道,听了好听的道,就心满意足了,但却不见这些道落实在他的生活上。这样的听道,只是情绪上的兴奋(是属情欲的),象世人喜欢听相声、故事一样,这不叫“爱主”、“追求”,以听道代替“娱乐”罢了。有人喜欢看属灵书籍,如果没有与行动结合起来,也只是“读书”的娱乐而已。
我们许多人,一旦信了主,就自动成为了“终身议员”,这下半辈子,他的任务就来听你说什么。另一些人则格外喜欢听外来讲员领的奋兴会,想听听有什么新鲜的道,或者听听基督教里有什么新的高深发现。他们听起来就好似沉浸在另一种娱乐里,甚至象一个评审委员一样,品评优劣。另一种人参加聚会,为的是讨神喜悦,以此为得福的门径……尤其是一些信得年长的人,按他们如此聚会的时间,足以拿到博士甚至几个博士学位了;如果用他们看《圣经》的时间去读物理学的话,他们足以成为原子能的专家学者了。但看到他们的灵性和行为,与他们读经、聚会的时间毫不相称。
曾几何时,我们同样经历过一个荒诞的时代。那个时候,生产队、车间班组每天都要“政治学习”,动不动就开大会,批斗会、斗私批修、听报告、听中央电台社论、参观学习,那时这个会、那个会满天飞,使得整个国家陷入经济困境,连人民的基本温饱都难以保证。这是一个多么可悲可笑的年代,但我们教会比他们有过之而无不及,那年代虽然有很多会,但它占生产的时间还算是少数,但我们有些教会的聚会时间,却是占信徒空余时间的绝大部分,这岂不更可悲可笑吗?
为什么一些教会要一周安排许多聚会,可能因为有些信徒要一个聚会接一个聚会才不感到软弱。这就因为我们一些教会只教导人祈祷,而没有教导他们同神建立关系,因而他们不能直接从神那里得到话语(瑞玛)。使得教会很多人,都很软弱,不少人是“病人”,要靠一个聚会接一个聚会打“吊滴”,来勉强维持他们基督徒的身份。
有些教会聚会聚得太多了,使一些人觉得什么道都听过了,什么都不新鲜了,成了“老油条”,开始对聚会不感兴趣,渴慕的心不见了。有些人就不爱聚会了,有些人来了,却是漫不经心。圣经说:“人吃饱了,厌恶蜂房的蜜(箴27/7)”。
另外相反情形,教会还有一种普遍现象:教会建立之初,发展很快,信的人也热心,但过了一定的时间后,教会就出现停滞、萎缩,信徒冷淡、退后的现象。那些从外邦中带着浓厚宗教观念刚入教会的信徒,总以为从基督教的新形式里会寻找到新的福气。因此,起初,他们会热衷于教会的各样活动,而我们的传道人,不知其所以然,投其所好,不知不觉,使信徒只活在宗教的层面上。这些信徒,久而久之,就感到祈祷不太“灵”了、读经没有什么功效、聚会并没有真的带来很多的福气。于是他们觉得,他们所信的远没有所传的那么好,有一些便冷淡下来、甚至打道回府了。
另外,有一些人来到教会觉得很多条条框框,很捆绑,不释放,逐渐就少来了。有些人的确是想信主的,但无奈他作不到四、五点晨更,做不到长跪祷告、做不到每个礼拜聚会几次……他觉得这个做不到、那个做不到,神肯定不喜欢他的,既然他不能令神满意,他也不敢求神什么了,不敢亲近神了,离神就越来远了。
…………
基督教里这些现象,不知凡几,都得不着基督教信仰的要领。那么我们为什么读经、祷告、聚会?读经、祷告(更新了的)、聚会的真正意义,就是听神的话。这本身并不是最重要的,而是读了经、祷告完、聚会后,听了神的话,我有做了没有?这才是最重要的,真正的敬虔就在此。“原来在神面前,不是听律法的为义,乃是行律法的称为义。(罗2/13)”耶稣没有说,你们读经、祷告、聚会就是爱我了。而是说:“有了(知道)我的命令又遵守的,这人就是爱我的,爱我的必蒙我父爱他,我也要爱他。(约14/21)”所以不要以为,我们有长时间的读经、祈祷、聚会,就是敬虔的资本,是神要爱我的理由。这些活动只不过是让我们“知道”罢了,知道有什么奖赏呢?没有。“人若知道行善,却不去行,这就是他的罪了。(雅4/17)”“仆人知道主人的意思,却不预备,又不顺从他的意思行,那仆人必多受责打。(路12/47)”知道了又怎么样,如果不去行,还是要受惩罚的。所以,你去聚会、聚很多的会,就必定蒙福吗?就有奖赏吗?不!即使我们对《圣经》烂熟,甚至亲耳听见耶稣向我们显现讲话,这本身并没有什么属灵的本钱,唯有按着诚实的心去做,才是我们信仰真义上的敬虔。
我们读了那么多的《圣经》、祈祷了那么多的时间、又聚会了那么多时日,在生活、行动上却没有多大的改变,这是因为我们把这些活动宗教化了。如果我们只把读经、祈祷、聚会看成是敬虔的表现、“修行的功德”。这实在是对基督教莫大的歪曲,只把它看作为另一种新宗教。我们把读经、祈祷、聚会看作了我们追求的目的,这是因为我们的宗教情结蒙蔽了我们,使我们只看重了信仰的形式,而忽视了信仰的实意,使我们舍本逐末。如果我们的基督教只是有读经、祈祷、聚会,那么与佛门的诵经、上香、斋戒有什么两样?恐怕只是另一种“修禅”罢了。
我在异像里,看到这样一个情景:有一个主人在外地经商,留下几个仆人打理庄园。主人把各人的职责写起来帖在墙上,于是这些仆人天天来到墙下,看了两个多小时的“职责”,又打了两个小时的电话给主人(祈祷),半天过去了;但每到下午,几个人又聚在一起,开会研究讲解“职责”,他们研讨杀虫药的分子结构、发表为什么稀释杀虫药要用水而不用油的研究心得……聚会完了,这时太阳差不多快要下山了。你认为这个故事荒唐吗?这就是我们所熟识的读经、祈祷、聚会的现状。仇敌把我们捆绑在看《圣经》、祈祷、聚会这种狭隘的宗教生活里,徒然浪费我们宝贵的时间。使我们不能行道,不能爱己也不能爱人;使我们无暇顾及家庭(尤其是未信的家人),无暇教育子女,得着他们的灵魂,被仇敌反过来作为攻击的话柄;使我们无时间去爱邻舍、又因家中不好的见证,甚至令邻舍反感,重重绊倒他们。这就是魔鬼用宗教毒害基督教的诡计。
弟兄姊妹们,是我们起来揭露魔鬼的诡计,修直主的路的时候了。
| | | | | |
|
[url=ada99:jiayuan16.htm]上一章[/url] | 基督教的真义 | [url=ada99:jiayuan18.htm]下一章[/url] | | 基督教全部的精意就是彼此相爱、爱人如己、爱邻舍仇敌。这就是爱神的全部体现,是所有宗教都没有的。我们的读经、祷告、聚会所有的活动就是为了去落实怎样去彼此相爱。
耶稣因着爱人如已、爱罪人税吏、爱钉他的仇敌的缘故,为我们赎罪而死。因为有了爱人如已,才有基督教的救赎,恩典。十字架上舍己的爱,就是耶稣把爱人如已的典范演译给我们看:这就是基督教,这就是基督教信仰的真谛。
我们很容易把基督教的某些形式独立起来看,以为只是一种仪式,而看不出它的实际意义。实则,基督教里所有的活动——祷告、亲近神、敬拜、灵修、读经、研经、聚会、奋兴会、研习会、传福音、洗礼、掰饼、奉献、医治、圣灵充满、属灵恩赐运用、各样事奉……所有的礼仪和事工,一切的一切,就是为了使我们更加能行神的道,这道最简单不过了:彼此相爱、爱人如己、爱邻舍仇敌。
基督教虽然保留了一些礼仪性的东西,但如果我们不真正了解其中的精意的话,我们就会陷入宗教的窠臼里了。
比如洗礼:是借着这个洗礼——浸进水中:表明这个罪身的人在黑暗国度里死去了,埋葬了;又冒出来:表明进入另一个光明的国度,复活了、重生了,应该有新生的样式(彼此相爱)。这是圣灵的现场教学,好象让人看了一场活现真理的戏,更生动、更明了,让普通百姓明白信耶稣的过程。并且借助这样过程是使其更加深刻,让真信的人,足以在心灵里受了一刀的割礼。
又比如掰饼:人是容易忘恩的,故此耶稣亲自设立这个礼仪,去补足人这方面的软弱。另一方面,人又是愚拙的,随着世代过去,后人就很难把握耶稣死去的意义。饼,是让人吃了使人得以生存(生命)的,即是饼为人的生存(生命)而舍去自己的,是“舍己”的象征,从某个角度来看,它很象耶稣所做的。所以当我们掰饼时看到饼,就很容易联想到耶稣曾经为我们舍去自己;殷红色的葡萄汁,很象血,很容易使人联想到血。古代立约是要血的(中外相同,过去我们按手印的红油,实际应该是划破手指的血),看到葡萄汁,就很容易使我们联想到耶稣用他的宝血与我们立约。故此耶稣借着饼和葡萄汁作为一种引发联想的媒界,使我们更好纪念他和他的约;其实这是一种很好的“比兴”手法,使我们更好去追忆二干年前他用身体为我们舍去、流血为我们立约的大爱,以此来激励我们也以舍己的爱去爱人来回应他。他不是要我的一把鼻涕、一把眼泪来记念他,也不是要借助某种形式去纪念他的约。纪念他的约,为的是让我们牢牢记住他的约,记住他的约,为的就是遵行他的约。因此,最好纪念主和他的约,莫过于就是遵行他的约了。这才是掰饼形式的真正目的,假若我们参加掰饼,没有因此带来更加遵守神的道的话,那么掰饼只剩下了形式;只有形式而没有实际作用,那只是宗教的仪式罢了。
这饼、这葡萄汁并不是什么神圣之物,它只不过好象一个人要离开所爱的人,留下一张照片,好让所爱的人去怀念。这照片只是一个帮助人去纪念的媒界,借着这个照片(这饼、这葡萄汁)去怀念真正的“他”;这照片的确很象“他”,但却不是“他”;耶稣说:“这是我的身体。”指这饼在“舍己”的意义上同他所做的本质是一样的,这个“是”是指属灵意义上是一致的“是”,并不是指这个物质的饼就“是”属灵的耶稣。这饼、葡萄汁在“比兴”上很象耶稣,很象血,但却绝对不是耶稣,也绝对不是血;刚才它还只是面粉,在手中又揉又捏,还用杆面杖杆……但一会儿却成了“耶稣”(神),不小心饼碎儿掉到地上,就觉得是对耶稣的大不敬,甚至有人以敬拜的心态来面对它;这同一个陶匠捏完一个人像然后去拜它完全是同一种心态,这是一种迷信的心态在作怪。这种掰饼聚会,的确能帮助人去怀念耶稣,反省自己,带来悔改,因此我要很珍惜这样的机会,慎重面对。但我们不要带着迷信的心态来参加什么隆重的宗教仪式,这些礼仪本身并没有什么神圣的地方,这些饼和葡萄汁,也不是幻化成了的耶稣(神)、也不是什么圣物,那些想法都是宗教的观念罢了。哥林多教会的人很热衷掰饼聚会,但却没有带来悔改,致使这种聚会成为宗教化的仪式,因为他们完全不懂得基督教礼仪所要达到的目的——化作悔改、化作爱、化作行道。只有把这形式的东西转化为实质的精意,形式才有意义。
从旧约到新约,所有的形式和礼仪,都不是为其形式和礼仪本身而设立的,这形式和礼仪的背后,都有其深刻的精意,有一个真真确确的实体:这就是我们神自己的形象、样式,也就我们所要效法的主耶稣基督——他就是爱。
所有律法,包括礼仪性的、民事法规、命令等等,都是为了体现——爱。如果我们的礼仪、形式,只起到形式的作用的话,也就是说,这些形式没有起到彼此相爱的作用的话,这只是宗教的形式。如果安息日,不能使人得益处:驴跌落坑不能拉上来;病了不能看看医生;饿了不能掐麦子吃,那么,就是因为我们以宗教的观念去看待这些条例律法的,把这些律例看得比爱更加重要。安息日本来就是恩典的律例,是为了使我们人灵魂体得以节制休息,重新得力的,是爱的律例,但法利赛人把它演化为宗教式的钳制,于人便没有益处了。法利赛人要人守这些安息日,却没有爱,那么它就成为了死的宗教。宗教是属于魔鬼的,因此是没有爱、恩典的。如果我们为了争论某些救恩以外的教义(如:关于圣灵充满、受洗方式、敬拜跳舞拍掌、掰饼仪式等),而闹分争分裂,破坏了彼此相爱的话,那么我们所唱的“在耶稣里我们是一家人”只是一种空洞的宗教仪式,我们的“为合一祈祷”也只是一种无实际意义的宗教活动,有什么用?
| | | | | |
|
[url=ada99:jiayuan17.htm]上一章[/url] | 基督教信仰的样式(1) | [url=ada99:jiayuan19.htm]下一章[/url] | | 有一次,我到了另一个教会领袖的家里,他为了让我开眼界,打开了书柜让我看,的确,我大开了眼界,因为我是极少属灵书籍的。我发现,这书架上教授祈祷的书最多,占了不少位置;另外就是工具书、传记什么的,而讲行善的、行道的书少之又少;再看看书后出版社的目录表,同样是这样不成比例。怪不得这位领袖开口就是祈祷,常常邀请我参加合一祷告(其实是祈祷)会、每月祈祷会、通霄祈祷会、复兴祈祷会、为世界祈祷会、围城(庙)祈祷、行走祈祷……这些活动是如此频繁,名目繁多,原来都是有原因的。奇怪的是,我(可能孤陋寡闻)绝少听到教会组织人上堤抢险、为白血病人捐骨髓、上山扑灭大火等等的事的。我大吃一惊,我们基督教到底中了什么邪?到底是行道重要呢?还是祈祷重要呢?爱人如己、爱邻舍、爱仇敌(爱神的真实体现)是律法的总纲,是神最大的戒命,为什么不被重视?我们可以将记载耶基祈祷的记录和耶稣所行的道作一个比较;将整本圣经讲到祈祷的方面,和教导人该遵守神的话的部分列作一个表,就可以知道耶稣及圣经所重视的是什么。基督教到底重视了些什么?为什么这样失衡呢?就好象一个社会,拼命倡导吃饭、怎样吃得好,却不那么提倡劳动工作一样,这不成为一个荒诞诡异的社会吗(可能有不少人认为祈祷救人灵魂比抢险救人的身体更重要,或者认为,祈祷是我们信仰中最重要的事……等到在《祈祷中的迷信》再揭露)?
基督教重视的不应该是祈祷,而是同神的关系。与神有没有建立关系,决定于一个人有没有与神交通(同神建立关系不是从单向的祈祷而来的),但又不仅是交通,更重要他有没有得着神的旨意或瑞玛。有了这些,说明他已同神连结上了,建立了关系了。但这还算不了什么,有了关系,并不等于有了很亲密的关系。该隐和亚伯拉罕都同样能聆听神的话,但不等于该隐就有亚伯拉罕与神同样的亲密关系。同神的关系的亲疏取决于我们听了神的话遵行了多少,有多少行为或为人(生命)是讨神喜悦的,这才是最重要的!与神关系的深度、亲密程度与我们行神的道成正比,这才是我们基督教所应该重视的。
到底基督教应该是怎么样的?有人以为聚会时那种形式就是基督教,这就错了。圣经并没有明确规定基督教聚会的形式,所以,随着不同的时代,聚会的形式都在不断更新;即使同一时代,各教会的聚会形式都有差异。可以说,基督教信仰是没有形式的。其实基督教信仰本身是一种生活,既是生活就没有什么形式,而是一种自由的、活泼的、更新的生活。打开《圣经》,到处都看到神教导人如何去生活。只有宗教才会教人形式的东西,而没有教人如何去生活。因此宗教里的人,只在庙里、会堂学会了这样那样的形式,而对生活毫无帮助,这些人的生活仍然是一塌糊涂的。
虽然基督教是没有形式的,但却有样式,它是绝对不能改变的。那么到底怎么样的样式才是基督教的样式呢?也就是说,怎样的生活才合符基督教信仰的样式呢?
以色列人在埃及的时候,神就藉着摩西多次向法老说:“容我的百姓去,好事奉我。(出7/16)”他们一刚出埃及,神就向他们启示了事奉的样式——会幕。这会幕,在宗教里的人看来,它是一种形式,但在懂得信仰实意的人来看,却是一种生活。“事奉”这个词会让许多人联想到某种形式,但如果一个真正懂得事奉的人,他就能理解事奉其实就是一种生活。以色列人被神从埃及拯救出来,目的是要让他们过上一种全新的生活。
会幕里的结构,是众所周知的,这里不作详细的描述。只想探讨一下会幕所预表的义意。
铜祭坛——代表牺牲、流血、代赎、十字架。
洗濯盘——代表洁净、分别为圣、圣洁生活。
陈设饼——代表《圣经》的话、洛哥斯。
金灯台——油代表圣灵、瑞玛,光代表人听了神(圣灵)的话而去做的好行为。
金香坛——祷告。
约柜和施恩座——代表神的同在和祝福。
有人就说了:你们看会幕,各样的事奉里,香坛的事奉是离神最近的,是最亲近神,所以香坛(祈祷)的事奉是最高层次的事奉,云云。
现在,我们来看清楚会幕的样式告诉我们什么:在我们的信仰里必须先有铜祭坛,我们必须先有耶稣的代赎、流血、十字架,这是不可以避过的。耶稣、十字架在我们的信仰里是头等重要的,是根基、是一切的开始——我们要进入神的殿、我们信仰的开始,都必须要经过耶稣和他的十字架。
如果想要迈向神的圣所,进一步亲近神时,就得要经过洗濯盘。过去祭司非得要洗手洗脚才可以进入圣所,今日我们是新约的“君尊祭司”,不仅只有祭坛赦免罪的“称义”,更要有与悔改的心相称的生活,就是离开一切恶行的分别为圣的生活,就是名副其实为义的圣洁生活。我们被称为义,只是天父对我们的期望,正如一个父亲为初生婴儿起名叫“志才”,并不是这个婴儿被称为“志才”,他就成才了,只不过是他父亲对他的期望,要名符其实成才,得要他日后去做到。
假如我们要进入圣所,想进一步靠近神(约柜)的话,我们得必须先来到陈设饼那里吃陈设饼。陈设饼预表的是《圣经》、神的话。每个基督徒要通过《圣经》更认识神;另外,《圣经》都是指着耶稣说的,耶稣就是真理,是生命的粮,只有遵行真理、效法耶稣我们才有生命。人吃饼是为了生存,我们读《圣经》、聚会听道是为了生命长进。《圣经》是我们的标准,耶稣是我们的榜样,如果你离这个陈设饼(标准)越远,那你离约柜(神)便越远。
然后,我们来到了金灯台前,把油灌满灯台,就是我们要成为圣灵充满的人,过圣灵充满的生活,使我们靠圣灵的油发出好行为的光来;让圣灵管治我们,使我们的行为带出圣灵的能力和果子。凡神(圣灵)要我们去做的,我们都立刻顺服去做。圣洁生活与圣灵充满的生活不尽相同。圣洁的生活是指《圣经》所讲的“不要”的东西,我们不去做。如:不去偷、不去抢、不醉酒、不犯淫乱、不拜偶像……这只是基督徒生活的消极方面;圣灵充满的生活是指《圣经》所讲的“要”的行动。我们不仅不犯罪便算了,还要去做《圣经》要我们去做的东西,如:传福音、带门徒、赶鬼、按手治病、做一个使人和睦的人、连结合一、变卖所有、有两件衣服的给没有的人、看顾孤儿寡妇、爱邻舍、爱仇敌、行各样的善事……这是基督徒积极的、更高层次的生活。我们还要去修剪灯花,不断地更新我们的生命,使生命的光不至暗淡、我们的好行为能持续地保持。
只有这时候,我们才能来到金香坛的前面焚烧檀香——预表祷告,也只有这时候是离施恩座最近的时候,预表来到天父的面前。
圣所里有圣父、圣子、圣灵,就是说,我们要靠着圣灵的能力,来效法耶稣的样式,和天父建立亲近的关系。
只有我们都按着以上的样式去做(生活),我们才能来到施恩座前,即一个基督徒只有过合乎神标准的生活,才最接近神的。你想亲近神吗?你想神施恩给你吗?你得必须按着这样的样式去做(生活)!会幕就是这晓喻神的儿女应有的生活样式。这就是我们与神建立关的步骤和秘诀,离开了这些步骤次序来强调祷告,都是错误的。我们要重视的是一个人与神的关系是否亲密,而不是重视一个人祈祷得如何。一个人与神关系密切,不在乎他祷告了多长时间、在祷告上如何下苦功,而在乎他的生活为人(生命)是否合乎神的样式,是否讨神的喜悦。
在这个样式里我们可知,在我们的信仰里最重要和首要的是耶稣基督及他的十字架,然后就是离开罪恶,了解真理,知道(有了)神的命令,然后去遵守,发出光来。有了这些,你的祷告才成为馨香的祭,这时的你同神的关系是最亲近、最美好的。由此可见,祷告是放在未后的次序上,说明祷告是以前面的要求成为悦纳条件的。然而宗教的祷告教导,却把香坛(祷告)放在祭坛之前或祭坛之后,因而使得“法利赛人”们着重又长又漂亮的祷告,却能说不能行,这是基督教内隐而未见的宗教!
我们来看看庙的样式:
它没有祭坛,没有十字架,它并不要求来者离开罪,什么人都可以来,因为偶像里没有救赎、不讲永生;
也没有洗濯盘,它不要求人过圣洁生活,你要是奸商强盗,你尽管奸商下去、强盗下去,怎么样的生活都可以;
它没有陈设饼,它不需要你认识真理,只信它那一套规矩形式就行了,它需要人迷信,别的什么都不要知道;
它没有金灯台,因为它不要求你有什么好行为。即或它们有灯,但却不是金灯台,即或他们有一些好行为,但却不是出于圣灵的,都是人的功劳,是假冒为善的;
它有的是什么呢?就是香鼎香炉,这就是代表人的祈福许愿。可见宗教只需要你祈祷(祈求),而且相当重视祈祷(祈求),大雄宝殿前一个大香鼎,偶像前一堆香炉,宗教的人是最重视香炉的,他们去庙的目的就是上香——祈福,因此庙里设立了一重又一重的香炉。正如我们偏面提倡祈祷的宗教教导一样。现在你恐怕会更理解耶稣为什么说:“祷告的时候,不要像外邦人那样,喋喋不休地说着那些毫无意义的话。他们以为说的话多(长时间),上帝就会垂听。千万不要学他们的样子(普通话本,太6/7-8)”,这也引证了宗教的人就是喜欢多多的祈祷(祈求)。但他们有的是“祈祷”(祈求),却没有生活。
我们信主以前,我们都是宗教(观念)里的人,因此我们进入一种全新的信仰里的时候,多多少少都是从宗教的先入为主的认识开始,兼且有人为的宗教式的教导,使得我们每个人心中会幕的样式五花八门。宗教的人是很强调祈祷(祈求)的,因为许多人信宗教的目的,就是祈福。以下就是各种的“会幕”:
有一种的“会幕”,除了香炉什么都没有的。他们没有悔改、没有经历十字架、是没有重生的教友,他们来教会,为的是祈祷治病、生子、顺利、发财而来的。把神的会幕作庙来拜,我们到处都可以见到这种“教友”。他们的行为和生命仍然在一片黑暗里,所做的事与异教的人毫无异致。宗教使得他们入了教,却仍然是地狱之子。
有一种的“会幕”有祭坛,有香炉,但其他什么都没有。这“会幕”近似一座庙。他有没有信耶稣呢?有。有没有祈祷呢?有。但仅此而己。这是最多的一种基督徒,因为在我们错误的教导里,祈祷是最重要的事奉(生活),有很多歌就是这么唱的,他拣选了最重要的事奉,这岂不是很好吗?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祈祷(祈求)是神的儿女与天父关系上最高的境界。”这漂亮的话骗了很多人。
举一个典型的祈祷例子:“主啊,求祢动工,赐能力给我,好让我夺取福音的土地……赐福我的工作(或生意),荣耀祢的名。求祢打开天上的窗户,倾福我们……”如果把它翻译成普通的父子日常对话,试试看:“老爸啊,求你出去上班作工呀,赚了钱要给我,好让我读好书……使我过好的生活,好让你有面子。还有,求你将信用卡给我,让我多多地拿……”请问,假如这就是你的儿子与你谈话,那么这是你与你儿子关系上的最高境界吗?你喜欢你儿子与你的关系,是你听他的话,还是他听你的话?多么荒唐的一件事,居然成为豪言壮语。
于是使很多人偏重了祈祷的形式,而忽略了生活。这正中了宗教的下怀,也是正中了魔鬼的下怀。
另一种的“会幕”如右图:没有洗濯盘、也没有金灯台。这种人也祈祷,也常常聚会,也看《圣经》,但却在行为上、生活上没有什么变化,他们吃了生命的粮,却没有生命的表现,这也是常见的基督徒。听他的祈祷朗朗上口,又长篇又流利,每次聚会总见到他,他手中的《圣经》都卷了角的。在不少教会看来,这是不错的基督徒。既然教会、多数人都认为是不错了,更待何求呢?信教不就是这么回事吗?因为宗教观念的使然,他把祈祷、读经、聚会看作为“念经”、上庙的一种形式,既是形式,做完形式的事,也就完了。因此他们的祈祷、读经、聚会没有与生活、生命联系起来,这些活动都只是在魂中完成的,没有经过灵——生命的部分,徒有宗教的热忱,而没有信仰的实质,常常为外邦人所耻笑,使基督教蒙受耻辱。这都是被宗教所害的。
另一类的“会幕”是这样的:里面什么都有,就是少了金灯台。这种基督徒循规蹈矩,什么坏事都不做,在单位、村里都是“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一有时间就“安静”,他们整日在家祈祷、灵修、认罪、看《圣经》;时间一到就快快做饭,因为今晚有一个聚会,万万错过不得。这些就是他们生活中最重要的事了。这些人很少接触世界,当然也很少犯罪,过着似乎相当圣洁的生活。虽然这样,但却仍然是过着“修心养性”、“独善其身”的宗教生活。这种生活没有行动、没有去做神所要我们做的许多事情——除了传福音,服事教会外,还有许许多多有益于社会人群的公益的事。就是“凡是真实的,可敬的,公义的,清洁的,可爱的,有美名的,若有什么德行,若有什么称赞”的事。他们只看重《圣经》“不要”的部分,却没有看重《圣经》“你们要”的部分。这种基督徒活在极度自私的、又消极的宗教生活里而不自知,多么可怜!他以为,他信耶稣就是为了上天堂,他每日兢兢业业去看《圣经》、祈祷、聚会,为的就是使自已不致于犯罪,直等到天堂的门票到手。而且他们又有相当长的祈祷,己经有了“最高层次的事奉”了,还做其它不那么“最高层次”的事干什么?
如果没有金灯台(圣灵),我们只有在黑暗(圣所里是没有其它光的)中吃饼,我们看《圣经》只看到字句;没有圣灵,我们发不出光来,也没有真正的善行,只是在黑暗中行走;如果没有金灯台的火,檀香木也烧不着,香坛徒有几块檀香罢了。没有圣灵,我们也不晓得怎样祷告,徒有一些样子的祈祷,都只是形式的、宗教的、人意思的祈祷,没有一点馨香的味度。
这些“会幕”都有一个共同点:什么都可以少,但就是少不了香炉。宗教的观念就是很想越过这些事项,越过这些次序,他们单单想要一样的东西:祈求!
那些片面强调祈祷(其实只是祈求)最重要的人和书籍,都忽略了会幕这个样式,使许多人只看重有香坛的会幕。我要控诉这种假的教义——宗教的祈祷。它几乎害到我软弱和不信:从前,假如我有一天起来少了祈祷(祈求),我整天心里就被控告,就感觉自己很软弱、很亏欠。而我整天没做一件善事,甚至做了不该做的事,反倒没有这种软弱的感觉,真是怪事。相反,到了我认真执行祈祷书籍上讲的那样早起祈祷(祈求)、半天祈祷(祈求)、关门闭户祈祷(祈求)时,却没有出现祈祷书上所讲的效果,我内心有强烈的被骗受辱的感觉,有一次我气忿忿地对耶稣说:“耶稣,你恐怕不是真的,我祈求这么多,都是白费的,我真的要考虑你值得不值我相信。”你看,宗教真的害死人哪。
宗教很强调祈祷(上香、祈福)的,它不要求祈祷的人是如何的;宗教是不讲关系的:谁敢认偶像、鬼为亲戚?所以宗教的人不懂得什么叫同神的关系,更不懂得这种关系是如何建立的。
如果谁想越过耶稣(祭坛),或者没有圣洁的生活(洗濯盘),没有吃生命的粮(陈设饼),没有圣灵充满的生活,没有有好行为、好见证(金灯台),就想来到神的施恩座前得蒙赐福,那是宗教观念的幻想。你要得着的,神都会按照你如何生活给你的,人是没有什么好埋怨的。如果你想得蒙神更丰盛的赐福,那么,你好好地按照神会幕的样式去事奉(生活)罢!“并且我们一切所求的,就从他得着,因为我们遵守他的命令,行他所喜悦的事。(约一3/22)”
还有一种会幕,它的摆设虽然很象摩西的会幕,但却仍然不是那个样式。
“在会幕中法柜的幔子外,亚伦从晚上到早晨,必在耶和华面前经理这灯。他要在耶和华面前常收拾精金灯台上的灯……要把饼摆列两行,每行六个,在耶和华面前精金的桌子上,每安息日要常摆在耶和华面前。这饼是要给亚伦和他子孙的,他们要在圣处吃。(利24/1-9)”
神这样严格定例,要祭司遵守,是有实在的属灵意义的。祭司每到安息日,要在圣所里吃陈设饼,是预表今日我们在主日到教堂领受神的话,过去以色列人正是这样,每到安息日便到会堂听道。而金灯台则是每日的、由早到晚、由晚到早经常料理的。就是预表随时预备圣灵的感动,顺服去做神的工作;经常性的修剪收拾,是预表我们要经常性地除去难阻圣灵工作的东西,如不儆醒、顽梗、不顺服,好使我们能持续行在圣灵中。
| | | | | |
|
[url=ada99:jiayuan17.htm]上一章[/url] | 基督教信仰的样式(2) | [url=ada99:jiayuan19.htm]下一章[/url] | | 这里有一个时间上的样式:吃陈设饼是七日一个周期,金灯台是每日,经常放光。就是说,吸收神的话,有一定的比例,我们一定要遵循这个样式;而我们的好行为也要遵循一定的样式:是要每日的、持续的、经常性的,而不是好几日、坏几日、冷一阵、热一阵的。但有些“会幕”,只见祭司每日,甚至常常吃饼,因为花太多时间烤饼吃饼了,所以没有多少时间料理灯台,油不够了,灯花长了,火也暗了、熄了。有些人吃陈设饼是每日的、经常的,而去做一些好事、善事只是偶一为之,恰恰与《圣经》的样式相反。不少人因用在读经、聚会的时间太多,就再没有什么时间去发光——去为有需要的人尽我们基督徒应尽的本份。可惜有些人读《圣经》读得脑满肠肥,就不便于行动了。
金灯台和陈设饼放在同一个水平上,目的是要我们将读神的话和行道要有一个平衡。怎样才是真正的平衡呢,就是按照神的样式去做,而不是按我们人自已喜好的样式。我们的读经、聚会、行动要遵循这一比例。
在圣殿里,所有的事项都是重要的,各样的事项在其次序上都是“最重要”的,假如离开了这个次序样式,就没有什么是“最重要”的。例如:假使离开了行道,亲近主就不是“最重要”了;或者,假使不是从神而来的旨意,我们所做的事也没有什么“最重要”了……如果离开了其他事项,单单强调某种事项是“最重要”,都是错误的。
除此之外,人还发明了许多样式,数之不尽。余下的就让你去发现,去揭露吧
神在西乃山上相当唠叨,至少有四次反复告诫摩西:“都要照着在山上指示你的样式。”说明这个样式对于我们的信仰是何等重要;相反,神也知道,我们必会忽略这个样式,改变这个样式——魔鬼就想用似是而非的东西(宗教)来改变我们信仰的样式,事实上也证明了这点。正因为这样,神在四千年前就预知并这样提醒了。如果我们忽略或改变了神反复告诫的事,将是多么严重的错误!
新约的会幕与摩西的会幕有点不同:幔子己经裂开了,作废了。当初这个设计不是用墙,而是用布,说明就是为了将来有一日要拆开的。今日,我们可以借着耶稣——羔羊的宝血,象大祭司一样来到至圣所。过去我们要借着大祭司,去朝见神,今日我们个个都可以朝见他,可以聆听他的声音,仰视他的荣美;过去大祭司是战战兢兢地去到神面前,但今日我们却是坦然无惧的。
圣所代表我们的魂,至圣所代表我们的灵,过去以色列人只是在魂里认识神,他们的读经、祈祷只停留在魂里,因为他们的魂(圣所)还有帕子(幔子),他们对殿的认识还是一个死的建筑物,对殿中一切的礼仪、祭祀还是从形式上去认识的,因此他们很容易为宗教所蒙骗,他们对律法、信仰都还是停留在表面的、仪文上的认识;但现在幔子裂开了,我们可以与神面对面了,神可以向我们说话了。透过圣灵,我们能够进入到属灵的高度认识神的律法、信仰的真谛,能认识其精意。认识人的身体就是殿,各样的礼仪、祭祀不是什么宗教仪式,而是实实在在预表属灵意义的,因此我读《圣经》、祷告都应该在灵里作的,我们的行为,无论作什么,都要从心里作,就不要再被毫无意义的形式仪式所捆绑。
基督教正确的形态
“智慧在街市上呼喊,在宽阔处发声;在热闹街头喊叫,在城门口、在城中发出言语(箴1/20)”。这到处发声呼喊、充满在我们生活的各个地方的“智慧”,是谁呢?《圣经》说:“又以神的灵充满了他,使他有智慧、聪明、知识,能作各样的工。(出35/31)”“赐人智慧和启示的灵(弗1/17)”。
可见,智慧就是神的灵——圣灵。“只等真理的圣灵来了,他要引导你们明白一切的真理;因为他不是凭自己说,乃是把他所听见的都说出来;并要把将来的事告诉你们。(约16/13)”“圣灵对腓利说:‘你去贴近那车走。’(徒8/29)”真智慧,就是圣灵要向我们说的话(瑞玛),圣灵充满在全地,他巴不得人人都来听他智慧的话语。外邦人听不懂,而神的儿女却不懂听,致使今日的教会落到何等的光景。“因为牧人都成为畜类,没有求问耶和华,所以不得顺利,他们的羊群也都分散。(耶10/21)”我们没有听到神的话,就好似一个没有灵性的牲畜。如果我们有灵的人都不能感受到圣灵的声音,也就等于把自己贬低成没有灵的猪狗一般。
“耶和华赐人智慧、知识和聪明,(箴2/6)”《圣经》常常提到这三样东西,到底是什么呢?
知识,原来是别人的智慧,我们把它学过来,就成为我们自己的知识;在生活中,我们常常被实践所启发,掌握了一些规律,积累下来,也成了我们自己的知识;知识包括属灵的律和科学的律,包括世界的知识和《圣经》的知识。但这知识无论有多少,如果只存在里面,那么它就是死的。而死的知识,只派生出死的教条,没有什么可夸;
如果你要有智慧,就必先得有知识,如果你想圣灵赐你有关问题的智慧,你必须先要有有关的《圣经》知识,智慧是建立在知识上的——包括自然规律的知识和属灵规律的知识,知识都是神创世所命定的律,它们是能够相互作用的。因此,你如果想要有智慧,就必需先积累知识,如果你想要发明一种机械,必须先有机械的知识。但如果单单有知识是不起作用的,如果知识没有与智慧结合起来,知识就是死的;许多单有《圣经》知识的人,并不一定就有智慧,如文士、律法师、法利赛人;许多读了机械学的人,未必就能有所发明。知识要靠智慧去指教才能激活,知识才是活的。许多有发明创造的人,不但需要知识,更加需要“灵感”,这“灵感”就是从灵界来的智慧(是不是所有“灵感”都是从神来的,这是另外一个课题了)。
知识要靠神的灵去启示,瑞玛点燃知识,那么这就是智慧了,这就是我们平时能够感受、能够听到的神的话语。但到此为止,还算不得什么,犹大甚至还亲耳听过许多耶稣满有恩膏智慧的道哩。
最重要的是行出来,“凡遵行他命令的,是聪明人。(诗111/10)”“所以,凡听见我的话就去行的,好比一个聪明人,把房子盖在磐石上。(太7/24)”可知聪明就是按智慧的话去行动。聪明是建立在知识和智慧的基础上的,如果离开了知识和智慧,人所做的就是愚蠢,谈不上聪明。如果单单有知识,也并不见得就有聪明,有同等学历的人,不见得个个都是发明家,发明家需要“灵感”(与圣灵感动同一个理)的。
“但保惠师,就是父因我的名所要差来的圣灵,他要将一切的事(包括世界知识和属灵知识),指教你们,并且要叫你们想起我对你们所说的一切的话。(约14/26)”
知识 (魂) 从自己实践和别人的智慧中学习得来的经验、教训、方法等的东西(洛哥斯),透过人的看、听得来的。。
智慧 (灵) 圣灵把知识(包括世界知识和圣经知识)中有关的部分,变成具体的指导(瑞玛),圣灵透过人的灵感(感受)、或者使人想起而得到的(特殊情况或者会在异象异梦中听到、看到)。
聪明 (体) 按着智慧的引导去做,需要人顺服的心志和努力,才能成就。
圣灵就是这样起作用,我们灵魂体就是这样发挥功效的。
世界是怎样成功地、不用祈祷,就把黄赌毒传到四方八面的呢?魔鬼是怎样作工的呢?保罗说:“你们作外邦人的时候,随事被牵引,受迷惑,去事奉.......(林前12/2)”
牵引 (灵) 邪灵使用某些东西使人去贪恋思慕(牵引),魔鬼用“火箭”给人有些坏的意念,令人感受到罪中之乐。
迷惑 (魂)魔鬼透过人看书、电视、影碟,听音带等灌输黄赌毒的知识,来欺骗人的头脑(迷惑)。
去 (体) 行动,人顺从了魔鬼的意思,就(去)付诸行动,罪就这样成了。
可知外邦人不是靠祈祷行事的,而是魔鬼用一些意念(话语)、激动、摧逼、甚至强逼放在人心里,即是所谓的试探、火箭,让人去顺从的。蛇向夏娃说“甜言蜜语”;魔鬼用话语引诱耶稣,“魔鬼己将卖耶稣的意思,放在西门的儿子加略人犹大心里(约13/2)”,就是这样。魔鬼将污秽、贪财、寻求剌激的意念放在世人的心里,世人听从了这个意思,于是就去干黄赌毒的事,黄赌毒就这样漫延了。这当中是没有祈祷的环节,起作用主要是顺服,听不听这个意思。神也是这样作工的,“我们若是靠圣灵得生,就当靠圣灵行事。(加5/25)”他以圣灵用话语、意思去感动、引导、摧逼我们去做某一样事情,这当中最重要的也是顺服。
“圣灵对腓利说:‘你去,贴近那车走。’腓利就跑到太监那里.......(徒8/29-38)”太监就信而受洗,事就这样成了。这事不是因为腓利祈祷的结果,这中间是无需祈求的,神的话就是能力,他说有就有,命立就立。创造天地也是凭他的话,有谁敢说是因为人祈祷了的结果?
无论是神或是魔鬼,成就一件事,就是成就他(它)的话,这是属灵的律。这当中,关键的是我们顺服与否。换一句话说,顺服就是信心,听了神的话,你信神能够成就吗?你以为要加上你的祈祷才能成就吗?约拿不顺服,事就不能成就。顺服了,尼尼微就悔改了,有谁在当中祈祷?
有人拼命为恩膏去祈求,以为恩膏是从祈求来的,这无疑是伏而舐天、缘木求鱼。恩膏不是求的,而是在乎神的恩待。“(双子还没有生下来,善恶还没有作出来,只因要显明神拣选人的旨意,不在乎人的行为,乃在乎召人的主。)因他对摩西说:"我要怜悯谁,就怜悯谁;要恩待谁,就恩待谁。"据此看来,这不在乎那定意的,也不在乎那奔跑的,只在乎发怜悯的神。(罗9/11-16)”施洗约翰、参孙,在肚腹已蒙拣选(他们根本还不会求)。耶稣比喻主人给仆人五千、三千、一千块银钱,银钱多少并不在仆人去求,而在乎主人。神恩待谁,是因为他预知谁是怎样的人,我们常常追求更大的恩膏,即对神目前这样使用你不满意,不够恩待你。神说:小事上忠心,大事才会交托。假如你想得恩膏,不如你更多着意做一个讨神喜悦的人吧,更忠于于现在的工作吧。
另外,恩膏是从顺服神的话(或异像、使命)来的。摩西并没有祈求恩膏,他只是顺服神要他带领以色列人出埃及的异像,他就能在埃及行出十大神迹来。不要以为布永康因为有比别人多几倍的祈祷,所以他有比别人多许多恩膏。不,假如他应去非洲而不去的话,他的恩膏能力也失去了,至少没有现在的恩膏能力。虽然耶稣说:“你们往普天下去,传福音给万民听。”就“必有神迹随着他们……”但要想有恩膏能力,你必须知道“去”哪里,怎样“去”,这就是异像了。如果神没有给你异像或使命,你求能力也白搭。如果我们听了,没有顺服,不能推却责任说:我要祈祷神给我力量。这是一个借口、或者是一个错误。一个母亲烧开了一壶开水,要准备冲茶,她告戒身边的小儿,勿去摸开水壶,会烫手的。但小儿偏偏要用手去摸,烫得很痛,他却怪母亲没有给他力量去听话,这多么无赖,真好笑。除了灵界的辖制、捆绑的小数例外,我们正常人都能够作出判断——顺服或不顺服。只不过我们内里都有顽梗叛逆的本性——情欲,它是不喜欢听神的话的,它常与圣灵对抗。最好的学会顺服,就是烫了手之后,正如约拿进了鱼腹之后一般。《圣经》有讲到神加给我们力量,是指加添给我们信心走天路。如“我靠着那加给我力量的,凡事都能做。(腓4/13)”如果我们不顺服神的话,是因为神没有赐力量给我们,那么将来受审的应该是谁呢?(如何靠圣灵而得力量是一个专门的课题)
那么,祷告在这当中起到什么作用呢?除了用悟性祈求某方面的需要和告诉神我们什么也不懂,自卑寻求神外,我们更重要是学习去听,用心去听,为了听得更好、更清楚准确,要不住的用方言造就自己的灵,使其更敏锐。
另外,听也算不得什么,该隐、巴兰、约拿也听到上帝的声音,最重要是听了之后怎么样。听只是为了知道,你试试听许多人(包括我自己)所讲的,都能讲出许多属灵的大道理,可见我们是知道了许多,可是我们在知道的许多事上,顺服了多少?做了多少?故此,顺服才是我们最重要面对的。
今日教会的光景,只停留在看《圣经》、听道上,现在我们的教会知识(仅限圣经方面的知识)充足,却严重欠缺智慧和聪明。
今日魔鬼能如此猖獗,就因为它有如此多顺服的“臣民”。而我们的教会如此荒凉,就因为我们竟不懂听神的话,更不懂顺服神。相反,我们拼命发出自己的话语(祈求),叫神这么做、那么做,求他老人家顺服。
魔鬼有今日这等局面,是因为它的百姓很听它的话,心中充满诡计(黑智慧),而且他们很有知识,试看在社会上,有多少个博士、教授、大学生是属于主的?有多少个是属于世界的?而且他们都很顺服,都去行动,他们没有被某种理论捆绑常常关在家里祈祷很长后才去赌,反而提倡一句有名的口号:“想做就去做”。就是说,他们领受了魔鬼的意思就去做了,仍然是“人若知道……去行,这就是他的罪了。(雅4/17)”“有了我命令又遵守的”同一个律里。“知道”和“行”“有了命令”和“遵守”之间无须祈求的,是直接的。他们想打劫银行,就去打劫银行。除了策划诡计和打劫的专业知识外,就是“去做”。他们想搞一个企业,他们就策划一个计划(相当于我们的智慧、异象),然后就招揽许多各类专业人才(即知识),再然后就是动工(即行动)。你看,世界要成就一件事,还是不能离开这三样东西:智谋(智慧)、才干(知识)、作工(聪明)。
我们进入属灵领域时,我们反倒好似傻瓜一样,不知道我们是如何作成一件事的,我们以为要作一堆祈祷(实质是祈求)才能成就、或者只要祈祷(祈求),就能成就。于是就象傻瓜一样被愚弄,不会行动了。
我们教会有一个错误的教义:千万不要去想什么办法,千万不要去计划什么,因为这都是人的办法、人的计划——是人的工作。说什么:“若非耶和华建造房屋,建造的人就枉然劳力。(诗127/1)”使我们都害怕去思考,只能去祈求,以为这才是依靠神。
他们引经据典地说:“智能人在哪里?文士在哪里?这世上的辩士在哪里?神岂不是叫这世上的智能变成愚拙吗?神却拣选了世上愚拙的,叫有智能的羞愧;又拣选了世上软弱的,叫那强壮的羞愧。神也拣选了世上卑贱的,被人厌恶的,以及那无有的,为要废掉那有的,使一切有血气的,在神面前一个也不能自夸。(林前1/20,27-29)”于就振振有词地说:“耶稣就喜欢拣选无学问的小民,如打鱼的彼得、约翰。”真的似乎有理有据,就使得我们不得不认为,神更喜欢用无知识的人,有知识的反倒被废掉,一进入教会,就要“绝圣弃智”,做一个愚拙的人。我曾经就进入过这样的“愚昧时期”;
又说“他不喜悦马的力大,不喜爱人的腿快。(诗147:10)”不要太勤快了,不如多多等候,常常读经吧,这样神才会“喜爱”哩。
这样看来,神岂不特别喜爱驴子?它又蠢又慢,最合符这种“教义”了。
这都是形而上学的解经法,没有联系整本《圣经》的意思来解。以上的经文的精意是,如果我们不是先得着神的智慧,那么不论人有多好的想法、多好的知识、多快的行动,都是徒然的、失败的;但并不是否认人应该有思考、有知识、有行动。如果说人的思考、知识、行动有什么不对,那么你去揪着神的脖子去问好了:祢既然喜欢我们愚拙、又喜欢我腿慢,为什么要造我们会思考、会学习知识、还会造比腿还快的汽车、飞机呢?这根源不是在祢那里吗?
不久前,我们大陆曾经进入过一个“绝圣弃智”的愚昧时期,那时候,到处整知识分子、专家学者,把知识都视为是为资产阶级、修正主义服务的,大肆批判“读书做官论”;认为越无知识越革命,越对党忠诚。那时,专门挑选无文化的人掌权,有文化、有专长的人都打成右派、下放干校、农村、或留在单位洗厕所、扫地。这是一个多么荒唐的年代,致使我们国的工业、农业、商业、教育等等的国民经济被破坏到破产的边缘,成为一个愚昧落后的国家。多么惨重的教训!
我们不要忘记神曾大大使用两个人,一个在旧约,一个在新约:摩西和保罗,他们两人都是“学了埃及人一切的学问,说话行事都有才能。(徒7:22)”他们是新旧约的代表,新旧约主要都是他们写的。这样看,就平衡了:如果人有智慧(从圣灵来的启示),那么,那个人的思考、知识、行动,就能被神所用,并且是神所喜悦的。信了主后,我们仍然要努力学习知识(包括世界知识),使学圣经和学知识有一个平衡。因为提高知识水平,也会提高理解圣经的能力的,两者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尤其是我们做牧养工作,是与人打交道,更要学习关于“人”的知识,如历史、社会学、管理学、心理学等。
| | | | | |
|
[url=ada99:jiayuan17.htm]上一章[/url] | 基督教信仰的样式(3) | [url=ada99:jiayuan19.htm]下一章[/url] | | 魔鬼就是这样欺骗我们的教会,让我们处在愚昧的状态,不敢去思考、不想学习知识、更没有多多地行道,而魔鬼的顺民倒会想计谋、学知识、更加放肆去行动,这样就使得黄赌毒散布整个大地,十年胜过我们百年,如果按这样的局面下去,我们永远处在劣势。
我们要竭力去寻求智慧和聪明,因为“得智慧,得聪明的,这人便为有福。(箴3/13)”“智慧人大有能力(箴24/5)”,“智慧人爬上勇士的城墙,倾覆他所依靠的坚垒(箴21/22)。”靠着神智慧的灵,我们才能打破今日世界这种局面。
怎样寻得智慧呢?
除了直接从神来的启示得智慧外,圣灵还有许多方式启发我们的。
在我的属灵成长过程里,经历过异像异梦,有过外在(神)的声音和内在(神)的声音等,但这不是我所追求和倡导的。因为这些启示方式不是人所能追求的,就是说,神是不会以你所喜欢的方式来满足你的,正所谓神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神喜欢以哪种方式去启示人,是由神作主,人不可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得到,人只能在被动的地位上接受神的启示方式;在《圣经》里我们到处都可以看到,这些超然的方式是在特殊的情况下神使用的神迹,不是随人意而发生的,而且是在人完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临到的。过去,教会不懂得寻求神,从来就不知道神是会向人说话的;后来懂得了寻求神的真理,但却不懂得寻求的方法,一味寻求超自然的“声音”、“感觉”、“异象异梦”等。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瑞。所以,采取主动、追求超然方式心态的人往往会走向反面:看见、听见的却是来自邪灵的东西。因为神不会受人的意志所指使,按人的喜好来满足他,往往这样追求的人,并没有得到神回应。但为什么这样追求的人,却好象得到了回应呢?是因为魔鬼会乘着人这个错误的机会,会化作光明的天使,以你所喜欢的方式来满足你,使你以为神向你说话,从而使你受骗上当,做出令神蒙羞的事。这类的事太多了,这是寻求神的人容易出现的偏差,这源于我们对圣灵工作认识偏差所至的。
在这里我着重指出的是,我们常常忽略“思想中”的圣灵工作。我们过去认为,思想是人的东西,所以把所有人的思想贬斥为“人的方法”、“人的想法”,以为只有超然的方式才是圣灵的工作,这是极端错误的。假如这种领受是对的,那么神创造人会思想本身就成为一个错误,这对神的创造是肤浅的认识。神只有在少数的情况下,不得已要用超然(神迹)的方式向人说话,但在大部分的时间却是透过人的灵向人(魂)说话,他会以一种感动、意念的方式向人传递意思的。
“但保惠师,就是父因我的名所要差来的圣灵,他要将一切的事(包括世界知识和属灵知识),指教你们,并且要叫你们想起我对你们所说的一切的话。(约14/26)”
“所以到他从死里复活以后,门徒就想起他说过这话,便信了圣经和耶稣所说的。(约2/22)”
“你当心里思想,耶和华你神管教你,好象人管教儿子一样(申8/5)。”
“我看见就留心思想,我看着就领了训诲(箴 24/32)。”
“你想,乌鸦也不种也不收,又没有仓又没有库,神尚且养活牠。你们比飞鸟是何等地贵重呢(路 12/24)!”
“我所说的话你要思想,因为凡事主必给你聪明(提后 2/7)。”
我们已经无须多加解释,这么多圣经,都充分证明在思想里是有圣灵工作的。只不过,因为灵界的复杂,影响到人的思想很复杂,可以说,人很大一部分的想法都不是圣灵的工作。所以我们要学会在复杂的思想中寻找、辨别来自神的意思,这种寻求神的旨意,是我们应该花大气力学习和追求的。因为这是神最常用的引导方式,也是他创造人有思想功能的本意。假若你同神的关系是正常的,那么你可以肯定,你寻求神之后,神可能已经把他的意思放在你的思想中了。“因为你们立志行事,都是神在你们心里运行,为要成就他的美意。(腓2/13)”只不过你还需要从众多的想法中寻找、分辨,假若你从思想中找到了神意思,你便得到了智慧。
世人为什么不用祈祷就能败坏世界呢?圣经说:“耶和华见人在地上罪恶很大,终日所思想的尽都是恶,(创6/5)”这就可以证明,世人就是透过坏思想去败坏世界的,因为坏思想里有恶者的“旨意”,人按着去做,就行出恶来。世界只有一种律,我们都在同一种律之下。同理,假使我们终日尽都是想着怎样建造生命、怎样传福音、怎样搞好教会、怎样去爱别人……终日想的尽都是善,想的都是属灵的事,并把这些想法作为与神的交通。这样,可以肯定,这里面必有神向你说的话,如果你辨别出神的旨意,然后去做。那么,就能发出善来,影响世界。
另外,《圣经》又说:“懒惰的人哪,你去察看蚂蚁的动作,就可得到智慧。(箴6/6)”神教导我们,观察世上的事物——包括社会、大自然,就可得到智慧。这个世界充满了神的智慧,耶稣常常用现实生活的事例,说明属灵深奥的道理。可见我们能从我们周围的世界来发现智慧、学到知识,圣灵是通过我们看、听、做来教导我们的。比如牛顿在得到万有引力这个智慧发现,就是从他看到苹果从树上掉下来得到启发的;有一次我看到了漫山的野树在哗啦哗啦地作响,我突然被圣灵感动,我更加明白我们与万物的关系,以及神创造的用心良苦,那些树就好象神一样向我说话,是那样深刻,后来还成为一篇很好的讲章。德蕾莎修女就因为看到满街躺着的印度穷人,感受到神强烈的呼召,要她做临终关怀的慈善事工。我看到黄、赌、毒传播得比福音还快,我相信我们基督教必定存在拦阻福音的势力,就去求问神,于是便得到了这几十万字的信息,这就是智慧了。
其实过往我们有许许多多的经验、知识,都是智慧的结晶。如果没有“灵感”,它们只不过在我们里面沉睡,好象死的一般。它需要智慧的灵去激发它,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灵感”了(注:不是所有的“灵感”都是出于圣灵)。
我们平常求问神,常常方言祷告,神许多的回应已经给了我们,但因为这些微弱的感动很容易与我们的心思、想法混在一起,使我们不知道神已经回应了我们,就算知道,也不会辨别,因此重要的是辨别。就算我们慎思明辨了,也不一定百分之百对,可能要经过许多捉摸、试验去验证,甚至要经过许多的失败,才能找到真正的智慧。《直奔标杆》一书,介绍了美国加州发展最快的马鞍峰教会,在寻求神异像,建立目标导向的经验,他们的成功,就是建立在许多失败里面,才越来越接近智慧。寻求智慧是一件很慎重的事,因灵界太复杂了,有许多假作光明的“天使”。因此,不要轻易就说:“神说”、“圣灵感动”,否则就犯了十戒——妄称耶和华的名。
有一些失败,我们是不应去指责和嘲笑的,只要他是曾经认认真真寻求过神,这样的失败应该给予怜悯和鼓励。失败是学习寻求神的必然现象,因为寻求神没有百分之百的成功,就是最伟大的人都免不了犯错误,更何况我们学习寻求神的人呢,所以不要害怕失败,更不要指责这样的失败。只要我们不怕失败,继续学习寻求神,失败的比率就逐渐降低,成功的比率就会增加。
说白了,其实世界与我们都同在一个律里,世上许多发明、新产品(如新药物),都是经过无数次的试验、失败,才找出正确的答案,即使由基督徒去发明也一样,我们要在许多错误失败中,才能辩别出神的智慧,因为我们同他们同活在神命定的自然律和超自然的律里。
这本来是小学生都懂得的常识,但被宗教欺骗后,我们就得费力重新启蒙了。
似乎我们一旦成为基督徒,就应该成为白痴,本来很正常的常识,都不敢相信了。如果我们想想有什么方法去传福音、治理教会,就好似是一种罪过:因为这会被认为是“人的方法”,尤其是试过一些方法效果不大好,就会有人说:“你看,人的方法就是要失败”。非得要祈求:“神呀,我将教会交给你,让你来管理,你要负完全的责任。”祈求后,就等候主去做。而另外一个极端就是,按着条条框框去做,不敢更新,不敢寻求新的方法。从不寻求在我们的灵里的某些意思或感动是不是从神来的,又不敢运用我们已有的知识。其实圣灵许多时候都会把他的想法、意思放到我们心里,但由于我们不知道有这回事,又不会辩别,于是我们一概判定为“不属灵”、“人的想法”。于是把我们陷在愚昧状态里面。
可以肯定,如果我们与神的关系正常,那么,我们心中许多明显或隐藏想法,其中有一些肯定是由圣灵而来的,只不过我们要学会从众多的想法中辩别出哪一个是圣灵向我说的。
要想更准确得着神的智慧,我们先从个人去与神建立关系,学习听圣灵的意思。智慧是从启示来的——就是圣灵各样的默示,包括:内里的微声、经文的感动、听道的感动、交通的感动、牧者的话语、甚至平信徒或外邦人向你说的话、环境印证、灵界声音、异像异梦、天使、神亲自显现等,神大部分都是通过《圣经》和人彼此的启发这种方式,来向人说话;只有少数是因特殊的使命才使用超然的启示。而且神不会单独使用这些方式,往往是其中几个方式综合互相印证。比如:《圣经》感动、牧者话语、环境印证一起印证;又或者内里微声、听道感动、交通感动一齐印证,使你更加清楚。
特别注意的是,神不会单独使用超然的启示,如果它是从神来的,神必然会从其他方面给你印证、辨别。
但个人所领受的是不全面的,甚至是危险的,必需在教会中慎思明辩。因此,最稳妥的是大家都一同寻求、一同察验。往往一个启示,神不会单独只给你一个人的,他也同样放在其他人的心里,只不过由你说出来,而其他人则同感一灵,阿门罢了。尤其是注意领袖、属灵长者给你的印证、察验,不要忽视。
学习领受神的话语,第一一定要在追求美好生命的前提下进行,而不是为了私欲。第二最好有扎实的真理基础,第三就是必须谦卑,让教会或长者察验,这样才能越有保证把握这些意思是从神来的。
我们先来看看成功的企业是怎样运作的:他们先有一个有远见、有智谋的领导,然后他广纳英才,成立一个策划部(或智囊团),一切的管理办法、行销策略等等,都由此而出。这个部制定的许多计划、策略最后由领导审批(即察验可行与否),他们的成败,都在这个策划部里。因此很多名牌产品就这样风靡世界。
策划部 提供建议、办法>经理部制定管理办法、行销策略>全体员工执行>
《圣经》又说:“谋士众多,人便得胜。(箴24/6)”“谋士多,人便安居。(箴11/14)”“不先商议,所谋无效;谋士众多,所谋乃成。(箴15/22)”相反“与众寡合的,独自寻求心愿,并恼恨一切真智慧。(箴18/1)”为什么世界上,凡是独裁的国家都是失败的,因为一个人的智慧是有限的,常常会作出错误的判断,中国几千年的独裁制度,使我们深受其害;世界上凡是采用议会制、国会制的国家,都是代表世界发展前列的国家,因为这样的制度才符合真理的原则的。请看看,今日世界上越接近完美的东西,越需要众人的智慧,凝结越多集体的智慧结晶。例如:汽车发展到今日的水平,已经集合了多少人的发明,包括历代的发明创见,和今日千百万汽车业专家的发明创见。试问,波音公司够不够胆只请一个工程师?你够不够胆坐一架只有一个人设计的飞机?
世界许多成功的事例,并非他们另有一套成功的律,相反,恰恰是他们更能遵属灵的律的原则。世界上没有一样东西能超越神的律的(否则便一定有比神更高超的律),凡超越的,都只能失败。成功企业、先进国家它们的运作,其实里面已包含着神的智慧,所以,神要我们留心察看世事,便能得智慧。我们和世界都同在一个律里,没有谁可以超越。世界的成功非但不是超越了属灵的律,倒是恰恰相反,他们反而比我们更能遵行这些原则。我们只不过被宗教欺骗,使《圣经》成为了我们的死知识,反而让今世之子,在世事上,比我们更聪明(路16/8)。
“智慧为首,所以得智慧,在你一切所得之内,必得聪明。高举智慧,他就使你高升。(箴4/7.8)”《圣经》要我们高举的是智慧(即圣灵),没有叫我们高举“祈求”,要把智慧(他也是耶稣基督的灵)放在首位。我们的教会要把求问圣灵得智慧放在首位,我们要拣选那些有美好灵性、有好行为的精英,加入到属灵的“策划部”——祷告部,去寻求圣灵的启示、异像、话语等。把这些寻求所得综合起来分析,就很容易找出圣灵的旨意,一但我们按着执行,事情就无不成就了。
有时圣灵所启示的不仅只限于《圣经》的话语,而是某种方法、计划、异像等,讲白了,就是世人听说的谋略、策略。“谋略必护卫你,聪明必保守你。(箴2/11)”“我儿,要谨守真智慧和谋略,不可使他离开你的眼目。(箴3/21)”谋略是从众多的谋士中产生的。寻求真智慧和谋略是教会发展的重要环节,我们教会应该设立各级的寻求异象的小组,向领袖同工提供策略参考,这样群策群力,在众多的建议中,综合筛选,必会从中找到圣灵向教会说的话,教会就能制定一个方向、计划出来。现在我们要从因陈守旧的观念、默守成规的传统做法、生吞活剥名人经验等等的桎梏里更新过来。《圣经》其实没有规定我们的做法,只是将原则、方向指明给我们。
祷告小组 提供建议、方法>领袖得出异象、制定策略>教会执行>
我们教会的祷告,应该就是这样得智慧、得谋略的祷告。为的是要达到“子凭自己不能作什么,惟有看见父所作的,子才能作;父所作的事,子也照样作。父爱子,将自己所作的一切事指给他看(约5/19,20)”这样的要求。
因此我们教会的“祷告会”应该更新,不是轮番地吼着:“主啊,求你这样……求你那样……”,而是为着一个问题或某件事,作为祷告的主题,分派给弟兄姊妹祷告;比如:现在教会发展出现了“瓶颈”阶段,福音比较难传,为此我们让祷告小组(或教会)求问主,给我们引导和光照,发现教会的问题所在,寻求神的智慧来解决问题,打开传福音的渠道;或者最近“东方闪电”比较猖狂,我们教会应该求问神,有什么更好的方法策略对付“东方闪电”。在下一周开会的时候,每个人都要把一周祷告其间的想法汇报到教会,由大家察验哪一些是从神而来的智慧,经过筛选,然后执行;一次,两次,三次……可能都不成功,但不要气馁,只要反复地学习寻求,总有一天我们会在许多失败里找到真智慧的。因为神应许过:“寻找的,就寻见;叩门的,就给他开门。(路11/10)”这种寻神的祷告才是正确的,比祈求、通宵祈求更有实际意义的。
那么读经应该怎样读?聚会又该怎样呢?
我们初信主的时候,很渴慕、很欢喜看《圣经》,又很喜欢听道,到处去听。这是很正常的,相反就不正常了。如果我们把读经、聚会比作吃饭,就很容易理解了。就好象一个初生的婴孩,一天要至少吃七、八餐,差不多除了睡就是吃,这是积累营养、长身体的时期。我们也一样,需要积累《圣经》知识的时期。但渐渐长大了,吃的餐数就少了,而且开始要干活了。再长大后,干活的时间远比吃饭的时间多得多,这才是正常的。相反,我们长了十多岁,几十岁,一天躺着吃七、八餐,你还能称赞他有很好胃口吗?现在我们岂不正是这样吗?除了必要的生活外,就是祈祷、读经、聚会或者带聚会。
你们有没有发觉,在四福音里,几乎没有提到耶稣看《圣经》?更没有象我们那样看《圣经》,是写《圣经》的圣灵疏忽了吗?既然耶稣要成为我们的效法的样式,他应该要以身作则成为榜样呀?哦,是因为那时《圣经》还不普及,不能人手一卷?但是为什么他那么少看《圣经》,却不会软弱?不会不“属灵”?《圣经》没有错,从耶稣十二岁在圣殿与《圣经》教师聪明的应对,就可知道,他在少年时,有过犹太人定规的《圣经》教育,这是耶稣《圣经》知识的积累时期。到了他出来传道时,他就是依靠圣灵,把《圣经》的知识变成瑞玛、智慧。他的刚强,并非是靠知识,而是靠神的灵。他说:“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乃是靠神口里所出的一切话(路4/4)。”这里“口里所出”所指的就是瑞玛,非记载的文字。因此,他比起满有《圣经》知识的法利赛人更显得智慧。他所靠的就是圣灵的智慧。
有许多人读来读去、聚会来聚会去,都无甚成长、甚至一样的软弱,因为他们“死读书”,变成“读书死”。说明靠知识是死的,靠宗教式的念经去读《圣经》也是死的。
| | | | | |
|
[url=ada99:jiayuan17.htm]上一章[/url] | 基督教信仰的样式(4) | [url=ada99:jiayuan19.htm]下一章[/url] | | 对此我深有体会,我从信(91年)到今天(98年)整过程,都体会到靠圣灵而活的真理。在我信与未信之间,没有基督徒在我身边,是圣灵用智慧的话语帮我推倒进化论,无神论,唯物主义的耶利哥;初信一年多的时间,我是一个冷淡的基督徒,一直很少看《圣经》,也没有谁可以帮助我长进;后来被圣灵充满了,热心起来,又回应神的呼召,单枪匹马就跑到事奉的工场,从信到进入工场,只有一年多、两年的时间,其后一直以来,也没有一个能教导我的牧者。而且紧逼的事奉工作和不利环境,我读《圣经》的时间也不多,人若以我的《圣经》知识判断,以为我是读了许多《圣经》的人,其实我读的《圣经》比许多人想象的要少得多;这里是一个乡村的教会,很少属灵的书籍;也没有与外界有太多的交往,很少听到什么外来讲员的讲道;我还要告诉你一个秘密:我是很少祈祷的——不过是指传统式的。你若知道我一天的时间安排的话,一定觉得我很不“属灵”。但从信到现在是七年的时间,我的灵性以及《圣经》知识却有较好的长进,现在所写的、还有另一本书,都是我同圣灵的对话而来的,绝少人云亦云的东西。这几年下来,我深深感受到人活着或者刚强,不是靠宗教式的读经、祈祷、聚会的生活,而是要靠圣灵智慧的瑞玛。
读《圣经》的本意,并不是要让我们头脑得着一些知识,而是让神的话在我们心里,成为一把尺,一个量度,来检验从灵里出来的意思是否出自于圣灵、或是邪灵。如果通不过灵里《圣经》的检验,我们就要抵挡这个意思;如果通得过灵里《圣经》的分辩(在教会的察检下就更能确定),那么它可能是从圣灵而来的,我们就按着去做。看《圣经》的目的,就是为了便于让圣灵能正确引导我们,使我们不至於陷入错误和谎谬。因为圣灵是真理的灵,他的引导是不会与《圣经》相矛盾的,这样就保证了我们所做的,是在神的话语上,我们所做的才带出能力和功效。你要做一件事,圣灵会“叫你们想起我对你们所说的一切的话(《圣经》)。(约14/26)”他成为引导我们所行所说的符合《圣经》真理的训诲师。
神所悦纳的献祭,定规要牛和羊,神认为洁净的动物,有一个特点:会反刍(倒嚼)的(利11/3)。就是吃了食物后,再把咽下去的东西反回到嘴里细细咀嚼,然后再咽下去。这有什么属灵意义呢?就是神喜悦人把他的话听了之后,仍然在心里细细咀嚼,反复思想。这种读经才是有意义的,诗篇说:“愿他以我的默念为甘甜(诗104/34)”,“我何等爱慕你的律法,终日不住地思想。你的命令常在我心里,使我比仇敌有智慧。(诗119/97.98)”看《圣经》很重要的是一边作工一边默想、终日思想。默想、思想神的话,其实是圣灵的一种工作:“叫你们想起我对你们所说的一切的话(《圣经》)。(约14/26)”
吃饭其实需要的时间是很少的,消化才是更主要的,需要较长的时间,吃了能转化为营养、变得强壮和行动的力量,这才是吃饭的目的。我们的力量是从一边做工一边消化其营养而来的。大食症,食而不化反倒为病态。吃得多有什么可夸?要夸不如夸一个很能干活的人。我得着许多《圣经》的启示,大多是从做的时候,圣灵教我的,我最喜欢训慰师这样的现场教学,使我比看一本属灵的书更丰富、更生动、更深刻。现在我一面写,他还在一面教导哩。圣灵在我们做某件事的时候,使我们想起某节《圣经》来指教我们,当我们按着去做,就经历了这段经文的真实,就能更加懂得这个经文。因此,行道的人,比只看的人更懂《圣经》。
如果以做学问、为了讲道、或以赚取功德(即为讨神喜悦)的心态看《圣经》,都是不懂看《圣经》的真义,也是无甚果效的。吃饭是为了干活;看《圣经》是为了行动。不要把精力花在看上,《圣经》用不着做学问一样去钻研的,其实它非常简单易懂的,尤其是有训慰师的开启,渔樵贩卒都能够懂。彼得、约翰都能懂;天主教时期,有一个作厨子的劳伦斯弟兄,因有神的灵同在,就比主教、大主教们更懂得《圣经》,并且比他们行出更多的道来。圣灵撰写《圣经》的目的不是为了专门给学者去看的,而是想让更多的百姓去行的,所以他不会写得很隐晦深奥,不象《易经》那样让人琢磨不透;耶稣也没有作过学问,却比学者——法利赛人、律法师更明白《圣经》。这其中的秘诀就是,你同神(圣灵)——《圣经》的作者关系如何?因为是圣灵带领我们进入(明白)真理的(约16/13)。
因此我们要把精力花在讨神喜悦上——神最喜欢莫过于人行道了,这样你同神的关系必定是好的。你越行道,圣灵越喜欢教导你。遵行神的话的人,经历神的话的人才是最懂神的话的人,也是记得最牢的人,他对神的话最有信心。
不要花太多精力在看上,而是花更多精力去行出来,我们更应下功夫,怎样越做越接近《圣经》的要求。其实许许多多又浅又简单的道,我们都没有去实行,还想听一些什么深奥之道呢?比如爱邻舍,这是用不着显微镜去看的,但我们真的完全做到了吗?有许些目不识丁的老姊妹,行的道比我们看了几十遍《圣经》的人,还要多、还要好。这样看《圣经》不惭愧吗?
《圣经》知识积累到一定的时候,就不要常常抱着《圣经》了,用更多时间去做你所己知的真理吧,你这样诚实去做的话,圣灵会教你新的。什么时候才是积累到一定的时期呢,什么时候该看、什么时候不该看呢?有一个前题,你必须熟识圣灵,然后让圣灵来安排你看《圣经》的时间,现在,我要是不想看,就不看,多多的做;要是想看,就认认真真地看、慢慢地看;最好是遇到问题,有针对性地查考,等等。
聚会应该怎样聚呢?我们如果弄清楚我们为什么要聚会,就晓得该怎样聚会了。聚会的根本目的就是执行耶稣颁布的大使命。
我们常常对大使命理解为传福音,这是错误的。请看:
“耶稣进前来,对他们说:‘天上地下所有的权柄都赐给我了。所以,你们要去使万民作我的门徒,奉父子圣灵的名,给他们施洗。凡我所吩咐你们的,都教训他们遵守,我就常与你们同在,直到世界的未了。”我们必须先明确,这段话是耶稣给所有神的儿女的,并不是某部分人的。
耶稣开宗明义地指出:大使命就是使人作主的门徒,而不是信徒,假若我们认为大使命只是传福音,那么我们只能使人作信徒。为了使人作门徒,我们必须要做如下几件事:
① 传福音给万民听,包括医病赶鬼、运用信心、恩赐去除灭魔鬼的作为(参看可16/15-18)。有人认为神迹、医治时代已经过去,应该删去这段《圣经》。因为魔鬼很害怕这点,它想弄瞎人信心的眼,好让它更好散布施展瑜珈、气功等的邪术。不要神迹的那个教会,就是甘心情愿将神的荣耀,躬身献给魔鬼。三四十人的教堂,面对千众练气功者的悬殊,非但恬不为怪,还觉得魔鬼是配得的——因为它疯狂。
过去,天主教时期,传福音的权柄被少数传教士垄断起来,现在还有不少教会这样垄断起来,要有证的传道人才可以传福音,但感谢主,现代大部教会己经打破了这种拦阻福音的假教义。聚会,就是使自己更好传福音;赶鬼,更有信心。
② “所以,你们要去使万民作我的门徒,奉父子圣灵的名,给他们施洗。”这里的“你们”是指一切信主的人,没有高低、性别之分。给信的人施洗,这是每一个会传福音的人的权柄和职责。但现在这个权柄,又被少数领袖垄断起来,如同天主教垄断传福音的权柄一样。魔鬼想用错误的“教义”来关窄福音的门,使许多人奔波劳碌,风雨不改地从几十里地蹬车到教堂,历经漫长的慕道班学习才能受洗。有些要受洗的人等一个繁忙的领袖、牧师,要等几个月到半年。这过程太久太难了,法老的大军就趁势大肆砍杀,死伤者众。能够坚持学习、等候到洗礼的,只剩下为数不多的人。因此打下来,一年只有寥寥少数人受洗进入教会。
洗礼非得要领袖或少数几个人(或者弟兄)不可,这是人的吩咐,与耶稣的吩咐是背道而驰的(太28/19、可16/15.16、约4/2、徒8/12、9/10.18)。耶稣吩咐每一个信徒传福音,在这事奉过程中成为门徒,只要我们能把福音传得完备,我们就能够遵照主的吩咐为人施洗。刚跟随耶稣的门徒,己经为人施洗了;腓力在教会建立之初,仅是个门徒,但他已为撒玛利亚城众人施洗了;亚拿尼亚也是个门徒,他为将要成为使徒的保罗施洗。“天上地下所有的权柄都赐给我了。所以,你们要去....... (太28/18.19)”,这施洗的权柄,是主耶稣已经赐给了门徒,是没有谁可以垄断起来的。我们聚会其中一个目的,就是培养多多能为人施洗的门徒。只有按照耶稣的命令,不打节扣,我们就把魔鬼关窄了的福音的门重新大大打开。
③ 不止传福音,甚至不止施洗,还有责任教导他们。不要以为传完福音就完了。也不要传完就交给别人、交给教会、交给领袖,这是耶稣交给我们的大使命,是一个完整的命令。
过去,我信主时受“一次得救永远得救”的误导,我以为只要哪个人愿意作决志祷告信耶稣,他就必定能够上天堂了,于是我很热心传福音,而且只注重传福音,每日都数手指头:今日带了十多人信主,明日又带了二十多人信主,天堂又多了多少人了;觉得沾沾自喜,认为事奉主是轻而易举的。但后来回头再察看曾经认真跟自己作决志祷告的人,有不少已经又回到偶像(或罪)那里。正如一个仆人出去播种,漫山遍野地播,的确播了不少,但播完就再没有作浇水、施肥、除虫除草的工作,不管它死活,等到收获的季节他再去看收成时,才知道大部分农作物早就在苗的阶段蔫了,这是有一点农活知识的人都知道的。《圣经》把一个人信主的过程比喻为生命,就是因这两者的规律都是一样的,你只生孩子却不喂养他,他同样会夭折的。一个农夫播完种理当还要护理的;一个父母生了婴儿就有责任去喂养。种一棵树,开始时要经常浇水施肥,但到了根深叶茂时,它就能吸深处地层的地下水了,这时你不用管它它也能活得好好的,而且还可以结果子呢;对于儿女,父母要养育他们到能自食其力的时候,就完成了父母的责任,儿女就可以自己组织家庭,而且也可以生养儿女了。领人作门徒就是这个意思,只有一个人作了门徒时,不但他不容易死去,而且他还可以带领人作门徒。要知道,主人不仅是要仆人播种的,主要的是为了要果子。大使命开宗明义地说:“你们要去使万民作我的门徒”,不是只传传福音便算,而是还要有一个责任去教导别人,直到能成为遵守主的教训、跟随主、事奉主的门徒。
不会?那么你看《圣经》、祷告、聚会干什么?要圣灵干什么?听道的目的就是为了要去教导人和自己去遵守的;我们一面教人,圣灵就会一面的教你、圣灵是活水江河,是流的。你不流出去,他怎样流给你呢,你仅有的也要成为死水。你读经、你听道只成了死的知识。
开展细胞小组聚会,就是要更新传统的聚会形式,恢复初期家庭聚会的模式。“你们聚会的时候,各人或有诗歌,或有教训,或有启示,或有方言,或有翻出来的话,凡事就当造就人。若有方言的,只好两个人,或者三个人,且要轮流着说,若没有人翻,就当在会中闭口,只对自己和神说就是了。至于作先知讲道的,只好两个人,或是三个人,其余就当慎思明辩。……因为你们都可以一个一个地作先知讲道,叫众人学道理,叫众人得劝勉。(林前14/26-31)”那时每个人都可以分享自己从读经、祷告、生活中领受圣灵的教导的。
我们现在的聚会,只有一个“常教导人没有人教导他”的人在讲道,其他人则是“只有被教训,而不知可以教训人”的人听道。谁给了“常教导人没有人教导他”的人这种特权?谁剥夺了“只有被教训,而不知可以教训人”的人的权利?是人为的宗教形式!剥夺了人行真理的权利!我们现今的聚会模式只能产生“使万民作我的信徒”的。
我们的聚会为什么不可以这样:“李婶,你上次同生产队长吵架,我觉得这样影响不好……”然后大家讨论这件事,讨论结果——如果今后有同样的事发生,最好怎样解决……为什么几十年都是这样:“我今天讲的题目是……”然后长篇大论?
每个人都可以教导别人,因为这是作门徒的所必须的。这样的聚会,使众人都能一个一个作先知讲道,是造就门徒的好场所。而且,这样的聚会,营造了一种彼此服事、彼此相爱的氛围,也是门徒被建立的好场所。正如象成语所说的:“教学相长”,一面在教别人时,一面使自己更快地成长。
你不仅要去传,更要常常探访,在探访中教导、讲解、与他一同祷告。你不要以为传给你的家人、邻舍相信便完事了,你还要带领他们成为门徒。因此大使命不是传福,而是领人作门徒。是每个基督徒的责任,不仅是领袖的责任。
④还不止教导,你和被教的人都要去遵守。不是去遵守信仰的形式、教会的规条,外表性的东西。而是信仰实在的内核:彼此相爱、爱人如己、爱邻舍仇敌。大使命所强调的是“凡我所吩咐你们的,都……遵守”,没有“遵守”,“使万民作我的门徒”就是一句空话。什么叫门徒?“耶稣对信他的犹太人说:‘你们若常常遵守我的道,就真是我的门徒。’(约8/31)”没有落实“遵守”,就没有执行大使命。“凡我所吩咐你们的”所指的就是神一切的话,它不仅是指聚会、读经、祈祷的形式;也不仅是传福音、医病赶鬼、讲道探访等教会内的活动,更包括教会外的“爱人(包括世人)如己、爱邻舍(包括世人)、爱仇敌”,要做盐做光——行善。只是因为我们的宗教观念,把大使命狭隘为“传福音”罢了。
带领人作门徒,就把神一切的话言传身教地、作模范带头作用地“教训他们”遵守。若然这样,你和他都是门徒了。耶稣才与我们同在,我们才有资格享受信仰所带来的福气。我们有责任告诉每一个信徒信仰的真相: 神不在形式里,不在宗教活动里;神在真理里、神活在自己的话语里、神与道同在。如果我们想要得着祝福,就惟有诚诚实实行神的道。聚完会、看了《圣经》后就立志行出来。神同在不是从祈祷:“求主与我们同在”这样得来的,而是从应许里来的。只有我们遵守他的道、按他的话而行,神才与我们同在。有神的同在还缺什么呢?还缺福气、平安、亨通、能力吗?只有在我们常常经历到耶稣的同在,亲身体验过信仰的真实,教和受教的人,在信心、灵性、知识上才会大有长进。
聚会的目的,就是使信徒成为一个传福音、为人施洗、能教导人、使人和自己都能遵守神的话,成为门徒的过程。
一个摩托车企业,会有开会学习的时候,为的是培养技术工人,为的是更好生产摩托车的。学习只占生产时间的一小部分,开会后主要是去做。
但我们的摩托车厂(如一些教会)的全体员工,每周开会四至五天,其余时间在家学习《摩托车原理》,下周又继续如此开会四至五天,周而复始;员工的主要责任就是开会和看书,他们日复一日,这本书看了几十遍,开会也是反反复复,每个摩托车零件都研究过数遍,但会议还是继续开下去,直到死。这个厂还认为,祈祷是大有能力的,所以有一个特别节目:每个员工必须在家和厂会议上为扩大摩托车生产和拓展摩托车市场竭力祈祷(祈求):求神增加摩托车的生产(甚至求神制造摩托车)和求神加给他们多几个摩托车市场。这样,尽管这个厂的员工很懂摩托车知识,又很努力祈祷,但厂里只有几个厂长、干部在生产摩托车,厂里每年却只生产百来部摩托车。
这样我们便知道成功的企业为什么不需祈祷而能够把它的产品推销到各个角落,而我们的教会尽管有许多的祈祷,一年却只有一百几十人成为信徒。因为我们的教会的活动,是建立在一个荒谬的运作上,这就是基督教弊病症结所在。如果世上的企业都以这个模式运作,就必定失败。(可能有人认为属灵的事与属世的事是不同的,是不能作比喻的,等到《揭露基督教里的迷信(下)》再讨论)
一直以来教会都有一个错误的看法,以为教会的责任只是组织聚会、培训,聚会完,培训后该事工就完了;至于信息怎样落实,采用什么相应的措施去推动贯彻,怎样评估、总结便无人问津了;会众听得怎么样,有没有遵行,遵行得怎么样,就不是教会的责任了。于是教会组织完一个聚会(培训),接着又组织另一次聚会(培训),这聚会(培训)与那聚会(培训)之间根本没有消化的时间和贯彻的事工,就使得很多很好的信息只是水过鸭背——随流失去,或者积聚在魂里成为死的知识。使得聚会成为教会存在的一种形式而已,于是就使得人有聚聚会如同上上庙一样的心态,成为宗教的仪式。
| | | | | |
|
[url=ada99:jiayuan17.htm]上一章[/url] | 基督教信仰的样式(5) | [url=ada99:jiayuan19.htm]下一章[/url] | | 我到一些教会教导“从宗教捆绑中释放出来”的信息,一年半载后再探访他们,发现他们过去是怎样被捆绑,现在仍然是怎样被捆绑,状况一点都没有改变,真使人心凉。其实不仅是这个信息是这样,我走访过很多教会,我了解到原来有不少知名的海外讲员曾经来他们那里讲过不少课题,也知道一年下来他们开了不少的培训班,但他们的情况却没有多少改变,仍然象一个属灵婴孩,我就为这些花了很大代价而来的海外讲员感到可惜,也为他们教会一年花在培训上庞大的开销而痛惜,更令人痛心的是,这么好的信息白白糟蹋了。大使命所强调的是“凡我所吩咐你们的(教训),都……遵守”,但我们的事工重心在于“教训”,而没有把事工重心放在如何贯彻这个“遵守”上,这是本末倒置的。就好象一个老师,他只在课堂上讲,讲完后就不管学生了,这是极不负责任的。我们现在这样的聚会(培训)活动,这样对待神向教会说的话,也是极不负责任的。
我们指望听完一篇道,看完一本书就能改变现状,只是一种幻想。我们人的软弱——惰性、记性会忽视神的话,我们人的败坏——情欲、肉体会抵挡神的话,某些人“软弱”,并不是因为他们知道神的话太少,而是因为他们不想遵守神的话。因此我们不要指望人听完神的话都会自动去遵行,不,我们还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帮助人来遵行。假如一个社会只向公民传讲法律,却没有相关的措施——执法和相关的机构——法庭和监狱来实施,那么会有多少人自觉遵守这个法律呢?
现在,我们整个基督教的聚会活动都要来一个悔改。
首先是教会领袖的悔改。虽然教会领袖很重视某些信息,所以不遗余力地筹办各样的聚会(培训),但他们太忙了而没有时间去听——办事去、开会去了;或者听完了,很快又忙着其它的事去了;他们以为这些信息只是对会众重要,而对他就不那么重要了,这是很错误的。其实所有的信息,对于领袖都是最重要的,因为领袖是这些信息的主要执行者;比如一个元帅下达命令给某军,那么这个军长就成为这个命令的执行者,他就有责任把这个命令贯彻下去,假如这个军没有按命令而行,元帅就必要向军长问罪。神曾差遣一个又一个仆人去将命令颁布下来,但这个教会却没有改变(悔改),那么,我们做领袖的,将来就要承担起主要的责任,这不是开玩笑的,所以,我们要收起对信息漫不经心的态度。
培训完了,讲员走了,但这个事工还没完,更重要的工作就落到领袖和同工的身上。培训是很容易的,只是几天的事,所以,不是事工的重点;而把信息化作行道,要贯彻落实,就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是要长期的、要化大力气的,所以信息后期的事工才是重点。
比如听完这个《从宗教的捆绑中释放出来》的信息后,领袖应该组织全教会进行讨论,联系本人、本教会找出宗教的东西,然后制定出更新(悔改)的方案,逐一落实。这一段时间(几码几个月),要围绕着这个中心开展更新的事工,这是很必要的,不要忙着又搞另外的培训,要不然新的一来,旧的就被放到一边了,一口是吃不出一个胖子来的。因为这信息所触动要更新的地方实在太多了,起码有几十个方面要悔改,所以要一个相当长的时间消化。并且选一个同工专职跟进这事工,监督执行情况,在某些时段还应该重提、评估和总结等等。这信息不是给教会某一个时期的任务,宗教的迷惑是不断的、长期的——从初代教会到天主教下来,神一直在更新教会,因而这是教会与宗教的一场长期争战,这事工有可能会很长,所以不要以为培训结束就完事了。(这本书的信息量庞大,分为上、中、下,就是为了使教会能一点一点落实更新,一下子不可能消化的)
再比如:听完、看完《揭露教会里魔鬼的作为》信息后,除了我们个人去检讨、对付外,教会更应该承担起一个责任——把信息逐一传递到基层教会,教会上下同工之间要展开讨论,找出教会的漏洞,写出来作为悔改的事项,作为本年度教会建造的重头项目,逐一对照整改;并且根据本教会的实际情况,制订出一些防止论断、分争,防止领袖腐败……的措施或制度,然后抄写在聚会点的墙上,印成手册每人一本,还要在以后的实践中不断完善……这过程肯定需要花一定的时间,可能很长的时期也说不定。
这些只是作个例子,其实不仅仅这些信息应该这样,而是对其他的信息也应该是这样。
这些后期的工作比前期筹划培训工作要大得多,长得多。假如我们这样慎重对待这些信息,怎么可以、怎么能够一个培训接一个培训地筹办呢?不是每一次聚会,都得要新的题目。有一些信息,可能需要一个月或更长的时间围绕讲论、消化、贯彻。不是每一次聚会必定是开大会式的聚会,而是围绕一个信息,分几周、几种形式聚会。笫一次可能是分享信息,第二次可能是讨论信息……第N次是制订相关的措施、计划、策略。
另外,对于一般的聚会同样也要更新。过去,我们聚会(看书)完,至多作个祈祷便完事了,常常就这样走过了场;完后,一拍两散,谁也不再提那事了,到后来,谁也再记不起那次聚会,更记不起那些信息了,再好的信息也是白搭。我们的聚会就是这样成为徒有形式的活动。
你试试看,你让你的儿子在学校念书,只是听,听完后什么都不做——不温习、不做作业、不参加测试、不考试……年终看看他还有多少东西在里面?我们都是同样血肉的人,都同样处在一种认知规律里面,为什么我们不希望儿子是这样读书,而我们却这样“读书”呢?天上的父亲看到我们这样“读书”有何感想?我们的儿子读的只是世界的知识,我们尚且要他认真去读;更何况我们是读神的话,为什么却这样敷衍了事?这不值得我们深思吗?
世人上课、看书很有成果,成为博士,能造大船、能造飞机,是因为他们听完课、看完书有一个反复练习的过程,他们通过作业、复习、实验、考核来加深印象,然后学以致用。
但我们现在的聚会形式,是不符合人的认知规律的。人的认知规律是这样的——学习要通过实践才能真正掌握弄懂的,因此学习后必须要作实验、做作业、去实习;另外学习要经过若干反复才能记牢的,所以学习后必须有复习、考核。你看圣经是很强调实践、遵守的,耶稣言传身带后,就立刻差派两个两个门徒出去实习了;而且圣经也是相当反复唠叨的,就是好让人重复温习。而我们的聚会只有前半部分,最重要的后半部分却不见了。
聚会同样要悔改“只重视‘教训’而不重视‘遵守(悔改)’”的错误,应该把聚会后贯彻信息作为事工的重心,不要再象从前那样,聚完会后就不闻不问。作为教会,主日聚会完,应该布置一些“作业”——悔改的事项、行道的事项让会众去做。然后我们还要关心他们有没有诚实去行道,就好象一个老师检查学生的作业那样,这才是我们最着重关心的事。比如讲饶恕,就要会众把他自己要饶恕的对象列成一个事项,逐一去饶恕;并把这事项交给小组长,让他检查跟进。要使每一次聚会都带来悔改、行道,才使我们讲道、聚会有实际意义。另外小组活动(聚会)还要讨论这个信息,分享行道的心得、见证,这样既让大家受教,又起到加深复习的作用,而且可以检查会员有没有做“作业”,这才是真正的牧养的工作。比如讲爱邻舍,就必须分派任务——你打算为邻舍做一些什么?聚会完与邻舍关系有没有改善或增进?教会要安排会员至少要为邻舍做一件好事,透过小组探访来了解会员行道得怎么样,以此作为监督。过去我们生怕别人不聚会而去探访,现在我们是生怕别人不行道去探访。又比如讲了与神建立关系的道,教会就要布置一些属灵操练让会众去操练,在教会的监督下去操练;尤其是一些长年形成的恶习上的悔改,不是轻而易举就能改掉的,不要过高地期望听道之后,就会带来改变,不,有一些根深蒂固的败坏是需要反复几十次甚至更多的操练(练习)才能有果效的,所以,这些就要更长的时间跟进了。
我们每一个人聚会,都必需联系自己行道的实际情形,或有什么教训、或有什么感受、或有什么见证,个个都可以分享。不要只是空空洞洞的大道理,都要结合本人、实际生活,如有可能,最好每一次聚会,都能结合上一个聚会的主题,检查这一个礼拜以来,我怎样做了。
有一些人可能并不愿意听了道就悔改,他并不知道,将来会有什么下场。为了大家便于了解自己的灵程,我们教会可以试试,建立生命档案(好像受浸档案一样)。由小组长记录,把某人的缺点、亏欠、错误记录下来,作为那人的悔改目标;另外,就是记录他听道后有没有做作业(悔改)。双方都可以参阅,这样便于教会对会众的了解,如何使用;也便于信众了解自己。我们每个人对将来自己要受到怎样的审判,是没有把握的。但假使我有一个记录,那么你大概也能知道将来面见神的情形是怎么样的。假若你的生命档案并不怎样,我劝你趁早哀哭切齿吧!生命档案是生命建造的参照物,对生命的修剪会带来促进的,假如一个人是聪明的,就不到他不重视了(注意,这里只是一个建议罢了,合宜与否,自行定夺。另一本书《在灵魂里动手术——进入更深的生命》将会更深入探讨这个问题)。
聚会到一定的时候,这些人就不再仅是一个听者、一个被喂养者,而是一个能喂养别人的人。正如一个人不能永远都被父母所喂养,到了一定的时候,他必须要自食其力,还要喂养别人一样,不管他愿不愿意。不能让一些人永远只是来听道的,否则,我们就只能让“万民作信徒”了。所以一些信了几年的人,就应该让他起来言传身教带门徒了,就是说,他不仅是一个“听”的人,也是一个“讲”和“做”的人。彼得等只是信主三年半,就做了教会的领袖、使徒了,我从信到做教会长老再到做国度事工,也是仅七年时间;那些人有什么理由,聚会了几年,知道了不少神的话,却不肯干些活呢?耶稣说:“仆人知道主人的意思,却不预备,又不顺从他的意思行,那仆人必多受责打。(路12/47)”他们真的不怕将来神的惩罚吗?
一个人就如一个细胞,要有裂变、繁殖的生命。到了生命长进一定程度的时候,就要分派作工了,要去带领人了。不要让他们食而不化,要干活了。犹如我们种树,我们不会老是去浇水的,大起来,根深了,就不用浇了,它能自己吸,要结果子了。有一些人聚会到某种程度,就可以一面聚会,一面去作教导了;有一些人甚至可以带领教会,他从教导人时直接从圣灵那里领受了。领袖栽培工人、工人带领或片、或区、或点、或小组,小组成员领人归主并使他成为门徒……一层层发展下去,才是合符《圣经》的策略。现在独生子女,一直处在被服事的地位,因此他们到了十多岁,仍然没有独立自理能力;但我们上一辈,大多是五、六个兄弟姊妹,那时,三岁就己经带一岁了、五岁的带三岁、十岁就能持家了;因为他服事人的时候,便促使他更快成长。
我们浪费太多时间在一般性的聚会了,这种聚会有未信的、初信的、平信徒的……信息不宜讲得太深,只是很普通的信息。领袖、同工、门徒对于这种聚会是不满足的,所以又不得不参加其他的培训,这样,就白白增加了两倍以上的时间。我们的聚会应该是有层次、有实效、有节制的。就如社会教育,不能小学大学混在一个班上,但我们现在大学小学都混在一个斑上,对于大学的人,浪费了多少时间?教会应该每周分别设立不同层次的聚会,好象大学的选修课,让人根据自己的灵程分别参加不同的聚会:初信的人应该参加慕道栽培的聚会,时间可以较密集一些;根基打稳以后的人,可以参加生命栽培的聚会,时间可以减少一些,但比普通聚会仍稍密一些;门徒可以参加专题培训,或是教会各类研讨会、工作会议等,如此类推。
为了使人保持渴慕感,聚会读经一定要节制,要按着圣经的比例,否则,就会“人吃饱了,厌恶蜂房的蜜”。这样的聚会读经,不但没有收到很好的效果,反而使人对神的话产生麻木、厌倦。我是依靠圣灵而节制,使自己常常保持一种适度的饥饿感,令自己聚会读经时有甘甜的感受。
不是所有聚会(培训)都有必要参加的,不是所有属灵书籍都必须看的。可以说,属灵的信息浩如烟海,你试打开“好消息”电视频道,到美国看看基督教的电视节目,就知道你一辈子这么听,永远也听不完。假如你到了大不列颠图书馆,你就知道,我们用一百一千辈子也学不完这些知识。科学家也只能掌握千万分之一罢了。所以我们灵程成长到一定程度,就应该发现自己的恩赐和知道自己的职份,然后选择合符自己需要的方面来听道看书了,就是说,我们应该按着自己的职份“选修”信息,使自己的职份越做越好,越来越“专业”。教会应该分门别类这样聚会,门徒也要自觉这样聚会,就不会使得把太多的时间花在五花八门的聚会上,就能有合理的时间多行道了。
因为“父爱子,将自己所作的一切事指给他看(约5/20)”,所以成熟的、有美好灵性的门徒,可以参加一些策划性的聚会,寻求圣灵在该地区怎样作工,怎样贯切一些实质性的方针策略,落实彼此相爱的具体可行的做法,该如何爱当地的邻舍,大家各抒己见、群策群力、集思广益。聚会要与我们的村、镇、邻舍、我们的生活联系起来,比如,村里有什么公共的设施损坏了,需要修理;有什么公益的事,我们要踊跃去做;哪一家有困难,需要帮助,等等,这样的聚会才是有实效的。教会是应带领人行道的——过去我们一个礼拜聚会四、五次,我们可以把那些多余的聚会所花的时间,在村里作义务劳动,或在社会上作义工,这才是我们唱:“做光做盐”的真正表现。
如果前一种聚会,好比一个企业提高职工质素的技术学习的话;那么,后一种聚会,就是企业的策划部,在开策划会议。聚会不能过多,要有节制,让弟兄姊妹有更多的时间去行道。聚会的目的就是为了去做,正如企业的技术学习是为了生产;策划会议为的是去实施计划。如果太多学习、会议就失去了作用。
| | | | | |
|
[url=ada99:jiayuan17.htm]上一章[/url] | 基督教信仰的样式(6) | [url=ada99:jiayuan19.htm]下一章[/url] | | 十戒中安息的律,我们常常不敢提,只是说我们不用守安息日便算了。虽然是这样,但它既是神的戒命,我们还是要遵守的。“六日要劳碌作你一切的工,但第七日是向耶和华你神当守的安息日。这一日你和你的儿女、仆婢、牲畜,并你城里寄居的客旅,无论何工都不可作。(出20/10)”这里的属灵精意是,神为了爱我们,他用律法的形式,使我们灵魂体得以有节制休息的权利,使我们不至于过份懒堕,也不至于过份劳碌,工作和休息的比例是7:1。在新约,虽然我们再不需要守安息“日”,但安息的“律”还是要遵守的。我们虽然不再在乎那一日安息,但从属灵的角度去理解安息:我们聚会、读经、关门祈祷,就是“无论何工都不可作”的时候,是灵魂体回归安息的时候。因此安息的律教导我们,聚会、读经、祈祷的时间,应该是行道的1/7,其它大部分时间,是应该是“劳碌作你一切的工”的行道时间。行道与亲近主是7:1的关系。但现在我们除去生活(种田、上班)必须的时间,便用大部分空闲时间去聚会、读经、关门祈祷,使得我们几乎没什么剩余的时间去遵行圣经上的话,可见这是违反了主的戒命的。
过去,以色列人只有在安息日能到会堂听听圣经,仅此而已(他们还没有我们的福气——平时还有圣经可随时读呢),但耶稣从来没有抨击过这样做有什么不妥,可见他们所遵守的是合乎神的教导的,反之,就是不符合神的教导。现在我们每周一次聚会,六天的读经时间,已经大大超过以色列人所知道的圣经了,是不是还想发明比神的要求更“属灵”的规条?
假如以诚实的心去行道的话,一个礼拜一次的信息,足够我们这个礼拜去操练了,而且是需要一辈去行的;累计一年的信息——聚会和读经,假如真的能够去遵行,短短一年是不够时间的,甚至要一辈去行的。
今日,我们要斗赢魔鬼,就必须有这三大要素:智慧、知识和聪明。
智慧——来原于我们与神的关系,不是以你祈祷的长短、刻苦己身而建立的,而是你平时所行的是否讨神喜悦,还有你与神交通灵修的操练,使你能感受到圣灵的意思,反复察验。我们所重视的不是你的祈祷,而是你同神的关系。我们并不用祈祷的数量、外表或跪或站来衡你有多敬虔,我们是以一个人祷告的质量——他能否明白神的旨意(瑞玛),能否常行在神的旨意(行道)中来衡量一个人的敬虔的。
知识——是我们人的素质,是必不可少的。尽管你原来无知识、无学问,一旦你信主后,还是要努力学习知识,所以要多看《圣经》;但知识不仅局在《圣经》中,还有其它许许多多的知识,这样对我们理解《圣经》、提高服事人都有好处。理解一本书需要识字、语文,因此我们要尽可能提高语文水平,甚至语法、逻辑、论证;我们是服事人的,因此还要有多些了解人的知识,如:历史知识、社会学知识、政治知识,甚至心理学、管理学等。你现在可能同我以前一样,信主后就对这些知识很轻视,甚至藐视,尽管我是一个知识分子,现在我才清醒过来,知道这是偏激的,是过犹不及的,现在必须补偏救弊。
聪明——听了神的话(智慧)就去做,就是聪明,是对于智慧的积极回应,是智慧的结果,也是神给我们话语、旨意的目的,有行动,才能结出果子来。没有聪明的行道,一切智慧、知识,皆是空话。只要有神的话(瑞玛),又按着去做,无论是个人或是教会,必定是得胜的!
我们反省评估一下,现在教会的结症何在?我曾走访过许多教会,遇过许多人(包括同工)与我交通,谈到他们软弱,使我知道,他们大多数人都是犯最低级的错误(罪),他们都是听过许多道的人,受过许多培训的。就是说,现在我们教会,并不是因为缺乏知识——听道、培训,而是缺乏聪明——行道。缺乏的是悔改的心态和悔改的落实。
| | | | | |
|
[url=ada99:jiayuan18.htm]上一章[/url] | 基督教策略的探讨(1) | [url=ada99:jiayuan20.htm]下一章[/url] | | 世界的企业家们,他们为什么会成功?因为他们很有计划,胸有城府。这就是他们的精明之处。“没有异像(默示),民就放肆。(箴29/18)”如果教会没有异像策略,是不能胜过世界的。个人应有个人的异象(策略),教会应有教会的异象(策略)。
魔鬼想方设法,用尽一切手段,去败坏这个世界,但我们却还停留在二千年前的传福音的手法上。犹如我们仍然用操步打鼓列队去对付坦克一样,那就真是愚不可及了。我们靠人的老套子是赢不过狡猾的老魔鬼的。魔鬼在不同的时代,都使用不同的诡计,我们就应该灵活地用相对应的策略,去对付它们。在这样一个时代,我们更需要圣灵赐下启示和智慧,给我们适合这个时代的争战谋略,用神的智谋胜过魔鬼的狡猾。
可怜见地,直到现在,我们的教会还不懂得“谋略的事奉”,仍然错误地祈求:“神呀,求祢动工(工作)……”世界为什么发展得这么快,是因为他们懂得谋略的作用,他们常常集思广益、群策群力,懂得用智囊团、策划部,常常开研讨会(我们也有所谓的研讨会,但却不是同一回事),将最好的意见汇总成为新的策略,引进最选进的东西,不断淘汰更新不适应发展的旧东西……他们并无“教条”的条条框框捆绑,在实践中总结教训,到最后总能找到规律,在某些方面,他们比教会更能遵行真理(律),多么羞愧。我们真的要谦卑下来,向他们学习不受条条框框捆绑的长处,多一些使用智慧谋略,集思广益、群策群力。
魔鬼善于利用了神赐给人各种知识、智慧的结晶:科技,来为它效力。今日电影、电视、音响、卡拉Ok、电脑网页、电子游戏、录影带、音带、影碟等,搞得世界又疯狂又败坏,连一些神的儿女差不多有站立不稳的危险。但我们却仍然是“刀耕火种”地传福音。对于魔鬼所垄断了的科技,我们不是视若无睹,就是觉得魔鬼这样用是理所当然的,从来没有敢胆想过要从魔鬼的手里夺回过来。其实魔鬼用得如法宝一样的东西,我们夺过来,就是传福音的利器。为什么我们没有想过呢?除了音带,我们要多多发展影碟、媒体等等的事工。
现在是一个讲求效率的时代,时间就是金钱的年代,世人都在争分夺秒,他们出门都是麽托、小车、飞机。摩托时代快要过去,汽车时代快要到来之际,我们可怜的传道人,还天天“脚踏实地”(行走)地“抢救”灵魂。医院有步行抬担架、骑单车去抢救人的吗?
是呀,金钱呢?在改革开放前,世人也不是与我们一样穷?为什么他们现在是公司、集团。而我们现在却与从前分别不大呢?除了在金钱奉献上教导失当外,就是我们没有策略眼光。世人的成功,就是舍得在提高效率的事上投资。
今日商界的繁荣,是受惠于广告而来的。广告又是从传福音的“传”上学来的,“传”就是广而告之。但有二干年历史的“广告”鼻祖,却可怜巴巴地守着羊皮卷时代的方法。而今日的广告商挖空心思,什么资讯、什么媒体、什么空间,应用尽用。举目观看,真是铺天盖地。现在我们这些福音的“广告商”,曾有过这样的气魄、这样的胆量、这样的策略吗?你以为这样不符合我们的实际吗?不,是实际可行的,我们先可以把我们的“广告”,印在单张、挂历、利是封、运动汗衫等上,从这些开始冲击世界。
不宁唯是,还有许许多多的更好更妙的策略,在圣灵那里等着我们去支取……
不过,以上这些异像策略,对于持守各自为战观念的教会是不适用的。
世界己经从个体户走向公司、又走向大集团、再走向强强结合了,世界现在知道合一的强大力量了。
哼,我们早就知道了,不过……只是知道罢了。又是让世界之子棋高一著,他们庞大的计划,雄厚的资金,就是从这样的合一中产生的。
唯其如此,我们有同一异像的教会要合一连结起来,集中我们的谋略、才干、资金,我们就能成就又大难的异像。合一的急切性己迫在眉睫,我建议能领会基督心肠的教会连结起来,以合一的资金做一些超越以往本位教会的事工,更着眼于对社会有更大影响力的事工。比如:动漫、电影、电视剧、出版、互联网、流行乐队、医院、慈善机构……
教会需要怎样的架构发展策略?
教会有个误区:传道人的工作,为的是维持一个聚会。那就好似一个人化尽所有的心机去开个公鸡养鸡场。
耶稣三年的工作,主要是做什么呢?如果他要带领成千上万的人,是轻而易举的,但他没有这样做,而是带少数的门徒。我宁愿养十几只母鸡,也不愿意养几千只公鸡,它们只会白吃,但那些母鸡几年后所生养的鸡,就比这些公鸡要多得多。带聚会只是信徒的增长,信徒的增长只是加减数;门徒的增长却是几何级数、原子裂变般的增长。如果你的教会有12个门徒,平均每人3年带3个门徒,每人可带10批门徒,每个门徒也如此类推。这样便是:每个门徒一生能带177147人,12个人共计:2125764人,可见耶稣带门徒的意念的确高过我们带聚会的意念。
那么教会该作些什么?教会的每一项活动,就是为了造就、成全门徒。核心的工作,就是作门徒的工作。
为更多人提供服事主的机会,使每个人都能参与教会的事工,讲道、教歌、抄写、探访、传福音等,令每个人都有份于其中。
那么教会除了这些工作形式外,就完了吗?难道就是造就一些能说会道的“门徒”吗?当然不是,这一切都是为了落实遵守“爱人如己”的教训。
有一个律法师试探耶稣,说:“夫子,我该作什么才可以承受永生?”耶稣对他说:“律法上写的是什么?你念的是怎样呢?”他回答说:“你要尽心、尽性、尽力、尽意爱主你的神;又要爱邻舍如同自己。”耶稣说:“你回答的是;你这样行,就必得永生。”那人要显明自己有理,就对耶稣说:“谁是我的邻舍呢?”耶稣回答说:“有一个人从耶路撒冷下耶利哥去,落在强盗手中,他们剥去他的衣裳,把他打个半死,就丢下走了。偶然有一个祭司从这条路下来,看见他就从那边过去了。又有一个利未人来到这地方,看见他,也照样从那边过去了。惟有一个撒玛利亚人行路来到那里,看见他就动了慈心,上前用油和酒倒在他的伤处,包裹好了,扶他骑上自己的牲口,带到店里去照应他。第二天拿出二钱银子来,交给店主,说:‘你且照应他;此外所费用的,我回来必还你。’你想,这三个人哪一个是落在强盗手中的邻舍呢?”他说:“是怜悯他的。”耶稣说:“你去照样行吧。”(路10/25-37)
我求问圣灵,这故事中的人物,为什么是祭司、利未人,而不是一个具体的人名:什么基拉,或者申拉;为什么也不是以法莲人、西缅人;或者干脆就是以色列人、犹太人不就得了吗?圣灵回答我说,我所指的就是你们这些自以为很属灵、天天在我面前事奉的人。这无疑给我当头棒喝,给我很大的震动。祭司天天上香、献祭,就如我们这些天天祈祷、敬拜、读经、领聚会的领袖;利未人也是整天在神殿的院子里事奉的,也相当是在教会中的执事。在人看来,我们“属灵”得了不得。但在耶稣看来,我们还不及那个撒玛利亚的外邦人,多么羞愧,我们这种“属灵”何用?不是一种虚假的“属灵”吗?我们还常常有一个局限的认识:以为我们传福音、讲道、探访就是事奉神了;这个律法师也常常教导人律法,以为就够了,这只是一种狭隘的宗教观念。耶稣不是要徒有其表、只有形式的事奉,而是实实在在爱人如已、爱邻舍仇敌的事奉。如果我们没有做到这些,我们讲的道、教导,都是虚伪的。还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律法师(相当神学教授、博士)还自以为满腹经纶 要显明自己有理,但耶稣对他的知识,不感兴趣,就告诉他;“你就照样行吧。”他所缺乏的,就把知识行出来的聪明。
即使你是《圣经》的立地书橱,那又怎么样?“你就照样行吧。”这一段《圣经》,对于那些惯于以《圣经》学识、教会地位等同于“属灵”观念的人,是一种语重深长的纠正。在我事奉和生活当中,曾经遇过好几个“好撒玛利亚人”对我无私的帮助。每想起他们,我都有种羞愧的苦涩——因为到目前为止,我似乎还未能够做到那样的善行。
有一些传统的教会,被魔鬼欺骗得不会看《圣经》,他们不多与外邦人来往、甚至对未信主的亲戚也少串门。名曰:“分别为圣”。这就如法利赛人责怪耶稣与罪人税吏吃饭的看法一样。旧约定下“分别为圣”的律例,其真正的精意是在:与罪分别为圣,不是与人分别为圣。如果不是这样理解,耶稣就犯了律法,既是这样,耶稣岂不也有罪了?律法以下的人不懂得行这条律法,所以耶稣来行给我们看:他既分别为圣,又爱世人,两样的律法都一同成全了。神所说的“爱人如己”的“人”,并没有主内主外之分;没有种族贵贱之分,是指所有的人。谁是我们的邻舍?不是仅仅你住所的邻居,而是你周围的人,甚至于你路上遇到的一个不相识的人。过去,以色列人就是与撒玛利亚人“分别为圣”、不相往来的,耶稣在这个“好撒玛利亚人的故事”里,告诉以色列人,谁是他们的邻舍——就是“是怜悯他的”,撒玛利亚人就是以色列人的邻舍;“你就照样行吧”就是说,耶稣要以色列人以同样的行动去爱撒玛利亚人。“照样”,即是有具体的爱心行动,而我们只动动嘴皮向他们“讲耶稣”、为他们祈祷,这算不算是“照样”了?
我们的爱,通常只是停留在“爱那爱你们的人(太5/46)”的层面上,而且更远还没有到“如己”的地步。我们还只是作外邦人时的水平,不是天国的标准。在教会里,我们都难以爱邻舍仇敌,我们怎么样推而及之外邦呢?“神爱世人”,我们也应该这样爱他们,我指的是实际行动的爱,而不是关着门为他们祈祷的那种“爱”和“讲耶稣”。我们常常说爱人灵魂,但只是停留在嘴上的爱情。“我们相爱,不要只在言语和舌头上,总要在行为和诚实上。(约一3/18)”我们为什么花那么多时间工夫“在言语和舌头上(包括为外邦人祷告)”?我们曾为外邦人做了一些什么善事了吗?我们看了这许多《圣经》、聚了这些年的会,我们有切实计划这么做没有?
我见过好些教会,他们一周安排了不少的聚会,但却不见他们为本地本村的人做过些什么。有一条村,教会出来的那条路,脏水横流、烂得就像水田一般,他们谁都从来没有打算去修一修。一些聚会点一聚就十多年,几乎隔一两天就在那里唱歌、听道或者祈祷,他们给外邦人留下过一些什么呢?没有,如果说有,恐怕只留下一个印象:他们在浪费时间。
台湾有一个叫严证尼姑,在佛教界很有声望,在世界各地,跟随她的信众超过两百万。她生活极其俭朴,以补鞋所得作慈善救济,深受民众的爱戴,她全世界的弟子,都效法她省吃俭用的简朴生活。99年台湾“9.21”大地震,她的弟子三日之间就筹到了价值相当于3亿元人民币的钱,捐献到救灾济困里。
看看新闻,佛教在慈善济世上远比我们响亮。以我市为例,做善事做得最好的是佛教、道教,对灾区捐献比基督教多几倍;最近佛教还办了一个慈善超市、慈善药店、慈善医院为有政府证明的“低保”人员服务,佛教正以一种积极入世的姿态影响着社会,他们似乎倒成为了世界的光,赢尽了社会的赞誉,真令我感到汗颜。
现在新闻里常常报道:这个红斑狼疮,那个白血病等,都得到了社会上善长仁翁的帮助;街道办起了庇护所,市里办起了收容站;在节假日,街头小巷、贫民区、火车站到处都活跃着义工;政府对老人和“低保”人员有更多的福利补帖……从新闻动向我们可以知道,整个社会越来越关爱弱势群体了,但我们的教会在哪里?
我们在这里!你听不到我们在教堂(或聚会处)里唱“彼此相爱”、“要做世界的光”吗?听不到我们正为世界祈祷吗?听不到我们在举行国际敬拜大会吗?基督教不就是以这种方式更显得基督教与众不同的吗?由得他们慈善济世去吧,我们是靠赞美祈祷成事的。
人生是那么短暂,假如我们懂得数算自己的日子,就更能具体感受到这种短暂了。一个人一生以75岁计算,有15年是不懂事的小孩期,有能力参与社会活动的时间大约只有60年(即有能力“行道”的年限)。睡眠用了20年,读书和维持生计用了15年;占去了人生的大部分时间,即35年。剩下来的25年用在什么地方呢?据德国一份科普杂志计算:上下班花在汽车上的时间是2.5年(每天1小时以上),不算堵车,单只在十字路口等红绿灯也消耗6个月时间(约26000次,每次10分钟), 5年有半的时间围坐在餐桌前(每天约2小时),有5年又6个月年的时间站在厨房和洗衣机前(每天约2小时),还有6个月时间看医生、卧病在床(共182天),另外6个月时间又花在恋爱上,看报纸、电视新闻又用了2年,教育孩子用了3年,各种家务、购物3年,洗澡理发剪指甲刮胡子穿衣打扮化妆又用了2年(每天45分钟),还有接打电话又花去1年有半(每天约35分钟),健身1年(每天约25分钟)……其实生活还有很多方面,这里已经排除了修理房子、修理水电摩托车、探亲访友、交际应酬、阅读、看电脑、文娱和旅游等的项目了,这样,粗略计算就需要27年半的时间,大大超出了所剩的25年时间,所以在现代繁忙的生活中,就要不断压缩生活的内容,才能抽出一点点时间。而这些都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时间,如果要抽出更多时间,就必须一再压缩。该杂志认为,人一生能够做有意义的事的时间实在少得可怜,这包括上教堂的时间仅有14天(336小时,仅够一周聚会一次)。假如我们再人为添加额外的宗教事项(圣经定规以外的活动),例如每周四、五次聚会,每天祈祷若干小时(包括名目繁多的祈祷会),每天读经若干小时,那末,不管你怎么压缩生活内容,你就再也没有时间行道了,就连在家行道的时间也不够,更不用说在社会行道了。魔鬼就是想用宗教来欺骗我们,让我们关在狭隘的宗教小圈子里自得其乐,使我们影响不了世界,发不出光来。
扪心自问,教会已经存在这么多年了,圣经的价值观有转变成为社会的文化和道德吗?或者说,教会有影响到社会的文化和道德的转变吗?
我们有不少教会,热衷于连环二十四小时祈祷,轮番二十四小时聚会,但却为什么没有用同样的热衷去掀起某种运动,来推动行道,做世上的光?我并不是说二十四小时祈祷,二十四小时聚会本身有什么错,而是说,为什么我们仅偏重这些?这不是宗教的热忱弄瞎了我们的眼睛吗?
神的命令有两类:“不要”和“要”,但人大多只消极地注重“不要”,以为不犯一些小罪就洋洋得意、沾沾自喜了,却忽略了积极的“要”。如果我们没有做“要”的事,仍然也是犯罪。就算我们在教会里一团和气,又有什么用?这不是把灯盏放在斗底下吗?这些爱,可怜的世人能感受到吗?这些光,发挥到了光的用处了吗?我们的斗底下常常放着几十盏灯,你照我、我照你,但外面的黑暗如故。
保罗说:“凡是真实的,可敬的,公义的,清洁的,可爱的,有美名的;若有什么德行,若有什么称赞,这些事你们都要思念(腓4/8)。”我们有无尝献过血没有?有长期照顾同村的五保户没有?见到有坏人坏事,我们有勇气挺身而出没有?……不要把服事神局限于传福音、讲道、探访等的形式上;也不要仅仅局限于教会之内的善行,其实我们要行的道、爱的涵盖范围是非常广泛的,不要让宗教给狭隘了。
凡有益于人的事,我们都要当仁不让;世人自私自利不肖于做的公益事,我们要留意去做;教会要策划去做。教会若能这样默默做一些有益于社群的事,这就是福音的盐,我们的善,就能有效影响败坏的社会。只要我们教会都来这么做,慢慢有一日,它就会成为一股属灵的力量,摇撼这个败坏的社会。雷锋精神为什么能震撼当时的中国?就是他的品格、善行所产生的道德力量,震动人们渴慕爱的心,如今还有几代人对他不能忘怀。假如雷锋是一个基督徒,那么这对于基督教信仰、对福音会产生怎么样的影响呢?雷锋是我们的好撒玛利亚人,是我们要带着羞愧的心去效法的,希望我们基督教会也有我们“雷锋”成为光,去影响整个社会。
这些工作虽是没有一时轰动的效应,然而是潜而默化的,像盐一样无声无色地渗入社会,势必会把魔鬼腐朽败坏的东西遏止下去,重建被败坏了的社会道德。届时,福音的馥郁香气,就能使人近悦远来。善能胜恶,盐能抑腐,这是颠扑不倒的真理,魔鬼也没奈何的。
有一些人可能并没有讲道的恩赐,缺乏口才。但没有一个人可以推却说:他不能行出爱来。,他可以少站讲台,但更应多多关心有需要帮助的人,更应多多行善。带领门徒,不是言传为主的,而是以身教(遵守)为主的。
教会一切的事工,我们个人的“属灵生活”,一切都是为了转化成爱人如己、彼此相爱(请参考后面的文摘)。否则,即使是轰轰烈烈的活动,也只是装装门面、粉饰的宗教。
| | | | | |
|
[url=ada99:jiayuan18.htm]上一章[/url] | 基督教策略的探讨(2) | [url=ada99:jiayuan20.htm]下一章[/url] | | 我们传福音的根本,就是爱。但我们传的时候,有多少爱在当中?老实说,我们现在传福音基本上还处在“推销”的水准上,这是非常拙劣的手法。如果我们拼命向人推销一样东西,一定会引起人逆反的戒备心理:这恐怕是推销假劣产品吧?真正好的产品,是不会急于向人兜售的,它会先让市场了解自已,让人们感受过它的好处,然后再推广到市场,这时就不怕人不接纳了。记得“飘柔”风行之初,他们就是一小袋一小袋派到信箱的,让人使用后心悦诚服它的好处。
保罗说:“因为我们的福音传到你们那里,不独在乎言语,也在乎权能和圣灵,并充足的信心,正如你们知道我们在你们那里,为你们的缘故是怎样的为人。(帖前1/5)”我们传福音的时候,大多注意言语、权能等、但却忽略了爱的“为人”。保罗是个满有智慧、大有权能的人,但他给人印象深刻的是他的为人。“正如你们知道我们.......为你们的缘故怎样的为人。”这是传福音成功的一个要素,也是今日所作一切的出发点。不要为传福音而传福音,不要带着传福音的功利目的去传福音,而是为了爱去传福音,不管他信不信,都要爱他。保罗在米利大岛上,治好了部百流父亲及岛上其余病人,这里没有说他们有信福音,保罗仅是为了爱他们。耶稣行所有的神迹、医治,都是源于爱和怜悯,尽管他知道有许多人是为饼而来的,甚至知道有些人后来还会喊“钉他十字架”的,他仍然一视同仁去爱他们。
爱,在这个宇宙里,是最巨大的能力。不要看邪恶外表多么强暴有力,但《圣经》说:爱能遮掩许多的罪。又说:以善胜恶。说明爱能够战胜似乎很强大的力量。我们的爱,能攻破刚硬的营垒;我们的善行,能战胜邪恶的世界;我们的好行为,能除灭魔鬼的作为。我们用持之以恒的爱,象光一样照到黑暗,黑暗就要败退;用我们的善行、好行为,向世人见证:一切加在基督教身上的偏见、谣言、毁谤、不实之词都是假的。被欺骗、被蒙蔽的人就苏醒过来,因着我们的好行为,他们就要来就光。黑暗的势力、逼迫的势力就要失去它们的嚣张气焰。
我们有一个山村的聚会点,教会组织弟兄姊妹修理坑坑洼洼的村路,把乡里难以维持的养老院办好了……乡里很支持教会,无偿给了一个大仓库让教会聚会,凡事都得到协助,整个局面都改变了,逼迫消失了,福音能够自由传播,教会发展也很不错。
故此,我们教会传福音的策略要有所改变。除去某些带功利性的传福音方法,用一些不是传福音胜似传福音的策略:那就是爱的善行。我们反对只讲慈善而不传福音的“社会福音(?)”,也反对只停留在“讲”字上而没有爱的行动的“福音”。
今天我们基督教会有什么东西可以爱世人呢?现在我们大陆教会可以说穷得叮当响,我们牧者的工价还没有、宣教事工的经费还不够,怎能用神的殿的钱去救济穷人呢?这不符合行善的次序、不符合真理。但我有一个向全教会的呼吁、一个郑重呼吁:全教会每一个爱主的基督徒,都能够在归天家后捐献出自已的器官,这是不论穷富,人人都有能力的行善。神给了我们许多行善的资本,其中之一便是我们的身体。其实人死后,把这些有用的器官拿去烧掉是巨大的浪费;因为这些资源本身就是生命,不是用钱可以买到的。这个世界因为自私的、迷信的风俗,使医院里很多人,因为缺乏移植器官而死去,为什么我们讲爱、讲“舍己”的基督徒却不能真正履行这个教义呢?教会应该走在世界的前头,教会要掀头来做,成为一种运动,并且成为一种社会风气,这种爱的力量是巨大的,它可以震动整个黑暗势力。这是其他的宗教是没法做到的,只有讲舍己的基督教能够这么做的,让世人感受到基督教是什么,这就成为不可阻挡的光而照亮了世界。
我们行道,很少是从教会的名义行出来,多数只是个人自发性的、个别的、零散的行为,这样对社会影响不大。现在,我们的教会应该悔改,要承担起行道的责任。我们的教会要掀头,以教会的名义,鼓动、带领、监督基督徒行道,成为一个接一个有主题的行道运动,这样,才更有效发出光来,更有力去影响世界。
类似这样的事工,教会一定要好像搞“通宵祈祷”、“围城祈祷”一样的热忱去掀头、去组织,甚至要超过这些热忱。为什么那些没有教义支持的活动,能激发我们极大的热情去做,但有许许多多、明明白白的教义——“你们是世上的光。城造在山上,是不能隐藏的。人点灯,不放在斗底下,是放在灯台上,就照亮一家的人。你们的光也当这样照在人前,叫他们看见你们的好行为,便将荣耀归给你们在天上的父。(太5/14-16)”“凡是真实的,可敬的,公义的,清洁的,可爱的,有美名的;若有什么德行,若有什么称赞,这些事你们都要思念(腓4/8)。”……这些事反倒不闻不问?这不是很反常吗?这不是让宗教的热忱所欺骗吗?
每个人所谓爱主、事奉,都必要从家里作为起始点:“人若不知道管理自己的家,焉能照管神的教会呢?(提前3/5)”耶稣要我们传福音的次序是:从耶路撒冷,犹大全地,撒玛利亚,直到地极。可见神要我们作事的次序是从近做起。
每个神的儿女,在家中都要做好各自的职责,是妻子(丈夫)的,要做好妻子(丈夫);是母亲(父亲)的,要做好母亲(父亲);是子女的就要做好子女。这是我们的本份,我们应努力学习在本份上行出真理来,我们站在各自的本份上,以一个好妻子(丈夫)、好母亲(父亲)、好儿女,来荣耀神、事奉神。使家中比未信主前,更有爱的温馨、和谐,这才合符主的标准。如果我们这一家家,象灯发出光的话,就会有许多邻舍羡暮你,这就是福音的光了。
让弟兄姊妹从捆绑中释放出来的时间,多与未信主的邻舍、亲戚建立好关系,多一些来往、多一些关怀,多一些爱心。不是因为要传福音,而是我们做“人”理所当然要做的事。神既要我们做,当然他也会做。久而久之,你的好品行、你的爱心总会有一日象盐渗透到他们的心里。若你如此忠心、恒久地做,你将会带许多邻舍信主的。
…………
我们从宗教的捆绑下释放出来后怎么办?是不是就失去了约束、可以任意而为呢?不是,我们既不靠捆绑来束缚自己,又不能没有约束;那么由什么代替宗教呢?由什么约束我们不借恩放纵呢?就是靠圣灵!“现在我们既然向那捆绑我们的律法上死了,就脱离了律法的约束;好让我们用圣灵的新样子,而不用仪文(宗教)的旧方式来服事主。(新译本,罗7/6)”脱离了宗教,不但不会落到不敬虔的地步,相反,依靠圣灵过的是真正的敬虔生活,更合乎基督教信仰的实意(参考《中集·一天(小说)》)。
正如施洗约翰修直主的路,是为了耶稣的到来;现在我要在众教会中修直主的路,为的是能让圣灵在教会代替一切人的工作,扫除一切拦阻圣灵作工的障碍,为圣灵开辟一条宽阔平坦的直路。纵观整篇信息,其背后真正的诠释实意就是圣灵:将圣灵和圣灵的工作介绍了出来。
如果我们想过既自由又谨守的基督徒生活,第一步,我们必须先了解、熟识《圣经》,这样,我们才能有确切把握认识、辩别圣灵,否则是很危险的;第二步,我们必须熟识圣灵(这是另一个课题,参考辛班尼的《早安,圣灵》等),第三步学习依靠圣灵(又是另一个课题,参考甘坚信的《如何被圣灵引导》),顺服圣灵;第四步,要在属灵的长者、教会的鉴察下使用,否则也是很危险的。
如果你还不懂得与神建立关系,那么你还是暂时按部就班地学习《圣经》、祈祷吧,直到你能感受到圣灵为止。……
所谓“顺从圣灵”,许多人以为很神秘,其实不然。虽然并不神秘,但要说起来却不容易,如果要作个譬如,那与我们平时所说的“顺其自然”相似。行为较为正直的人,常常凭着良心做人,顺其良心的声音衡量该做不该做。现在,我们把良心换作圣灵,首先你得必须知道你同神(圣灵)的关系如何,如果你能感受到圣灵对你明显的罪常有责备,常督促你去悔改,那么可以肯定,你已同神建立了关系,那么你常常要把你熟识的《圣经》,当作“雷达”一样,用来检验灵里来的意思,看它符合《圣经》与否,如果你多次察验,这个意思给你带来造就、劝免、督促的,生命也带来很大的改变,在属灵长者、教会察验下,也没有什么问题,那么,你可能己经懂得辩别圣灵了。那么你就可以在其他生活的事上,学习让他引导你,直到达一种境界:“亲 爱 的 弟 兄 啊 ,我们的心若不责备我们,就可以向神坦然无惧了。(约一3/21)”内心若责备我们,就是不能做的警号,若无责备,就坦然无惧去做吧。(当然,仍然需要保持高度的警醒和严谨的察验)比如睡觉,我该睡多少个小时,什么时候起来,让圣灵作主,并不要让“清晨什么时候起床、只能睡多少时间才属灵”的“教条”作主。因为神最了解我的身体状况,他知道我需要睡多少时间,这是“规条”所不知道的,如果我需要睡九个小时,心里没有责备,那我就睡九个小时。假如晨更对你很有造就,那你就晨更;但如果不合适你,你就看看圣灵有什么带领,以什么方式灵修更好。我想祈求时,就祈求,不管它是清晨或是晚上,不想祈求时,就与神交通,不管这个时候是在车上、躺在床上、抑或在厕所里,不再受时间地点的约束。我只顺服内心的引导,不再受《圣经》以外人为的教条(或书籍)所限制(在一个团体里生活,如:在神学院等,就必须遵守该团体的规则;为了养成某些好习惯而尝试属灵操练等,就另当别论了)。
现在我再没有几点钟起床、每天怎么样敬拜、什么时候祷告、什么时候读《圣经》、要多少时间等等的规条。我每天保证八至九个小时睡眠——早睡早起,迟睡迟起。起床未必象别人一样跪下祷告,而是问一下圣灵有什么安排,然后按圣灵的意思而行。我过每一天都是不同的,每一天都是新的。假如给宗教式的人看到了,一定以为我是一个很“不属灵”的人。
《圣经》只给了我们宪章性的纲领,许多细节上的东西就没有详细去交待,因此这些细节性的东西最容易被宗教所代替,成为伪真理欺骗人;其实在许多生活的细节上,应该是由圣灵去引导的。我们“不住”地祷告,就是在生活上方方面面都要让圣灵来引导,否则,所谓“不住”地祷告,也就没有那么多内容可祷告了,根本难以实践。
“你们必晓得真理,真理必叫你们得自由。(约8/32)”只有真理的圣灵,带领我们进入真理,我们才能脱离人的遗传、人的教条的束缚,得以自由;不要按着别人成功的经验,或教会领袖为人人设下的程式去行,圣灵才是你真正的引导者。
“你们若被圣灵引导,就不在律法(规条、律法主义)以下。〔加5/18〕)”“你们当顺着圣灵而行,就不放纵肉体的情欲了。(加5/16)”在圣灵带领下,我们就能胜过罪、脱离罪的捆绑,而不再依靠“不许这样,不许那样”的规条。圣灵用神的话、以“瑞玛”告诉我们,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如此,就脱离种种人为的条条框框的辖制。
“你们从那圣者受了恩膏,并且知道这一切的事(注:或作"都有知识")。……你们从主所受的恩膏常存在你们心里,并不用人教训你们,自有主的恩膏在凡事上教训你们。这恩膏是真的,不是假的,你们要按这恩膏的教训住在主里面。(约一2/20,27)”你试试,向神作一个脱离宗教生活,愿意全然依靠圣灵而活的祷告,然后站在信心和恩典中,你要相信,圣灵会引导你过合符真理又自由的生活,就能行在不偏左、不偏右的正确道上。不要让宗教情结所控告,不要让死的规定形式来衡量我们的敬虔,爱不爱主;而是只要问我这样做,是不是出于圣灵的意思。“我们的心若不责备我们,就可以向神坦然无惧了。(约一3/21)”如果我所做的,清楚知道是出于圣灵的,心又平静没有责备,那么我就可以坦然去行了。因为每一个人的生活、工作、特质、神在他身上的计划都是不同的,因此每个人的属灵生活就会有所不同。依靠圣灵,就无须过定规的、死板的属灵生活,我们每一天就都是新的,就能从宗教生活的捆绑中释放出来。
你可以养成某些好习惯,但不要把它当作真理去遵守、去教导别人。
有一次我到一个教会去分享这个信息,才上了半天课,有不少人就欢呼起来:“呜——,从此不用早起晨更了,不用长时间祷告了,不用……万岁!”假如他不懂得圣灵,他就根本不懂得什么是从宗教里释放出来,什么是在真理里得自由。他要么很宗教,要么很放纵。要知道,这些信息并不是给初信的会众的,也不是给在主里没有追求的人的,而是给那些想在主里对自己有更高追求、想要更完全的人的。一个小学生,每一天可能都要父母叫他起床上学,父母每晚都要坐在他旁边监督他作功课;但一个成熟了的大学生,离开了父母的监管,他是不是就变得放肆起来呢?不,他尽管没有父母约束,但却比读小学的时候更用功了。这就好比从宗教里释放出来的情形一样。并不是靠圣灵就比靠律法、规条(宗教)降低了要求,不,而是更高了。虽然不用关门几个小时祈祷了,但却要不住地、随时随地地祷告,实质上比以前祷告更长;虽然念念有词的祈祷少了,但要求我们的祷告能够领受从神而来的瑞玛,祷告在质量上是比祈祷要高的;请想想,这到底是要求高了还是低呢?假如你知道圣灵的要求是比宗教的要求还高,那么你想好了再欢呼吧。
这不是一本给冷淡的基督徒看的书,而是给在主里有追求,愿意过敬虔生活的弟兄姊妹看的。不是想让不爱主的人有不过属灵生活的借口,而是想纠正热心爱主的人错误的虔诚方式。
宗教是使人死、使人发臭的坟墓,只有圣灵能救我们脱离宗教捆绑的裹尸布。弟兄姊妹们,是时候了,神的灵要让我们活过来,我们来一齐推倒这坟墓的石头,冲出去,拿起圣灵的宝剑,要成为极强大的军队。
教会要从宗教捆绑中释放出来,不是一件易事,而是要经历长期努力的争战。不要以为看完本书就已经领受完信息了,不,宗教是根深蒂固、盘根错节的东西,要消化这些信息可能需要若干年,要纠偏矫正更需漫长的岁月,这本书还需要时时看一下,直到信息真的落到实处,能遵守为止。
这只是修直主的路中的几块石头,仅是个开始,只起到举一反三、抛砖引玉的作用。还有许多不足的地方,希望凡有智慧的,都来修直主的路。
小结
第一,不要太注重形式的东西,而是将种种形式的东西,转化为行道。
宗教总是诱使人偏向形式化,或者使人只知其形式,而不知其精意,甚而向形式主义方而发展,如律法主义、神秘主义、苦待己身等。宗教是想把人敬虔的注意力从行道上转移到形式上,从而使人们枉费精力,用在没有实际意义的形式上,象傻瓜一样被耍弄;另外,宗教欺骗人,利用人的宗教热情夺去人们的时间,使他们根本没有时间去行道;我要揭露的,就是这种宗教的阴谋。这篇文章要义其实无他,核心思想只是让人更注重行道,从宗教的欺骗、宗教的形式主义中脱离出来。
第二,对付宗教最好就是依靠圣灵,这信息的重点是想把圣灵介绍出来,让人更注重圣灵。
看完本书后,要更加注重有关圣灵方面的书籍,并且要更加注重实践,才能补足此书的缺陷。
让圣灵在我们心中作主,用恩膏来教导我们神的话真正的精意是什么,好继续分辨出似是而非的假信仰——宗教,让宗教(仪式化)回归为信仰(生活)——爱人如己、爱邻舍、爱仇敌。并以此作为基督教信仰与宗教的分水岭。
你们中间凡心里有智慧的,都要来作耶和华一切所吩咐的……
出35/10
也要把你们所走的道路修正,使瘸子不至于扭脚,反而得到复原。
来12/13
*瑞玛(rhema)和络高斯(logos)━━是《圣经》中常用来形容神的话的希腊语翻译。络高斯,多指字面的、记载的、神曾说过的话。瑞玛,多指活泼的、神正在说出的话。
课题讨论:
① 结合实际的生活,找出自己有什么地方,仍然过着宗教式的生活?
② 找出教会中,有那些是不符合《圣经》教导,而又要人遵守的传统?
③大胆检查一下,基督教内,还有那些是宗教的东西?
④列出悔改事项,逐一改正。
参考书籍:
柯希能的《圣灵全能的工作》
辛班尼的《早安,圣灵》
甘坚信的《如何被圣灵引导》
………………
| | | | | |
|
[url=ada99:jiayuan19.htm]上一章[/url] | 后 语 | [url=ada99:jiayuan21.htm]下一章[/url] | | 对许多科学家来说,1906年的夏天是个不幸的季节,玻尔兹曼,奥地利物理学家,在气体运动论和热力学面都有重大贡献,在那年的夏天,一个人悄悄跑到森林里去自杀了;几乎同时,德国科学家德逸德也自杀身亡。20年后,荷兰理论物理学家P·埃伦菲斯特同样结束了自己的生命。科学史认为己经查明了这些伟大科学家的死因:由于牛顿建立的经典物理学大厦土崩瓦解,这些科学家感到过去赖以生活和工作的信念发生了严重的危机。想想看,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已经统治了三个世纪。300年来的每一天每一刻,苹果都是掉到地上;而突然之间,苹果似乎不总是往地上掉,X射线的发现、电磁效应、对光速的测定,使万有引力定律遇到了无法解释的挑战。在本质上,这不是科学的危机,而是认识论的危机。
我曾经历过这种危机,当我看到事实与自己领受的“真理”如此尖锐冲突时,我有过这种痛心绝望的争扎,我感到有被欺骗愚弄的心痛,我曾痛心疾首地质问过苍天,我的信念快要把握不住了。幸好上帝及时回应了我,使我从认识危机中越了过来。
科学就是从一种守旧的认识论蜕变出来,才得以建立后来爱恩斯坦的相对论体系。
同样,今日真理与我们实践的矛盾,并不是真理的危机,而是我们错误的认识论的危机。只有重新更正我们的认识,我们才能在困境中超越出来。
这并不是一本普及的书,而是专门写给教会牧者、领袖、神学学者们看的。只有我们的领袖认识更新了,我们才可以使会众从宗教的捆绑中释放出来。一般来说,捆绑,是透过我们领袖错误的教导去捆绑;释放,也是要透过我们领袖正确的教导去释放,因此,我们的领袖认识,是至关重要的。
要写出一本书来并不太难,难在把它实行出来。当我把从神领受的这些真理向众教会宣讲时,着实遇到了一股阻力。有不少教会极力的抵挡;有一些反映冷淡;有一些虽然客客气气地点头称是,但却不认为与他们的教会有什么关系……有一个晚上,我与某教会的领袖“激烈地讨论”之后,我有点灰心气馁,想辞职不干了,就对神说:“神呀,我似乎不太适合做这项工作,我的个性历来喜欢与世无争,祢是知道的,我真提不起劲与人争辩。我真不知道该怎样才能推动修直主道的工作,主呀,做这样的工作,最好找有点名气的人去做会更有果效,至于我,人微言轻,没有什么作为的。”
当晚,神就让我看到一幅异像:“在一片大水上,彤云密布、阴霾蔽日。我觉得这样的天色有点诡异,有个声音问:‘这么多的雾,是打哪来?’我细细察看,发现在空中的浓雾中隐藏着一个怪物,尾部垂直地好象播种一样不断喷出烟雾来,呀,原来这些烟雾就是打它那里来的,使水天迷蒙一片。它到底在干什么呢?它为什么要这样播雾呢?我心里想。这时我听到一个声音命令我把它打下来,我就把它打落到水里。于是愁云惨雾就散去了,灿烂的阳光照到水面上,荡出闪闪金光……”圣灵随后让我明白白这个异像的意思:宗教是魔鬼长期散布的迷雾,我们不是致力于拨开云雾,而是集中焦点、全力去攻击魔鬼——迷惑人灵性、悟牲的顽固营垒;因此,在宣讲这些信息的时候,你不要致力于去攻击教会的软弱,而是把矛头对准宗教背后的蒙蔽势力。一旦空中隐藏的捆绑人思想的势力瓦解了,才能云开见日、真理才能彰显,地上的人(教会)就会清醒过来了。
神向我温柔的显现,除去了我的烦燥和灰心,给了我鼓励和争战的目标与力量。后来我又看到先知雷克·乔纳在《末日决战》(以琳出版社出版)写道:“一场属灵的大内战己经逼近教会——主正在预备一群领袖,愿意为了释放人得自由而打一场属灵的内战。首要的争议点必是奴役对自由——教会不会被摧毁,但那使人在灵里受捆绑的机构与教条,将会被摧毁。——使教会得释放、被高举的工作将会比人所预计的时间还要更快地达成。无论如何,我们不是在谈论从人眼光所看见的可能性。(P23,24)”这给了我极大的鼓舞。
亲爱的弟兄姊妹,这篇信息不仅是向某人或向某群人讲话的,圣灵来,为的就是帮助我们去掉自己眼中的梁木而自己责备自己的。某些惯于某种“敬虔形式”的人,可能会感到很大的冲击,甚至可能是一定公斤的炸药当量,但我诚心地希望你先不要晕厥,或者扔回我一个手榴弹。我恳请你再细心查阅一遍,再将持相反领受的观点查阅一遍,然后如果仍然是你对的,请将你的资料反馈于我,我在此向你表示衷心的感谢。
对于书中某些新的观点,你可能持不同的看法,有一些你可能不能接受,你可以先把它放在一边,但千万不要因为有一点你不同意,就以偏概全,把所有的都否定了,假如你能中肯地认识问题,我相信总有一些信息是对你有益的。
刚接触不同的观点和领受,我通常的态度是不置可否,不急于表态,而是在祷告里,求问圣灵,然后在恩膏教导下,才知道这是否正确。比如,我的母会是教导“一次得救永远得救”的,我从慕道班就烙下了深深的烙印了。有一次聚会,听到了一个讲员稍提及“一次得救永远得救”是错的,在场几个领袖就与那讲员争执起来,后来不欢而散。虽然我反应没有那么强烈,但还是很难接受。我便向圣灵祷告,后来圣灵帮我查经,在我心灵里显现的圣经完全是否定“一次得救永远得救”的,才知道,我过去所受的教导是错的。我信主以及整个成长及更新过程,都是一次又一次圣灵奇妙的的工作。我这一次更新,如同整篇《修直主的路》一样,完全不是从人的教导而来,而是从恩膏教导而来的。所以,给圣灵一些时间,比急于表态要稳重得多。假若你对本信息有疑义,建议你再看一遍才表态。
此书的主题是修直主的路,旨在揭露虚假的教义,有许多方面的问题只是着重于揭露,只能简明阐述一下正确的观点。如:什么是敬拜、圣灵充满、如何与神建立关系、如何顺从圣灵的引导、什么是律法主义、造就生命如何付代价、异象和权能、使命与恩膏……这些都是这本书以外的另一些独立的专题,这里就不能一一深化展开来论述了。此书的起点不是建立在初信造就的基础上的,而是站在牧者、领袖和想进入更完全地步的门徒的基础上来探讨的。我是假设大家都已经懂得了这些的基础上,想纠正敬虔的弟兄姊妹在追求上的偏差罢了。指出这些错误后,应该要有许多正确的东西来加以填补,但这正确领受却是一个很大的系统,是这个篇幅所不能承担的。所以还有许多未尽的话,可能会使某部分人因暂时并没有全面了解我的观点而疑惑甚至不能认同。希望大家能耐心等候中集、下集,再表态吧。
从整个教会历史来看,我们会发现即使是初期教会的教父、即使是奥古斯汀大神学家、即使是更正运动初期的改教家的某些观点理论,在今天看来,仍然是错误得可笑的。能够发展到今日的神学领受,已经走过了漫长的更正过程,纵观历史,可以看到这个更正过程是多么艰辛。每一种观念的更新,历来不容易,甚至要经过激烈的争战。例如:用母语翻译圣经、因信称义、重生、圣灵充满等。每一次更新都要走一段较长的路,要经过若干时间,才开始被人认识、被人接受。这是人认识方面的软弱所决定的,也是宗教(迷信)的本质所决的,因为魔鬼不会轻易放弃对人的迷惑。
信主仅七八年,就竟敢说《揭露基督教里的迷信》,这是不是有点狂言?的确,站在人的角度,我真的不敢相信,我居然能说出神学家、圣经权威所不能说的话。其实,我是有所顾忌的,感到自已是何等软弱,而面对的是一个巨大的顽固势力。我不断问神:为什么选中我来做这事?人微言轻,万一……为什么不选有名望的人来做?这样不是更好发挥名人效应,起到更好效果吗?但后来神使我知道,盲目迷信,往往就是从名人效应里产生的(见下一集)。所以他不用人的方法,好让人知道,这些信息不是出于学问,而是从圣灵的大能而来的。纵观教会历史,那些承担重要更新使命的人,不是教皇、红衣主教、大主教、神学家等,反倒是当时默默无闻的传道人。
我并不认为我写的东西就是绝对的真理,其实没有一本“属灵”的书籍是绝对真理,我们都只是努力接近那真理罢了。经过历代修正的基督教,正在越来越接近真理了,每一代比上一代更接近真理,我只不过迈近了小小一步。我相信,还有别人,或将来的人会在这基础上继续修直主的路。
我原以为,神要我写完这篇十几万字的信息,就算是完成“修直主的路”了。但后来在我胸中滚动着一篇篇的信息,才使我知道,这只是仅仅开始。这只是修路的奠基礼,真正的修路还在后头呢。这也好象仅是一篇文章的大纲,真正的内涵还在后面!
| | | | | |
|
[url=ada99:jiayuan33.htm]上一章[/url] | 敬拜的实意(1)
| [url=ada99:jiayuan35.htm]下一章[/url] | | 十年前,在我信主的教会里,我从来没有听到过“敬拜”的真理,我只听到“守礼拜”、“聚集”、“聚会”、“唱诗”、“献唱”、“诗班”等的词,“敬拜”的慨念简直闻所末闻,“敬拜”与以上的词有什么分别呢?有了以上这些东西,为什么还要“敬拜”呢?
九四年开始,我接触到了“敬拜”的真理,我才开始懂得“敬拜”的含意,以及懂得与原来的“唱诗”、“守礼拜”有很大的分别,我才开始懂得在灵里用真诚的感情唱每一个字、每一句话,内心感受到从末有过的爱和热,令我很投入,很激动,很感奋,甚至泪流满脸、痛哭不止,心灵里经历了圣灵的洗礼。
我们就这样从“唱诗”的观念,更新为敬拜的观念,到此为止,我们以为已经领受了、得着了。就这样每次敬拜手舞足蹈、拍手、跳舞、举手、跪下、甚至不怕难为情、不怕肮脏地俯伏,感动的时候哭成个泪人……我们就觉得已经尽心尽力敬拜了,我们觉得敬拜就应该是这样,甚至觉得自己敬拜得不错——至少,我们己经比许多教会懂得敬拜。
经历这样敬拜几年后,九六年有一日圣灵对我说:“这样敬拜就够了吗?假使仅是如此,那只是从一种形式转到另一种形式罢了,只是换汤不换药。你知不知道,我为什么要你们如此敬拜?”
我有些愕然:“不是这样敬拜,还要怎样敬拜呢?”后来,圣灵与我交通了好一些日子,把许多经文的亮光指给我看,使我对敬拜又有了更新的概念。
“时 候 将 到 , 如 今 就 是 了 。 那 真 正 拜 父 的 , 要 用 心 灵 和 诚 实 拜 他 , 因 为 父 要 这 样 的 人 拜 他 。 神 是 个 灵 , 所 以 拜 他 的 , 必 须 用 心 灵 和 诚 实 拜 他 。(约4/23,24)”
1?敬拜是一种关系
心灵——敬拜最重要的所在。敬拜为什么需心灵?因为神是个灵,其它的感官都不可能感触到他,只有人的心灵能够与他联系,因此,心灵是人与神建立关系的唯一通道。可见,神希望人借此敬拜的形式与他建立一种联系,这就是敬拜的目的——与神建立关系。我们与神的关系,是我们基督教信仰一切的开始(主祷文首句),一切的果效都是从此发出的(箴4/23)。只有透过敬拜,使我们的信仰不再是魂的理念,而是信心(灵),可令我们经历到信仰的真实——比眼见的更加真实。
神既是个灵,我们的灵就可与其接触,一旦与神的灵接触了,就与神建立上关系了。
怎样叫建立关系呢?所谓关系,它应该有实质性的东西。神说他就是爱,如果你的灵能够感触神的灵,你一定会感受到他对你的爱,而此时你会被他的爱所征服、所容化,我们常常在敬拜时痛哭流涕,正是这种情形。而此时你的灵会很自然回应,以歌词来真诚表达你对他的爱,你的灵就会随着歌词“你真配得荣耀,我要赞美祢。”来向神的灵诉说你对他的感情,这种灵的交融、交流,就是关系。此时你不但向神诉说,而且你也能感受到神向你说话。因此,一个正常的敬拜,是会有神话语的敬拜,所谓先知性的敬拜,就是这种关系的表现。
神希望我们能聆听他的话,所以需要敬拜。敬拜的时候,就是我们来到香坛的时候,是我们与神关系最近的时候,这时候最容易听到神的话语。神就是想通过敬拜的形式,要人与他自己建立关系,因为我们信仰一切的果效——信心、爱、祷告、异像、事奉、恩赐、讲道、听道、生命……都是从这里开始的,这是他设立敬拜的本意。
2?敬拜,为的是使人的生命有所改变
诚实——①口头上的诚实,是敬拜的当时的诚实,即唱每首歌里的词都必须是真诚的,而非只是“唱歌”,有口无心。这是接受了敬拜更新的人都懂得的,我就不在这里详谈。
②行为上的诚实,即在敬拜过后的诚实。如果我的口里讲一套,而行动却是另一套,那就不算得诚实,这是我要着重分享的。
诚实的原文是“真理”、“真实的”,现在我们从另一个角度去认识什么叫“诚实”。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叫“真理”,有人会振振有词地回答:“神的话就是真理”。仅是字句吗,仅是话语吗?不,耶稣说:“我为此而生,也为此来到世间,特为给真理作见证。(约18/37)”“给真理作见证”就是说活生生的把真理活给人看。耶稣不是一幅画,一个幻象,一个理念,一个抽象的神。他不仅是神,也是不折不扣的历史人物,他曾经在这地真实地活过,他用自己的为人、处世、言行、态度、服事将真理具体而又生动地演绎出来。不要以为耶稣说的话才是真理,不,他说:“我就是真理”。就是说,一个具体的、活生生的耶稣就是真理。与他的生活、言行举止是分不开的。因此,真理不是抽象的、不仅仅是话语,真理是可见的。《圣经》又说:“我们成了一台戏,给世人和天使观看”。(林前4/9)就是要我们这属真理的人,把真理真实可感地在世人面前“演”出来。让他们可以看、可以感觉真理是什么。
什么叫“真理”(即诚实)?就是把神的话行出来。一方面是神的话,另一方面是行出来,行出来能证明它是正确无误、能见证它是真实的,那么它才算得上是“真理”。
现在,我们就能更好理解“诚实”了,换句话说:“用真理去拜他”,这意思就是说,我们要用遵守神的话去拜他,这是敬拜形式完后的诚实。
比如你在敬拜时唱道:“耶稣我爱你”,怎样才能使你的敬拜成为诚实的呢?不仅是当时的感情是诚实的,耶稣说:“有了我命令又遵守的,这人就是爱我的,爱我的必蒙我父爱他,我也爱他,并且要向他显现。(约14/21)”所以爱耶稣在于我们遵行神的话、行神的道。如果我们敬拜过后没有更加遵守了神的话,即使我们敬拜的当时,哭得泪涕横飞,也算不得诚实。如果我在敬拜时向神说:“我尊主为大,祢是我王”,但在实际生活中,你还是你自己的老板,你作什么决定你从来没有请示神、求问神,即使明知不对,也没有顺服神,那么你这样敬拜岂不是欺骗?
不要只满足于沉浸在当时敬拜的意绪里,我们更应准备去履行在敬拜时所唱的:“我要为主而活”、“奉献我一生”、“把我的一切献上”等的诺言,如果我们要尽心、尽力去敬拜,就更应该尽心、尽力去做我们在神面前所许下的心愿。
诚实——身体顺服心灵的表现,心灵与身体合一的境界。
那一年,刚好我正养了一条北京狗,那条狗可爱极了,雪白雪白的,叫“雪儿”,它一看到我就直扑过来,摇尾摇得象风车一样,又舔又趴,那份热情、亲热真叫人感动。我受到了很大的启发:它对主人的感情多么纯真、多么真诚,这就是它对主人的敬拜;神不就是愿意我们这样亲近他、敬拜他吗?如果我们也是这样,神不也很喜欢,不也得到很大的满足吗?我觉得对敬拜已有深切体会了。但后来,我发觉“雪儿”很难教,到处拉屎拉尿,多次打它、教它,都没有效果,我对它就有点讨厌了,就把它拴在院子里。它在院子的泥地里弄得脏兮兮的,虽然它对我的热情不减,但我对它的热情已经不会感动、不感兴趣了,后来还把它卖了。这时候,正是圣灵更新我对敬拜认识的日子,他说:“如果我们光有敬拜形式的热情,而没有遵行主人的吩咐,神对我们,就好象我对‘雪儿’一样。”
我才明白什么叫真正的敬拜。
敬拜,为的是使我们更爱神、有改变、更加能遵守神的话,这才是敬拜的实意。
许多不知道敬拜实意的人,他敬拜时真的很好,又拍手、又跳。但敬拜过后,却没有一点变化,就是因为我们给宗教的灵欺骗了,只是从一种形式转到另一种形式罢了,这种敬拜的形式根本没有起到作用。
“诚实”的另译就是“真实的”,就是说,敬拜要用真实的东西去敬拜,不仅仅是空洞的形式,更要使形式所起到真正的效果,什么才是真实的呢?最真实的东西莫如遵行神的话了。
敬拜不要只停留在形式上,敬拜不是为了形式的原因被设立的,而是借着这形式,我们能被敬拜的灵去触摸、更新,使我们在生活中有更敬畏的行动。
真正的、最高层次的敬拜,是超越所谓的“敬拜”,不再囿于形式方面的了,而是人的品格、品行在生活和整个人生中成为一首最好的赞美诗。
在《圣经》中,我们没有见到耶稣有过形式的敬虔和形式的生活,他的额上、手臂没有佩戴经文;也没有一件“属灵”标志的“长衣”;没有常常关门闭户半天的祈祷;也没有每早的跳舞敬拜。他平凡得象一个普通的百姓,他的敬虔几乎是看不出来。他说:“人子来了,也吃也喝,人又说他是贪食好酒的人(太11/19)”甚至还比不上拿细耳人、为法利赛人所耻笑。但天父却对耶稣说:“你是我的爱子,我喜悦你。”为什么天父这么赞赏他?这时的耶稣还没有出来传道,其实是天父对他三十年来生活的品格、品行的称赞,令神真正得满足的就是这种敬拜。耶稣为什么要这样做?他为的是给我们作一个榜样:敬虔不是外表的形式。正如罪是渗透在性格、脾气、感情、生理、意识等里面一样,我们的善、敬虔也要是溶化在品行、品格、言语、态度、心思意念等里面,我们所发出来的就是真实的善行敬虔,就是可见的真理。
我们常常视敬虔为超凡脱俗、高不可攀的秘笈,但敬虔实际是极之平凡、脚踏实地的生活。我们还是把仙化了的敬虔,从云端曳下来,使它复原为常人可以效法的平凡。我们请法利赛式的“仙人”们,“降世为人”、“道成肉身”吧。不要以为神称大卫为“合神心意的人”,仅因为大卫的跳舞和诗班得着了敬拜的奥妙,其实不然,而是因为大卫从牧羊人、军人、到君王整个过程的为人。“我喜爱良善,不喜爱祭祀。(何6/6)”“行仁义公义,比献祭更蒙耶和华悦纳。(箴21/3)”“我朝见耶和华,在至高神面前跪拜,当献上什么呢?岂可献一岁的牛犊为燔祭吗?世人哪,耶和华已指示你何为善,他向你所要的是什么呢?只要你行公义,好怜悯,存谦卑的心,与你的神同行。(弥6/6-8)”
“有一日,该隐拿地里的出产为供物献给耶和华;亚伯也将他羊群中头生的和羊的脂油献上。耶和华看中了亚伯和他的供物,只是看不中该隐和他的供物。(创4/3,4)”如果我们以为神喜悦亚伯的祭,仅因为它是带血的祭牲的话,那么我们还没有完全了解神,如果我们以为神只是喜欢献祭(敬拜)的形式,那就大错特错了,该隐就是这么认为的。“该隐就大大地发怒,变了脸色。耶和华对该隐说:‘你为甚么发怒呢?你为甚么变了脸色呢?你若行得好,岂不蒙悦纳?你若行得不好,罪就伏在门前。它必恋慕你,你却要制伏它。’(创4/5-7)”神不喜说该隐的献祭,并不仅是献祭的形式,而更重要的是不喜欢该隐平日行得不好的生活。
这样,你就知道,神喜欢的是生活中的敬拜——生活中诚实行道的敬拜。
形式方面的敬拜、“属灵”,是很容易做到的,而经得起《圣经》检验的生活和人生,就不容易了。现在,我也不以自己敬拜得怎么样,来衡量自己敬虔得如何,而是以我的为人、服事和爱来检验自己。
将我们敬畏神的态度溶化到生活中,有敬拜的形式,又有敬拜的实意,有敬畏的心和诚实的行道生活,将敬虔变成一种生活,就象《圣经》中许多如亚伯拉罕、约瑟、摩西、大卫、耶稣那样的人物,在平凡中表现出向神的敬虔,敬拜不再是形式,而是生活、品格。这才是神最喜悦的敬拜。
既然在敬拜里与神建立了关系,你的灵能感受到他向你说的话,那么他向你所说的话,必定是指示你日后要遵行的,或者悔改的话,因此,敬拜过后的人,应该有所改变,这才正常,这才诚实。
设立敬拜的另一个原因,是为了使人有象神一样的生命。
3?聚会中的敬拜并不是敬拜最原始的形式
我们常常以为,基督教聚会中的崇拜是我们基督教敬拜最标准的形式,常常有人这样说:我出差很长时间了,很久没有敬拜神了。于是他非得要参加一下聚会,才感到敬拜了神。在我们基督教界里,有一个不成文的观念:敬拜,就是指聚会中崇拜的形式。
其实今天基督教聚会中的敬拜形式,并没有《圣经》的明文规定,因此每个教会的崇拜,甚至一个教会的每次崇拜都是不同的,但是他们都要同样达到一个目的:使会众借着聚会崇拜,学会同神建立敬拜的关系。因为真正的敬拜不仅是聚会的当时,实在最重要的敬拜是在他们随时随地的生活中。也就是说,聚会的崇拜,只是我们学习敬拜的某种方式,方式并不是最重要,要达到的目的才是最重要的。其实我们聚会敬拜的方式,只是为了使每一个人学习同神建立一种关系,能够真诚面对神,能与神建立一种沟通,能够感受神的灵,并使这种状态能延续到生活中去,随时随地保持这种敬拜状态。不是延续那种敬拜形式,而是使他们在生活中可以延续这种敬拜的心态。
我们以为敬拜必然与唱歌联系起来,要敬拜必然要歌唱,这都只是了解敬拜的方式,而未知敬拜的实意。所谓敬拜,就是受造者向神表达自己的敬仰之情,可以通过说话、歌唱、舞蹈等。而歌唱、音乐一般较容易激发人的情感,因此敬拜通常会透过歌唱、音乐来表达自己的感情,但敬拜真正的本意是向神说话,和听神说话。敬拜的本质是话语,可以没有音乐,但不能没有话语。音乐、歌唱只是借助来表这话语的,尤其是学习敬拜,更需要借助音乐、歌唱。如果我们敬拜熟练到一定的程度,即使没有音乐、歌唱,仍然可以向神深情地说话,这也是敬拜——是最原始形式的敬拜。你很少看到耶稣唱歌吧?你以为耶稣没有敬拜吗?不,耶稣的敬拜已不再局限聚会形式的敬拜了,他已到达了敬拜的真正精髓——与神的灵相通。在我们平时的生活、工作中可能没有音乐、歌唱,但只要我们默默向神说话、交通,这仍然是我们的敬拜——是最常态、最自然的敬拜。
| | | | | |
|
[url=ada99:jiayuan33.htm]上一章[/url] | 敬拜的实意(2)
| [url=ada99:jiayuan35.htm]下一章[/url] | | 如果我们学会了随时随地都与神有着这种关系,那么聚会中那种敬拜形式就不是很重要了,而与神随时随地的敬拜关系才是最重要了,这才是神希望我们保持的最原始的敬拜状态。正如我们要学习数学,那么要透过上课的方式来学习,一但我们掌握了数学,保持上课已不是重要了,而重要的是把数学随时随地运用到工作、生活中,这才是最重要的。现在你就应该明白,我们为什么看不到耶稣的敬拜方式,因为耶稣不是要我们学习敬拜的方式,而是要我们学习敬拜的关系、状态、如何把敬拜结合到生活中去。
耶稣说:“子凭自己不能作什么,惟有看见父所作的,子才能作;父所作的事,子也照样作。父爱子,将自己所作的一切事指给他看(约5/19,20)”这就把他与父暗中的敬拜状态显明了出来——他随时随地都与神同在,随时随地都能看见、接收到天父的意思。聚会中的敬拜,就是为了达到这个目的的。
其实那个出差的弟兄,即使他没有聚会的条件,但并不应因此而终止了与神的敬拜,他实际上可以随时随地去敬拜神。因为我们对敬拜观念认识的偏差,以为聚会时才是正式的敬拜,使得我们只有在聚会时才产生敬拜的心态,而平时只顾工作生活,完全没有敬拜的状态。
聚会的敬拜,只是为了一同来学习敬拜,最重要的是把聚会中敬拜的状态延伸到家中、单位里。
4.敬拜就是献上
“有 几 个 博 士 从 东 方 来 到 耶 路 撒 冷 , 说 : " 那 生 下 来 作 犹 太 人 之 王 的 在 哪 里 ? 我 们 在 东 方 看 见 他 的 星 , 特 来 拜 他 。 "进 了 房 子 , 看 见 小 孩 子 和 他 母 亲 马 利 亚 , 就 俯 伏 拜 那 小 孩 子 , 揭 开 宝 盒 , 拿 黄 金 、 乳 香 、 没 药 为 礼 物 献 给 他 。(太2/1,2,10,11)”
这几个博士来朝拜耶稣,他们不但有俯伏的敬拜形式,还有实际献上的礼物,这才是完整的敬拜。
现在我们去敬拜神,多数只是“有姿势,无实际”。只献上几个“哆、呢、咪”,两手空空。
从亚伯拉罕的献祭(即敬拜)到律法所有的献祭,都是要有礼物献上的。“我们应当靠着耶稣,常常以颂赞为祭献给神,这就是那承认主名之人嘴唇的果子。只是不可忘记行善和捐输的事,因为这样的祭是神所喜悦的。(来13/15,16)”无论从新约到旧约,敬拜(献祭)都是需要献上的。
“抬 耶 和 华 约 柜 的 人 走 了 六 步 , 大 卫 就 献 牛 与 肥 羊 为 祭 。 大 卫 穿 著 细 麻 布 的 以 弗 得 , 在 耶 和 华 面 前 极 力 跳 舞 。(撒下6/13,14)”
我们在教导更新敬拜真理的时候,只注意大卫的跳舞、诗班,却忽略了大卫总共献了多少的牛羊。我们以为神只喜悦大卫的跳舞,不,敬拜常常与献上联系起来的。
那么,我的现在的敬拜合格吗?
敬拜需要献上黄金、乳香、没药、牛羊、脂油、甚至以撒……这都代表了最珍贵的东西。
神今天需要我们献上什么呢?就是我们认为最珍贵的东西。
我们献上歌声、舞蹈,这并不算是最珍贵的。有人可以献上一些时间,但金钱舍不得献上;有人献上一点点钱,却舍不得献上时间;有人可以献上一些物质,但是已经淘汰了的;有的可以奉献人(躯壳),却舍不得奉献心;试问,我的所献的,是我们视为最珍贵的?
如果你能把你最心爱的献上,那就是真正的、最实际的敬拜了。你现在视什么为最珍贵?金钱?房子?儿女?享受?工作?事业?地位?如果你还没有把最心爱的东西献上,你还没有真正的、实际的敬拜,你还不算是个敬拜的人!
一个真正会敬拜的人,他一定是在不同方面都有献上的人。
旧约献上的牛羊,预表是献上自己。
“人的供物若以绵羊或山羊为燔祭,就要献上没有残疾的公羊。要把羊宰于坛的北边,在耶和华面前;亚伦子孙作祭司的,要把羊血洒在坛的周围。要把燔祭牲切成块子,连头和脂油,祭司就要摆在坛上火的柴上。但脏腑与腿要用水洗,祭司就要全然奉献烧在坛上。这是燔祭,是献与耶和华为馨香的火祭。(利1/10-13)”
神需要献上的是什么人呢?
“没有残疾”——是圣洁的、恨恶罪的;“血洒在坛的周围”——把生命献在神的祭坛;“切成块子”——破啐自己、钉死自己,让旧的生命彻底死去(有时,流血的祭牲末必都断气的),不留一丝气息;“连头和脂油”——头:头脑、知识、才干、专长……,脂油:属于羊最珍贵的部分,也是人最珍贵的东西,如:金钱、物质、房子、儿女、时间、健康、名誉、地位……都要献上;“脏腑与腿要用水洗”——内在和外在,即心思和行为都要除去污秽、除去罪;“全然奉献烧在坛上”——你已经不复存在,你已经不再是你,这样你己经全然属神了。这才是“馨香的火祭”,才是馨香的敬拜。
神需要全然奉献、委身的敬拜,所谓委身,就是把你所有,包括你最视为珍贵的摆上祭坛,全然交给主。最重要的敬拜是委身的敬拜,这是敬拜所必需的,是最好的敬拜。真正“俯伏”就是委身,“俯伏”只是它的形式,委身才是它的实意,你完全在神面前委身,就是你对神“俯伏”的敬拜了。到这里,你才知道敬拜的真正意义了吧?
5.敬拜,就是爱
我们以为敬拜,是神喜欢人赞美他。他象人一样喜欢听歌、看人跳舞,喜欢人的夸赞。一句话,敬拜是为了神的,是我们为神做的一些事。有些敬拜的理论认为:这是神的需要(约4/23,24)。
错了!
“你 们 要 赞 美 耶 和 华 , 在 神 的 圣 所 赞 美 他 , 在 他 显 能 力 的 穹 苍 赞 美 他 ! 要 因 他 大 能 的 作 为 赞 美 他 , 按 着 他 极 美 的 大 德 赞 美 他 。 要 用 角 声 赞 美 他 , 鼓 瑟 、 弹 琴 赞 美 他 。 击 鼓 、 跳 舞 赞 美 他 , 用 丝 弦 的 乐 器 和 箫 的 声 音 赞 美 他 。 用 大 响 的 钹 赞 美 他 , 用 高 声 的 钹 赞 美 他 。(诗150) ”
的确,是神“要”,这是神的命令,“但 命 令 的 总 归 就 是 爱(提前 1:5)”
爱——就是说,神设立敬拜的方式,是因为神爱我们的缘故,因为人需要敬拜。
看看没有敬拜的外邦人,他们的心被劳苦愁烦缠绕,多么痛苦,因为他们的心被物质、金钱、房产、儿女、田地、事业、所充塞,这些成为了他们最重要的东西,无形就成为了他们的偶象,他们的神,因而他们就被这些东西所刺透。我们基督徒也一样,偶然也会不知不觉将牵挂、忧虑等放到心上,代替了神的位置,会忧愁、软弱、失去信心。
因此神要我们常常敬拜,就是常常使神回到我们的心上,我们敬拜的时候,神就回到了心的位置,忧愁挂虑就被赶出去了,平安、喜乐、信心又回到心里。因为神就是平安喜乐信心,有神就有平安、喜乐、信心;没有神,就被忧愁挂虑软弱所代替。
敬拜,就是帮助我们使神回到我们生活最重要的位置,只有这样,我们的生活才能亨通顺利。
“我 的 心 哪 , 你 为 何 忧 闷 ? 为 何 在 我 里 面 烦 躁 ? 应 当 仰 望 神 , 因 他 笑 脸 帮 助 我 , 我 还 要 称 赞 他 。(诗42:5)你 们 要 赞 美 耶 和 华 ! 我 的 心 哪 , 你 要 赞 美 耶 和 华 !(诗146:1)”
我们常夸耀神的伟大,与其是向神说的,倒不如说是向我们说的、向我们彼此的心(灵)说的。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不可避免地遇到困难、患难、疾病、绝境时候,神设立敬拜,要我们夸耀神的伟大,就使我们常常提醒自己(心灵),神既是伟大的,我们还怕什么呢?我们就得着鼓舞,于是就重新得力,恢复信心。
同样,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不可避免有心灵受伤,情绪低落、痛苦绝望的时候,那么,我们在敬拜时,仰望神,想起各各他的耶稣,这时,我们就会对我们的心灵说:“这比起耶稣所受的,算得了什么?”这样就得着了安慰。
我们在赞美神的圣洁时,就是对自己(心灵)说,神既里圣洁的,那么我也应要圣洁,我也要象神一样圣洁。这时,就会很自然地检查内心有什么不圣洁的地方。
当我们敬拜时,就是向我们的心里一切不是属于神的东西宣告:只有神可以在我的心里,我的心是神的殿,一切牛羊卖买,不属殿的东西都要离去!
“当用诗章、颂词、灵歌彼此对说,口唱心和地赞美主。(弗5:19)”在一个融洽的敬拜里,我们就是向彼此的心对说:“你要敬畏耶和华”、“你要寻求耶和华”。这样,我们敬拜下来,便喜气扬扬,神彩飞扬,信心百倍,刚强壮胆,这样,你就懂得敬拜是为谁设立的了。
敬拜,并不是神的需要,而是人的需要;赞美神的伟大、美善,并不是神喜欢听人奉承,而是为了激励信心软弱的人、帮助人建造美善的生命;并不是神喜欢听歌娱乐,而是为了使喜乐进入伤心忧愁的人心里。总之一切都为了人——这就是爱!
此外,神还要我们击鼓弹琴、拍手跳舞。为什么?神不需要歌舞娱乐,这一命令还是为我们而设的。
首先我们要知道,音乐,是为什么而产生、为什么而存在的?神创造天地万物,没有一样是为他而设的,全部都是为了我们——他的孩子,为的是体现他对我们的爱,包括音乐。
音乐有什么功用、什么特质?
我们的心灵,不可能接受物质的东西,没有一样东西能够进入我们的心灵,除了音乐和信息。
音乐产生于物质,而却变成非物质的东西进入到我们的灵中,是这个物质世界与我们心灵联系的一道桥梁,所以音乐对于我们的心灵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的心对于音乐是非常敏感的,比信息更容易进入心灵。我们的心好象是按着音乐的特质而设计的,又或者说,好象音乐是专门为了心灵而被创造的。无论怎么样,音乐是为了心灵而存在的,心灵是音乐存在的目的。
音乐特别能使心灵感动、苏醒、平静、激奋的。而我们的心对于信息,是比较迟顿的。信息常常要借助音乐,使之能更好进入心灵,使之能更深更久刻在心灵。因此,音乐是信息的最好载体,常常配合使用。音乐是中性的,如果注入坏的信息,它就变成坏的了;如果是好的信息,它就是好的了。就象针剂的水一样,如果注入的是毒品,那么它就成了有害的;如果注入的是药品,它就成为了有益的。
因此,音乐常常为两个国度所争夺,撒但太了解它的功用了,因它曾经是大乐师,故此音乐在它手上运用得很成功,抢夺了世界大部分青少年的心。然而神更了解音乐的功用,几千年前就“要”我们用音乐敬拜了。但人总是愿意听撒但的话多过神的话,接受撒但的欺骗,把音乐丢弃,送给了撒但,今日娱乐界比教会更兴旺、更吸引人,就是因为我的把神“要”的东西丢弃,违背了神的命令。
现在,我们才有少少的恢复。试想,一个在一周工作、生活,心身都疲累透了的人,在敬拜的音乐下,会有怎样的苏醒、怎样的感奋,这些音乐,带着激励的、挑旺的信息,无疑对他的心灵犹如打了一剂强心针。试问:“要击鼓弹琴赞美他”这命令是为谁设立的?对谁有益、对谁的爱?这问题是显而易见的。
敬拜,神为何还需要我们拍手跳舞呢?
在传统守旧的教会,他们的守礼拜是肃穆拘谨的,唱诗时是死气沉沉的,这样,对神、对他们有什么益处?他们的灵也一定是死气沉沉的,对人的心身是一种捆绑。因此,那些教会很少有医冶、很少有神迹。
神希望我们心身灵是释放自由的,拍手跳舞意思是要我们心身灵都要投入敬拜,敬拜作用于我们的好处不仅是心灵的,于全身都有份,它不但使担劳苦重担的心灵得医治,也能使我们的身体得医治。因此,很多人的疾病在这样热烈的敬拜中得到医治。
其实很多病是从捆绑中来的,它先在我们的心里捆绑:我老了,不宜多运动。我们相信了这种观念,身体就被捆绑了——真的就很少运动了。疾病就开始侵扰,许多疾病就这样来的。
神要我们拍手跳舞敬拜他,为的是要我们在神面前以身体的跳舞表明:我的身体和我的心灵一样健康、一样兴盛。我的手能够拍掌,我的脚能够跳舞,这是一种积极的宣告:我不受疾病的捆绑,我的手是健康的,我的脚是健康的。真的,许多以这种信心跳舞敬拜的人,身上的腰酸骨痛、风湿关节炎什么时候好了,都不知道。
可以说,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神要我们拍手跳舞敬拜他,是一种属灵的体操,为了我们在其中得自由、得释放的。神要我们心身灵一同参与敬拜,是为了成全我们整个人的祝福。
纵观以上神的“要”,都是神想我们得益处,都可见到是神为我们人着想的苦心,这就是神的爱。
神本为伟大,这是他的属性,并不会因我们敬拜与否而增减,因此,敬拜并不是为了他的益处(因爱里就是不求自己的益处),而是为了我们人的益处。你敬不敬拜无损于他的伟大,只是于你有损,有损你的福气罢了。
6?敬拜和爱的一体两面
以前的敬拜教导说,将来我们在天上只剩下一样事是要做的,那就是敬拜。所以,敬拜是最重要的。
不对,今日我们事奉的惟有两样东西是永存的,就是爱和敬拜。其实它们是一体的两面,是不可分开的。
敬拜不同的对象,就有不同的结果、不同的行为,这是毫无疑问的。
拜金钱的人,一定是唯利是图的人;一个人只信自己(自我崇拜)那他一定很自私的;崇拜麦当娜为偶象的人,他的生活一定很放荡;拜偶像的人一定是很愚昧的;拜撒但的(撒但教),他的为人必定邪恶;印度教一定打造出印度一样的国家,犹太教一定造就出以色列那样的国家,这都不是偶然的,而是必然的。
敬拜什么,你就成为什么,敬拜的对象是什么属性,你就会似什么属性。
敬拜上帝,它的结果必然就是爱,因为上帝就是爱。是敬拜的对象使得我们如此的。敬拜上帝,使我们产生了爱;爱,又使我们更要敬拜上帝,两者是密不可分的。
曾经上过天堂的耶西·杜普兰堤斯(Jesse Duplantis)在他的《天堂之旅》写道:“他们在城里和乐园里祝福和帮助人,每个人都服事他人,总有人想为你做点什么,有人总是问你:‘我能为你作什么吗?’当我在天堂看见人与人之间服事的关系之后,我再也不认为神在地上要寻找的是某一出类拔萃的人,我相信神要寻找的是有合作精神的一群人。”
天堂里不仅敬拜是最重要的,爱也是最重要的,谁更加重要,都不可划定,因为他们是相辅相承的关系。敬拜,是指它的崇拜形式,而爱是指敬拜的实意,它们是一体的,所以同样重要。
天堂是我们今日地上的榜样,因此,我们在地上也应该一样,敬拜和爱并重,神寻找这样敬拜的人,就是想“要寻找有合作精神的一群人。”
这样来论述敬拜,才使得我们所讲论的敬拜不再是一种形式,而是有实质意义的一种敬拜。
我并不是对敬拜系统的论述,只是对目前敬拜理论的一些“修直”和补充,
| | | | | |
|
[url=ada99:jiayuan34.htm]上一章[/url] | 不许混淆基督教与佛教的“良善”
| [url=ada99:jiayuan36.htm]下一章[/url] | | 初信主的时候,我感到很多经文很不现实,例如:“你们又听见有话说:‘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只是我告诉你们,不要与恶人作对。有人打你的右脸,连左脸也转过来由他打。(太5/39)”很难应用在现实生活当中。
比如:七世纪回教兴起、要用刀剑传播它的教义,频频向欧洲的基督教国家进攻。保罗曾开拓的大片教会、东罗马东正教会、西班牙等地沦陷在回教徒手里。如果采取忍让、连左脸也转过来由他打的态度,整个欧洲的基督教就被回教取代了。幸好,后来兴起了“东征十字军”,抵挡了这个异教狂潮。是采取忍让不战,“听耶稣的话”,但代价是从此之后再没有基督教;还是宁愿“不听耶稣的”,用武力抵抗,得到的却是保住了整个基督教?那么,两种选择当中什么才是最好的?这好似是一个困惑的悖论。又比如美国的南北战争,为解除奴役黑人的奴隶制,势必要出现军事对抗,发生战争。基督教应该作出什么选择呢?要和平,就得让奴隶制继续奴役黑人;要废除奴隶制,就得要面对战争;怎样的选择才是合符《圣经》的教导呢?
伊拉克霸占了科威特,说这小国古时曾经是他们国家的一部份。后来联合国的几个西方主要国家,向这个侵略的国家进行打击,战争当然是残酷的,伊拉克后来陷入凄凉的困境。于是有人问我,那几个西方国家,都是基督教国家,为什么它们要加入战争,为什么要用武力打人,这岂不与基督教相违背吗?
早期,当我看到这段《圣经》:“有一个官问耶稣说:‘良善的夫子,我该作什么事才能可以承受永生?’耶稣对他说:‘你为什么称我是良善的?除了神一位之外,再没有良善的。’(路18/18,19)”我心里突然间有点不服:“只有神是良善的?为什么神要扫罗杀尽亚玛力人,连婴孩妇女都不可放过,扫罗有点慈心,也要报复扫罗?”我还想起旧约许多残忍的地方,就觉得不以为然了(因我未信主前己经看旧约了)。
为什么我们会有这种困惑呢?难道基督教讲和做是两回事吗?《圣经》与现实矛盾吗?后来我看明白《圣经》,才知道,这不是《圣经》的错,而是人的错。
错在那里呢?我们人所认为的良善与神所认为的良善,不是一回事;我们人所认为的爱,与神所认为的爱大相径庭。
我们所认为的良善应该是:点灯又怕飞蛾扑火;走路又怕踏死蚂蚁;逢人露出笑齿、相遇一团和气;只管修桥补路、勿论他人善恶。这是我们道家、佛家传统的良善。这种的良善定义是:无论怎么样,只能友善、和霭,不能使用武力、抵抗,对恶人恶事只能忍让、忍受,采取中庸、折衷的态度。
这既是道家、佛家的良善,就只是人的良善,是不完全的,不能与神的良善相提并论。
如果以这种良善来衡量神,神当然就不是我们所认为的那么良善了。他命令以色列人将迦南土著赶尽杀绝:毁灭耶利哥城,将城中所有,不拘男女老少、牛羊和驴都用刀杀尽(书6/21);在约书亚记十二章,记载了摩西和约书亚单杀王,就杀了三十三个;大卫制伏列邦,累计也杀了数十万人之多:有时量二绳的就杀、量一绳的就留下(撒下8/2),有时把俘虏放在锯下、或铁耙下、或铁斧下、或砖窑里杀了(撒下12/31)*。还说:“拿你的婴孩摔在磐石上的,那人便为有福。(诗137/9)”他使拜巴力的以色列人亡国、被掳、被残杀,吃自己的儿女、(王下6/28,29)被敌人摔死他们的婴孩、剖开他们的孕妇(王下8/12)。……在这片以色列土地里,所发生的残酷历史,其残忍的程度是无需讳言的。“在耶路撒冷周围流他们的血如水,无人葬埋。(诗79/3)”连《圣经》自己都毫不隐瞒的。
这到底说明了什么?说明了良善不仅仅是和气、友善。良善是对美好的东西加以爱护、鼓励;对败坏的东西加以制止、惩罚。这就是神标准的良善。比如有一个杀人狂,杀了人,我们便用人的“善良”待他:我们如果杀了他,也很残忍,我们岂不也成了杀人犯?勿要以暴易暴,要“以善胜恶”,于是就不计较了。但后来这个人接二连三地再杀了人。这样,我们对这个杀人狂似乎是“善良”了,但对接二连三被杀的人及妻子儿女父母,却是极大的残忍。如果我们及早给那个杀人狂一个制裁,就是莫大的善了。
所以,神所制定的民事律法,是相当严厉的,因为这才是真正的良善,为许多基督教国家法律的基础。在旧约以色列土地上发生的激烈血腥的争战,其本质意义是一场属灵的争战,是神要实行拯救人类的计划,魔鬼要疯狂地破坏这个计划之间极其酷烈的争战。魔鬼要用诡计引诱以色列拜偶像,鼓动列邦攻击以色列,目的就是想将弥赛亚消灭在以色列中,将以色列消灭,将弥赛亚的根消灭;神这方面,鼓励和帮助以色列人为生存而战,就是为保卫弥赛亚的计划而战。这是人类永生永死的存亡大战,那当然是相当残酷的了。神为了不让以色列死在拜偶像中,不惜用皮鞭大棍管教。就象我们管教一个玩火的儿女,是不惜他的皮肉之痛的,为的是使他免去死亡,这才是对儿女的仁慈、善良。
如果我们遮掩这宇宙中争战的残酷性,我们就上了魔鬼的当了。道家佛家的“良善”本质,只是想遮掩事实的真相,达到欺骗的目的。我们人发明的其它宗教的“善良”,从不计较人的罪,为的是抹杀了是非之分,掩盖魔鬼的存在,让恶有充份发展的环境,这种“善良”是助长恶的、是为魔鬼为虎作伥的,只是一种伪善,假的良善。我们接受这样“善良”的观念,是完全错的。如果我们用人的善良的标准去衡量神,是大错特错的。
那么耶稣为什么说:“你们又听见有话说:‘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只是我告诉你们,不要与恶人作对。有人打你的右脸,连左脸也转过来由他打。(太5/39)”有人因此而认为,基督教是反对使用武力,只能够一味忍让。这是对基督教的误解,如果这样理解,这句话就与旧约相矛盾、相冲突了。这句经文的中心点是:“不要与恶人作对”。即是:我们不要与人相争,不要计较人的恶,不要用血气、暴力与恶人争斗。然而我们却要与恶事作对,因为恶事的背后就是魔鬼。我们不要只看到是人作的,更要看到是魔鬼作的,因此我们不要上魔鬼的当,把相争的矛头指向人。
我们不与恶人作对,但我们却誓与恶事作对。那么怎样才叫与恶事作对呢?一个人偶然犯了罪,被圣灵或良心责备,便悔改了,这时罪还没有缠住他,这样的人我们可以饶恕他;但如果这个人屡屡犯同一样的罪,却不知诲改,这时罪己经缠住了他,罪与他紧紧成为了一体,他己被这罪所辖制,罪在他身上作了王(罗6/12)。如果这罪对社会、他人还没有构成危害的话,如一时的吵架、打架、争一些小利的时候,象耶稣所讲的,我们就应该忍让。但如果这罪已经危害到国家、社会、他人、或自己的时候,我们就不能忍让了。比如希特勒被民族主义、战争狂热所控制,发动了侵略战争,那么这就是恶事了,我们就不能袖手旁观,要起来制止恶事,还要加以惩罚。因为“偷窃、杀害、毁坏”的邪恶己经在他身上作了王,恶事与他成为一体了,他也成为魔鬼的化身,因此对付他等于对付魔鬼了。
在旧约,列邦攻击以色列的时候,我们也不要看成是霸占土地、侵占财产的战争,而是要看成是魔鬼的攻击,是危害到以色列的生存的恶事,因此,以色列可以而且应该为生存而战。旧约为什么要设立死刑,那些杀人的、拜偶像的、淫乱的……都得要执行死刑,是因为面对这些罪的时候,我们不要只看到人作的,还要看到是魔鬼的操纵,这些罪己经危害到以色列的生存了,因此这些罪是没有饶恕(没有赎罪祭)的;神要施行死刑,往往是因为这些恶事与那人己经难以分开的缘故。大卫对杀了暗嫩的押沙龙一再“良善”,使得他害了自己、又害了押沙龙、更害了一国的百姓,这才是真正的残忍。
如果我们在生活中,遇到一些恶事,己经达到社会认为是犯法的事,那么我们一定要诉之于法律行动。这是为了制止恶事的继续发展,免使他人、社会、自己受到更大的危害。耶稣并不是说:若有人向你左胸捅一刀,你要忍痛给右胸让他再捅一刀。耶稣的意思是,要忍让人的小过,为避免因小小的相争,被魔鬼所利用,发展成严重的恶事。因给人打了一掌而大打出手,就会被魔鬼利用,演变成流血或杀人事件。明白了耶稣所说的意思,我们就明白耶稣并不是要我们忍让罪行、恶事。如果这些都忍让,我们就成了是非不分、没有公义的人,恶人就横行无忌,社会就成了鬼魔的世界了。
我们与恶事作对,同与恶人作对是另一回事,这个恶人我们可以去爱他,他坐监了,我们可以去探望他、我们可以看顾他的家人,但对于他所犯的罪行,决不辜惜。这才应该是我们基督徒面对恶事的态度,这就是善莫大焉了。
基督教允许不允许使用武力?有人讲,以耶稣所说的那番话来看,是反对使用武力的,而提倡用善胜恶。这是因为仅局限于这句话,而对《圣经》没有全面认识所致的。“只是我告诉你们,不要与恶人作对。有人打你的右脸,连左脸也转过来由他打。(太5/39)”耶稣这句话,是对我们个人说的。意思是不要我们个人企图用自己的方法、或武力去伸冤。面对不平、冤屈、侮辱等要让神透过正确的途径为你伸冤。因为我们个人无权去作出审判,不能自我判定自己冤屈,更无权使用武力。
武力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呢? “在上有权柄的,人人当顺服他,因为没有权柄不是出于神的。凡掌权的都是神所命的。所以,抗拒掌权的就是抗拒神的命;抗拒的必自取刑罚。作官的原不是叫行善的惧怕,乃是叫作恶的惧怕。因为他不是空空地佩剑,他是神的用人,是伸冤的,刑罚那作恶的。(罗13/1-4)”这经文说明了神赐下权柄给在上掌权的人,他们具有审判的资格,具有使用武力、刑罚的权柄。“不是空空地佩剑,他是神的用人,是伸冤的,刑罚那作恶的。”说明神允许在行政权柄之下使用武力,目的是刑罚作恶的,制止罪恶。因此我们个人遇到不平、冤屈、已够得上触犯社会认同的法律的罪时,我们不能自己裁决、伸冤。而应交由在上掌权的人去审判、刑罚。除非法律己经赋予了我们某些权柄,去制止罪恶。例如:正当防卫——即在遭受到不法之徒的威胁,生命垂危之时的自卫。如在有人用刀向你砍过来时,你出于自卫,把那人打伤或打死,都不用负上法律责任。这都符合法律和律法(出21/13)精神的。
回到开头的几个战争问题,这不在乎他们是否使用了武力,而是他们使用武力是否出于合法的权柄和是否刑罚作恶的:联合国有没有合法权柄?伊拉克是否作恶?这不是由谁缺定的,而由国际社会决定的。
战争,有不义和正义之分。神对以色列的争战是有严格限制的,凡以色列为保卫自己的,神总会说,我将仇敌交在你们手上。以色列从来没有为生存之外的其它理由,发动过战争。神限定以色列只可攻打、不可侵占摩押人、亚们人等的地域,因为他们是以扫、罗得的后代。扫罗曾杀害与以色列人签了和约的基遍人,神也为基遍人伸冤,有饥荒临到以色列。神会站在正义的一方:出于合法权柄和刑罚作恶的一方;魔鬼是站在不义的一方:他们所作的是出于“偷窃、杀害、毁坏”的;
我们假如站在神公义、正直、慈爱的立场上看待良善,我们对良善的认识就更为深刻、全面了。我们一定要从人意的“善良”标准回转,回到《圣经》标准的良善。只有这样,我们处事为人才是正确的,才不让恶有机可乘。
*有另一个较“仁慈”的解法:是强逼这些俘虏用锯、耙、斧作苦工。如果做苦工,还有许多比耕田、锯木、砍柴更苦的苦工:如从石料场扛大石,修筑工事。为什么却不是将俘虏放在石场之下、城墙之下呢,而却偏偏是放在锯下、耙下、斧下这些能杀人的器械下呢,这些显然是与杀戮有关的;另外,给俘虏铁斧、铁耙、锯无疑都能成为反抗的武器,这是不太可能相信的事。
| | | | | |
|
[url=ada99:jiayuan35.htm]上一章[/url] | 抨击基督教“卖身契”的婚姻观(1)
| 下一章 | | 本文主要抨击一种“教义”,该“教义”认为:男女一旦结婚,无论怎么样都不能离婚,即使丈夫在外面有情人、包二奶、甚至二奶回来同住,丈夫虐待自己、还要为二奶带孩子等等,都只能默默忍受,甚至丈夫抛弃自己,离了婚,女方也不能再嫁,只能守身,直到死。
为了更好阐述这个题目,我把《圣经》中有关婚姻的经文都引述出来:
人若娶妻以后,见她有什么不合理的事,不喜悦她,就可以写休书交在她手中,打发她离开夫家。妇人离开夫家以后,可以去嫁别人。(申24/1,2)
又有话说:“人若休妻,就当给她休书。”只是我告诉你们,凡休妻的,若不是为淫乱的缘故,就是叫她作淫妇,人若娶这被休妇人,也是犯奸淫了。(太5/31,32)
有法利赛人来试探耶稣说:“人无论什么缘故都可以休妻吗?”耶稣回答说:“那起初造人的,是造男造女,并且说:‘因此,人要离开父母,与妻子连合,二人成为一体。’这经你们没有念过吗?既然如此,夫妻不再是两个人,乃是一体的了。所以,神配合的,人不可以分开。”法利赛人说:“这样,摩西为什么吩咐给妻子休书,就可以休她呢?”耶稣说:“摩西因为你们心硬,所以许你们休妻,但起初并不是这样,我告诉你们,凡休妻另娶的,若不是为淫乱的缘故,就是犯奸淫了;有人娶那被休的妇人,也是犯奸淫了。”(太19/3-9)
“至于那己经嫁娶的,我吩咐他们,其实不是我吩咐,乃是主吩咐说,妻子不可离开丈夫,若是离开了,不可再嫁,或是仍同丈夫和好;丈夫也不可离弃妻子。(林前10,11)”
就如女人有了丈夫,丈夫还活着,就被律法约束,丈夫若死了,她就脱离了丈夫的律法,虽然归于别人,也不是淫妇。(罗7/2,3)
至于那己经嫁娶的,我吩咐他们,其实不是我吩咐,乃是主吩咐说,妻子不可离开丈夫,若是离开了,不可再嫁,或是仍同丈夫和好;丈夫也不可离弃妻子。倘若那不信的人要离去,就由他离去吧,无论是弟兄,是姊妹,遇着这样的事,都不必拘束。(林前7/10,11,15)
丈夫活着的时候,妻子是被约束的;丈夫若死了,妻子就可以自由,随意再嫁;只是要嫁在主里面的人。(林前7/39)
在基督教界里,关于离婚再嫁的问题,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令人不敢适从。
我们在讨论基督教界中这些分歧时,我们最好先回到婚姻设立的本意和婚姻的实质上。神为什么要设立婚姻?
“但要免淫乱的事,男子当各有自己的妻子;女子也当各有自己的丈夫。(林前7/2)”说明神设立婚姻是为了避免淫乱的——为了避免男女性关系的混乱,因而以婚姻的形式,将男女的性关系固定下来。婚姻是告诉人们,离开婚姻,就是违反了神的话,就是犯淫乱。婚姻是叫人知道什么是淫乱的罪,因此婚姻被设立是为了叫人知罪和为避免淫乱的。
然而有不少人对婚姻的理解却不是这样的,某种基督教“教义”却是这样认为的:以法律的形式把女人牢牢地捆绑在一个男人身上,直到永远;或者以法定的形式,使一个女人永远属于某个男人。这概念使人心中默默产生这样的印象——男人手中拿着一条牛绳,后面栓着一个女人。
首先我们要界定什么叫丈夫、妻子,什么叫婚约。有人想绕过这些概念,就来和你查《圣经》,于是他把父子的概念和买身契的概念偷偷塞给你,就使你进入他圈套,使他谬解《圣经》你也点头称是。
父和子的关系是一种名份的关系,是从血缘来的,无论发生什么事,都无法改变这个关系。
丈夫和妻子,两人本来是无份无关的,他们的关系是建立在婚约上的,有了这个婚约,男的就叫丈夫,女的就叫妻子。末结婚或离开了婚约,只叫男人或女人。
在谈论“婚姻”时,我们最好认识什么叫“婚姻”,恐防我们谈的不是同一件事。“婚姻”在不同的经济社会和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有不同的含意,在出生率低下、死亡率高的氏族社会和游牧社会时期,婚姻是以一夫多妻所组成,被民俗和司法所认定,因为这同神“要生养众多,遍满地面,治理这地。(创1/28)”旨意并无冲突,因此神也认可早期的婚姻制度;随着社会的经济发展和历史的进步,人已经生养众多,已经遍满地面,婚姻便逐步向一夫一妻的制度转化,这也成为一种民俗和司法认定,因为这样更符合神创造时的样式,因此,神更加承认一夫一妻的婚姻制度。因此,一夫一妻,是我们基督教,乃至民俗和司法所认定的合法婚姻制度。因此在谈论婚姻时,我们所指的婚姻,就是当今民俗、司法、和基督教教义上的婚姻。如果你所持的不是一夫一妻的婚姻观点,那么我们谈论的就不是同一件事。
这两个概念很重要,如果没有正确的定义,就必然得出错误的结论。
婚姻是一个盟约,也叫婚约。从两种对立的领受里,我们都忽略了一点,就是把“婚约”抽象了,只看成为一个无解的词,如果这样来谈论婚约、离婚,就必然得出错误的结论。如果我们剥离婚姻的内涵来谈论婚姻,就会让假教义有虚可乘。
那么什么叫婚约?婚约不是抽象空洞的东西,既是“约”,就是合约,合同。世上所有的“约”,都有实实在在的内容的。就如我们与神和好的约;我们与房东签的租约一样。约是什么呢?简单地说,就甲乙双方共同遵守的某些条款。
我们举例说明一下,约应该有一些什么内容。我们把如下的约简练为这样:
人和神的约:
人履行:信靠耶稣,不可拜偶像。
神应许:将永生赐给我们。
这约有效期为永远。
租客与房东签的约:
甲(租客)履行:每月定期缴交一干元铺租,不得转租他人。
乙(房东)履行:不得升租,不得转租他人。
有效期为十年。
那么婚约有什么内容呢?就是“你是我唯一的丈夫,我是你唯一的妻子……” 相反亦然。虽然我们在结婚时,没有具体签过一个文件条款。但婚约是一个社会约定俗成、有共同道德内涵、印在每个人心中、又为人所默认的一种社会规范。只要我们心里接受,口里承认:“你是我妻子(丈夫),我是你丈夫(妻子)”时,这个约己在心里签了。因此在我们的婚姻感情上,有一种自然的嫉妒:它不可能容忍有第三者界入;象神是一个嫉妒的神一样,他也不允许有第二个崇拜的对象。今日我们办理结婚手续的时候,就是希望这个婚姻受到法律的保护,保护什么呢?就是免受第三者插足到我们的婚姻里面。从这里我们可知道,尽管我们没有签过任何形式的约,但双方都从心里承认,这个婚姻只有你和我,这就是“约”。《圣经》里也认同,婚姻里“不可奸淫”。那么,婚姻的约应是这样:
夫妻彼此相爱(委身),成为一体。
不得犯奸淫。
有效期直到死。
婚姻以其合约的形式定规,为的就是防止双方与第三、四者有淫乱的行为。只有在婚姻的关系内,性关系才是合法的。
什么算是淫乱了呢?在不同的婚姻制度之下,就有不同的定义。在一夫多妻的婚姻制度下,丈夫在婚姻之内可以与一个以上的其他女人发生性关系,都不算淫乱。大卫有数十个妻子妃嫔,她们都在婚姻关系之内,因此,大卫与她们的性关系都属于正常,但他与拔示巴的关系,是婚姻之外的,因此就是淫乱,直到拔示巴成为合法妻子后,神才认可他们的关系和后裔;
但是注意,现在我所论述的婚姻,是一夫一妻的婚姻,在这种婚姻中任何一方,与婚姻以外的任何人发生性关系,都是淫乱的行为。
约,就是有约束效力。比如我们与房东签的约,如果我们违反了其中的条款:把铺子转租他人,那么,房东就有权终止这个租约。有人说,这个租约有效期不是十年吗?对于这种不懂法律常识的人,你还能说什么呢?你给他二元车费,让他到法律援助处打听打听吧。
一样,我们和神的约也同样有约束效力,只要我们违反了约的条款:重新拜偶像、再回到罪中生活,这个约就作废了。神就再不是我们的神,我们再也不是他的子民,这种关系己经完全破坏了——这个合约就无效了。有人说,神的约不是直到永远的吗?一次得救就永远得救,一但签了,永远有效,神是不能反悔的。这种认识的人,可能有三种:一,无文化的,他不能理解什么是约;二,根本不懂得怎样查考《圣经》。三,或者站在罪人的意愿上,一厢情愿地想与神立一个由他自己定的“不平等条约”:神方面要履行:一但签了,就不能反悔,什么都只能默认;而他方面:在签的时候,可以答应所有的条件,但以后他无论作什么,都能在永生的约里有效。呀哈,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人,但千万不要和他结婚。
同样,婚姻既是约的产物,同样受到约的约束,只要违反了婚约的条款,这个约就失去效力了。从理解了婚约的内涵去看,我们就能够更能理解耶稣所说的话:‘又有话说:“人若休妻,就当给她休书。”只是我告诉你们,凡休妻的,若不是为淫乱的缘故,就是叫她作淫妇,人若娶这被休妇人,也是犯奸淫了。(太5/31,32)’“有法利赛人来试探耶稣说:“人无论什么缘故都可以休妻吗?”耶稣回答说:“那起初造人的,是造男造女,并且说:‘因为,人要离开父母,与妻子连合,二人成为一体。’这经你们没有念过吗?既然如此,夫妻不再是两个人,乃是一体的了。所以,神配合的,人不可以分开。”法利赛人说:“这样,摩西为什么吩咐给妻子休书,就可以休她呢?”耶稣说:“摩西因为你们心硬,所以许你们休妻,但起初并不是这样,我告诉你们,凡休妻另娶的,若不是为淫乱的缘故,就是犯奸淫了;有人娶那被休的妇人,也是犯奸淫了。”(太19/3-9)”有人问耶稣,是否任何情况下,都可以离婚?耶稣便把神起初设立婚姻的原意揭示出来:当初没有罪、没有淫乱的时候,神所设立的婚姻是完美的,是没有离婚的。摩西时代的以色列人,是属灵的婴孩,他们的心,还不能体察神设立婚姻的心意,因此暂且许他们淫乱之外的理由离婚。耶稣指出:除了淫乱的缘故,其它任何离婚的理由,都破坏了神设立婚姻的心意:使自己、对方和第三者都成为淫乱。这里,耶稣肯定了唯一败坏婚姻的事,就是淫乱。任何其他理由离婚都只能产生淫乱,惟有因淫乱的缘故,离婚才才被允许的。因为,淫乱,实际上已使婚约失效了、作废了,离婚才是许可的。
有人讲:“耶稣说:‘那起初造人的,是造男造女,并且说:“因为,人要离开父母,与妻子连合,二人成为一体。”这经你们没有念过吗?既然如此,夫妻不再是两个人,乃是一体的了。所以,神配合的,人不可以分开。’即使是犯了淫乱,还是一体的,既是一体,就不可以分开。”这种对“一体”的认识,是形而上学的认识。今日我们与耶稣基督同样有一种属灵的婚姻关系:新郎和新娘。是成为一体的,具体表现为:“在耶稣基督里”。那么,假如我又回到拜偶像里去,我仍然“在耶稣基督里”吗?“基督和彼列有什么相和呢?(林后6/15)”如果我们与偶像有份,那么就与基督无份了,一定是在耶稣基督的外面了,也就是说,不再是一体了。既是这样,夫妻关系亦然。如果犯了淫乱,这个一体就遭到破坏,一体就解体了。“岂不知与娼妓联合的,便是与她成为一体吗?因为主说:‘二人要成为一体。’(林前6/16)”就是说,犯淫乱的一方,己经同淫乱的另一方连成了一体了,也就是说,淫乱的一方,己经从原配的一体脱离,而与淫乱的另一方联合了,这个约实际上己经毁了。约既之不存,就再没有所谓的“甲方”、“乙方”;婚约既之不存,就再没有所谓的“丈夫”、“妻子”。凡犯淫乱的人,不管他愿意不愿意,站在法律和属灵意义上去看,都意味着他实质上已经表明,他在放弃原来婚约中法定的角色:丈夫或妻子。
又有话说:“《圣经》说:‘就如女人有了丈夫,丈夫还活着,就被律法约束,丈夫若死了,她就脱离了丈夫的律法,虽然归于别人,也不是淫妇。(罗7/2,3)’‘丈夫活着的时候,妻子是被约束的;丈夫若死了,妻子就可以自由,随意再嫁;只是要嫁在主里面的人。(林前7/39)’可见婚姻是直到死时才结束的,所以不可以离婚。”这种人对《圣经》的认识,犹如那个要到法律援助处打听法律常识的人一样,只抓住租约有效期十年的一条;也好似那个要神无条件保证他永远在神的约里有效的人一样,因为他认为这个约有个应许是直到永远的,就不能废除。因此,这种人同样认为,抓住了这两句经文,他就可以否定婚约的其它经文了。这种人有一个潜意识认为,丈夫是无条件,永远为丈夫。妻子一旦嫁给了丈夫,就是买给了丈夫,他把“约”理解为“买身契”。把双方都要受约束的平等关系,变成人与牛马的关系。这不知是天真,抑或是无知,甚或可能是想借此放纵。使许多外邦人的丈夫知道这种错误的“教义”,越发放肆,在外面放心滚红滚绿,因为有这个“教义”,对他是一个莫大的保护:因为他妻子连亨也不敢亨一声。甚至这些尝到甜头的丈夫们,把这个好消息传报给其他的男人,使得这些男人,不惜诈为信徒,专门引诱、找信主的女子结婚。因这种“教义”,对他们有最大的好处,好象是专门为他们而设的。
| | | | | |
|
[url=ada99:jiayuan35.htm]上一章[/url] | 抨击基督教“卖身契”的婚姻观(2)
| 下一章 | | 不错,约仍然有效的时候,丈夫仍然是丈夫,妻子仍然是妻子,婚约的约束力直到法定角色(丈夫或妻子)的消失——死。
“就如女人有了丈夫,丈夫还活着,就被律法约束,丈夫若死了,她就脱离了丈夫的律法,虽然归于别人,也不是淫妇。(罗7/2,3)”。 丈夫活着的时候,妻子是被约束的;丈夫若死了,妻子就可以自由,随意再嫁;只是要嫁在主里面的人。(林前7/39)这两句经文一定要与耶稣所说的经文互为补充来看,不能各执一段经文打“经文仗”,我们更应把《圣经》中所有关于婚姻和解除婚姻的经文看为一个整体。这样,我们就能更看得清楚《圣经》的“婚姻法”了。 这两句经文讲到“丈夫”,证明是一个有效的婚姻,有效期当然是直到死的。有这个约,彼此都不可离弃。然而这两句经文是不适用于因淫乱而婚约失效的男女上的。因为婚约失效了,就再没有“丈夫”这个法律所赋予的角色了。一但一方的法定角色消失了,另一方的法定角色就再无意义。法定角色完结了,约失去了一方,就再不成为其约了。我再重申一次,夫妻关系不是来自血缘的、不可改变的名份关系;而是共同履行一定条件的约而产生的关系,这关系会因约的存亡或巩固或消失。象所有的约一样,除了到期自动终止外,每一个约都有面临半途而废的可能;婚约也一样,除了死使约自动解除外,仍然有面临毁约而自动失效的可能,以婚约而论,就是淫乱。如果婚约己经失效了,丈夫(妻子)这个从约而产生的角色就无效了。丈夫已不成为其丈夫,妻子已不成为其妻子,他(她)有什么权利来约束别人呢?如果我们抽离约的内涵来谈论婚姻,如果我们连这些法律和律法常识都没有的话,不啻是一个无知的人在街上随便指着一个女人说:你要受我约束直到死。
如果还不服的话,我再举个例。我们同神的约,无论旧约、新约,《圣经》常常比作婚姻的关系,这是有一点《圣经》知识的人都知道的。“因为造你的,是你的丈夫,万军之耶和华是他的名。(赛54/5)”“为这个缘故,人要离开父母,与妻子连合,二人成为一体。这是极大的奥秘,但我是指着基督和教会说的。(弗5/31,32)”为什么神要这样比喻?因为这两种约在属灵的律里都是一样性质的。如果我们拜偶像,《圣经》比喻是属灵的淫乱,这同我们在婚姻之外与第三者发生关系是淫乱一样。如果我们发生了属灵的淫乱,会怎样呢?还会有永生吗?不会。以色列人在西乃山下拜牛犊,摩西就把十戒的法板摔碎了,就是说,这个约,因属灵的淫乱而给毁了。在旧约,凡行淫乱的,是没有赎罪祭的,是要用石头打死的,这预表什么意义?打死的意思,就是这个丈夫(妻子)己经失去了丈夫(妻子)的法定角色。死了,再不成为其丈夫(妻子)了,这个约就再不复存在了。“所以,神配合的,人不可以分开。”这一句经文是回答“有法利赛人来试探耶稣说:“人无论什么缘故都可以休妻吗?”这句话的。如果想用淫乱以外的其它借口作为离婚的理由,都是人自己想分开神所默认的婚姻。但如果犯了淫乱,这就不是受害的人自己想分开了。石头,代表神的审判,即是说,一但犯了淫乱,神就判决了这个婚约己经失效。这个律法和新约耶稣所说的那番话,是神自己定的。因此,这样的离婚,不能说是人去分开,而是神的判决。“他母亲马利亚己经许配了约瑟,还没有迎娶,马利亚就从圣灵怀了孕。她丈夫是个义人,不愿意明明地羞辱她,想要暗暗地把她休了。(太1/18,19)”约瑟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以为马利亚犯了淫乱,于是想要把她休了。《圣经》这里非但没有责怪约瑟不对,反而称赞他为义人。这也就佐证了耶稣所讲的经文,若为淫乱的缘故而离婚,没有什么不对的。“背道的以色列行淫,我为这缘故给她休书休她。(耶3/8)”“你们要与你们的母亲大大争辩;因为她不是我妻子,我也不是她的丈夫。叫她除掉脸上的淫像和胸间的淫态(何2/2)”。这就再清楚不过地说明,犯淫乱,婚姻就解约了。否则,神就是一个不公义的神,他自己做一套,要我们做的是另一套。如果有人定一些比神做得更好的律例,那么让他作“神”好了。
总结一句话,婚姻(约),就是保障夫妻权利和义务的法律关系。如果没有这种实际的作用,男女两人的性关系,不叫婚姻,而只是同居或者是卖身契约。
婚姻的设立,是为了让法律(或律法)能加以保障的,婚姻保障了我们什么呢?就是保障我们一夫一妻的性关系不受第三、四……者的侵害破坏——就是淫乱。否则,所谓婚姻,只是一句废话,完全没有设立的意义。
以下我们继续讨论一些婚约和离婚的问题。
人若娶妻以后,见她有什么不合理的事,不喜悦她,就可以写休书交在她手中,打发她离开夫家。妇人离开夫家以后,可以去嫁别人。(申24/1,2)
对于这一句经文,我们应给它怎样的地位?首先我们得承认它也是神的话,如果是神的话,我们又该怎样看待呢?吱吱唔唔,把它忽略不提算了?或是用一句话:“这是旧约。”就把它删去罢了?这同耶稣所说:“就是到天地都废去,律法的一点一画也不能废去,都要成全。(太5/18)”的话相冲突。“《圣经》都是神所默示的,于教训、督责、使人归正、教导人学义都是有益的。(提后3/16)”保罗在写这句话的时候,还没有新约《圣经》。因此保罗这里所写的:“《圣经》都是神所默示的”,主要是指旧约的。既然旧约“于教训、督责、使人归正、教导人学义都是有益的。”我们有什么理由和权柄把旧约删去?“耶稣说:‘摩西因为你们心硬,所以许你们休妻,但起初并不是这样’”,耶稣在这里并没有否定这句话,而是说,这句话是给心硬的人的,仍然是神所“许”的。在这里,我并没有赞成离婚的意思,只是想按正义分解《圣经》。我不想投其某些人所好,故作“属灵”,把一些教义弄得比神的律例“更圣洁、更高标准”而偏左。更不想迎合社会的潮流,降低神的标准赞同离婚而偏右。耶稣怎样说呢?“莫想我来要废掉律法和先知,我来不是要废掉,乃是要成全。(太5/17)”一方面,我们不要废掉律法,尽管律法是神最初对“属灵的婴孩”以色列人最低的要求;一方面,我们要成全律法,“成全”就是帮助人从最低要求提升到最高的属灵境界。耶稣说:“你们听见有话说:‘当爱你的邻舍,恨你的仇敌。’只是我告诉你们,要爱你的仇敌,为那逼迫你们的祷告。(太5/43,44)”这就是成全了,他没有去否定,而是提升了标准。因此耶稣又说:“又有话说:“人若休妻,就当给她休书。”只是我告诉你们,凡休妻的,若不是为淫乱的缘故,就是叫她作淫妇,人若娶这被休妇人,也是犯奸淫了。(太5/31,32)”耶稣把属灵的标准提升了,为的是要人做得更加的完全。
“不要效法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变化,叫你们察验何为神的善良、纯全、可喜悦的旨意。(罗12/2)”在神的旨意中有三个层次:神善良的旨意、神纯全的旨意、神可喜悦的旨意。
神善良的旨意:是带着怜悯,体谅人的软弱而制定的。体现了神良善——能体谅人的一面。就好似一个母亲,要从小培养小儿的劳动品格,教他学会洗衣服,但她首先让他学洗手帕。因为母亲知道他年纪还小,还不能洗大件的衣服;神对早期的以色列人,只是有一些很基本的要求,如果当初要他们以新约的标准,背十字架跟随摩西,恐怕他们掉头就回到埃及了;我们对初信主的人也是一样,不能要求得太高,要体谅到他信心的程度。因此,为不合理的事办手续(写休书)休妻的,是神最低层次的要求,这是我们极不提倡的。
神纯全的旨意:希望人没有过失,不违反神的戒命,能令神满意,是神高一级的要求。就好似那个洗手帕的小儿,终于有一日能洗自己的衣服了,小儿的劳动品格终于满足了母亲的心,达到了母亲的基本愿望。我们信主一定的年月后,开始能够对照《圣经》的话,过悔改的生活,使自己逐渐纯全改变过来。因着淫乱的缘故而离婚的人,没有什么不对,没有抵触神的话语。所达到的就是神纯全的旨意的层次。虽然离婚,并不是神原来的旨意:“但起初并不是这样”。正如神起初创造人的时候,并不想立例用石头打死人,但因着他的纯全,不得不惩罚罪恶。所以,因着罪的缘故,有些律例是神不得意才制定出来的。为的是彰显出他的纯全;为的是报应罪恶,以警戒效尤者。所以“许”为淫乱的缘故离婚,为的就是制止淫乱。
神可喜悦的旨意:如果那个儿子,不但洗自己的衣服,还帮父母洗衣服,这就令母亲喜出望外了。有个少年官问耶稣,作什么善事可以得永生?耶稣说:守戒命:不可杀人、不可奸淫……他说,这些我从小就都遵守了。耶稣又说:要变卖一切,分给穷人,然后跟随我。注意,少年官只能消极地做到神“不要”方面的要求,这是一种“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标准,只求不犯戒命不犯罪就满足的心态,只停留在神纯全的旨意上。耶稣要求他做到神可喜悦的旨意上,就是神积极方面“要”的命令上。因着淫乱的缘故而离婚,并不是神可喜悦的旨意。而是用爱心忍耐一些时间,给对方悔改的机会,若肯悔改,就完全的饶恕。“饶恕七十个七次”,这才是神最高层次的可喜悦的旨意。正如他对待以色列,尽管以色列一次又一次毁约,但只要以色列回转,他就一次又一次地饶恕他们。
这三种层次的要求,要按着我们属灵生命、信心大小来执行,不能一刀切。只有心意更新而变化的人,才能提升到某个属灵层次。我们爱真理的人,不能把我们的要求降到最低层次;也不要把最高层次的硬要每一个人遵守。耶稣也没有要每一个人象他一模一样,那个少年官忧忧愁愁地走了,耶稣也没有勉强他。耶稣只是作“成全”的工作,我们也只是作“成全”的工作。有一些人信耶稣,只停留在得救的程度上;而有一些人却能离开得救的开端,进入完全的地步。我们不能强逼人进入完全的地步,同样,我们不能强逼人,不可离婚、只能完全的饶恕。我们只要帮助人认识神可喜悦的旨意,至于他怎样领受,这是他与神的事,但不要去定罪,因为“我们到了什么地步,就当照着什么地步行。(腓3/16)”
另外,又有人说,男的可以因着淫乱的缘故提出离婚,而女的因同样的缘故,却不可离婚。理由是,因为《圣经》只提到“休妻”,从来没有提到过“休夫”。又因为在旧约,神认可男人可以多妻,现在男人与妻子以外,还有一些固定的女人(或者叫情人,或者叫妾氏)有性关系,还不算与旧约有冲突,因此,女人无理由因这事提出离婚。而女人则不同,女人从来不能有两个丈夫的,所以女人同丈夫外的男人发生关系,就是淫乱,男的就可以提出离婚。还说,虽然这样似乎有点不公,但是因为女人是受咒诅的缘故云云。
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男人多妻,到底是神的律法,还是什么?如果是神的律法,那么今日我们都违反了神的律例,我们应该悔改,多娶几个,即使与社会法律相冲突也要在所不惜,我们宁愿遵行神的旨意,而不顺服人的意思。为什么我们不悔改呢?我相信,除了有几个想借此放纵的人外,大多数人都承认,多妻并非是神的旨意,因为我们从来没有看到神这样立例:你们要多娶妻子,或类似的话。多妻制,既不是神的话,我们有什么理由把它当作《圣经》的标准?那么,旧约时男人多妻,为什么神又认可呢?它到底是什么?多妻制,是人类早期为生养众多,而设立的婚姻制度,是人类族群时代社会所公认的道德规范,只表现当时的道德水平。但这种多妻制仍然在婚姻制度和社会认可的约束底下。凡是与《圣经》没有冲突的法律制度、文化传统、生活习俗、道德规范等,神都会认可的。比如交通规则,这都是神所认可的,我们都应遵守。但它不是神的话,是可以改变的。多妻制本身并非是神的话,因此是可以改变的。新约和现代法律都承认一妻制,而且最合符神起初设立婚姻形式的精神,我们更应该按照新约和现代的道德规范来遵守。
耶稣回答说:“那起初造人的,是造男造女,并且说:‘因此,人要离开父母,与妻子连合,二人成为一体。’这经你们没有念过吗?既然如此,夫妻不再是两个人,乃是一体的了。所以,神配合的,人不可以分开。”(太19/3-6)这里所说的“二人成为一体”、“夫妻不再是两个人,乃是一体的了”就是神更确切地认可一夫一妻的婚姻制度,是神所配合的。当今一夫一妻的婚姻之外的性关系,都是非法的,是淫乱的,无论是男人或女人。
因此,男人在婚姻之外的性关系,都是淫乱。再不要胡说什么,神可以默认男人有几个女人荒谬的话,这样的话,比世人的道德更低下,说这样话的人,无疑是淫乱的点火扇风者。
那么,男人淫乱,女人能不能“休夫”?不许女人“休夫”,背后还有一个潜台词(因为不敢明说):你认为丈夫犯淫乱,神却是认可的,男人在这方面就是不同,神也没有对亚伯拉罕说,他犯了淫乱,因此妻子无权去判断丈夫是否犯淫乱,也就无权“休夫”。如前所述,这是比世人还等而下之的“道德”,前面己经驳斥了,是绝对荒谬的。我们再来分析一下“休妻”是怎样来的。“休”本来并不是神可喜悦的旨意,神在设立婚姻之初,世界并没有罪,婚姻本来不会受到破坏的,因此耶稣说:“但起初并不是这样”。后来因罪进入世界,婚姻才遭受破坏,神才按着他的善良、纯全,“许”我们“休”。但为什么《圣经》只提到“休妻”呢?这也是关乎到当时的社会道德规范、习俗传统。不仅是以色列,整个中东,甚至世界大多数地区、我们中国,都是只许休妻。这说明,仅限于休妻,不是神的话,而是神颁布律法之前,人类带普遍性的道德规范、习俗传统,神只是认可而己,并不是他定的律例,因此是可以改变的。今日社会公认的道德规范,允许双方有离婚的权利(当然只能在因淫乱的缘故下),神也是认可的。既然婚姻是为了避免淫乱而设立的,那么,它不仅仅是为了防止妻子方面淫乱的,而是对双方同有约束力的一个制约。妻子淫乱,使丈夫受到了伤害和沾污,丈夫可以离婚;男人淫乱,同样伤害和沾污了妻子,为什么妻子就不可以离婚?神从来就是公平的神,神认可我们早期社会的道德水平,只是体谅一个婴孩的软弱一般。有人把莫须有的咒诅任意加在女人的身上,是严重错误的。《圣经》明文咒诅女人的内容:“又对女人说:‘我必多多加增你怀胎的苦楚,你生产儿女必多受苦楚。你必恋慕你丈夫,你丈夫必管辖你。(创3/16)’”不能有什么对女人不公的时候,就说因为女人是受咒诅的,把一些《圣经》之外的咒诅加在女人身上。“你丈夫必管辖你。”必须是在有效的婚姻里,在未遭受破坏的婚姻里,丈夫才算为丈夫,这句话才有效。但如果他犯了淫乱,婚约就算失效了,女方可以视他不是丈夫,既然不是丈夫,就无权管辖,女人可以作离婚或不离婚的决定。当然,你也可以因着他的悔意而原谅他,也就是说,仍然视他为丈夫,这视乎我们的选择。
我们再讨论,女人离婚之后,可不可以再嫁。
有人认为,无论如何,女人离了婚,就不可以再嫁人,即使是因为男人在外面有三妻四妾,女人忍无可忍主动离婚;或是因为男人有了外女,而强逼她离婚,她都不可以再嫁人。他们是根据这句经文:“至于那己经嫁娶的,我吩咐他们,其实不是我吩咐,乃是主吩咐说,妻子不可离开丈夫,若是离开了,不可再嫁,或是仍同丈夫和好;丈夫也不可离弃妻子。(林前10,11)”
讨论《圣经》之前,我们应该有一个共识:《圣经》是不会自相矛盾、自相冲突的,不管是新约与旧约。神的话是没有不同时代,或不同族群有不同标准的。(天地要废去,我的话却不能废去。(太24/35)《圣经》……教导人学义都是有益的。(提后3/16))阿们?如果以这样的原则看《圣经》,为什么保罗所讲的与耶稣所讲的、申命记里所讲的自相矛盾?《圣经》似乎很混乱,新、旧约标准不同?耶稣时代与保罗时代不同?耶稣是对犹太人说的,保罗是对外邦信徒说的,标准不同?这一定不是《圣经》有问题,而是在我们人的问题,一定是在我们的理解上、释经上有错误的神学观。为了更好讨论这个分歧,我们不如把这句《圣经》上下文扩展开来看:
| | | | | |
|
[url=ada99:jiayuan35.htm]上一章[/url] | 抨击基督教“卖身契”的婚姻观(3)
| 下一章 | | “论到你们信上所提的事,我说男不近女倒好。但要免淫乱的事,男子当各有自己的妻子;女子也当各有自己的丈夫。丈夫当用合宜之分待妻子;妻子待丈夫也要如此。 妻子没有权柄主张自己的身子,乃在丈夫;丈夫也没有权柄主张自己的身子,乃在妻子。夫妻不可彼此亏负,除非两相情愿,暂时分房,为要专心祷告方可;以后仍要同房,免得撒但趁着你们情不自禁,引诱你们。……我对着没有嫁娶的和寡妇说,若他们常象我就好。倘若自己禁止不住,就可以嫁娶。与其欲火攻心,倒不如嫁娶为妙。至于那己经嫁娶的,我吩咐他们,其实不是我吩咐,乃是主吩咐说,妻子不可离开丈夫,若是离开了,不可再嫁,或是仍同丈夫和好;丈夫也不可离弃妻子。我对其余的人说,不是主说,倘若某弟兄有不信的妻子,妻子也情愿和他同住,他就不要离弃妻子。妻子有不信的丈夫,丈夫也情愿和她同住,她就不要离弃丈夫。……倘若那不信的人要离去,就由他离去吧,无论是弟兄,是姊妹,遇着这样的事,都不必拘束。(林前7/1-,5,8-13,15)”
上下文联系起来看就清楚了:上次保罗写过一封信,其中有一句话是:男不近女倒好。于是哥林多教会有些人领会错了,就与自己的配偶分开了。有一些人为了属灵的理由而有克欲的倾向、有不嫁娶的、甚至有离弃不信主的配偶的事发生。教会对于这些事,反应给保罗,因此保罗是特别针对这些问题而纠正的。
保罗是说,男不近女倒好,是指没有婚姻关系的异性,不要有太接近的接触,而不是指婚姻内的男人和女人。倒是强调婚姻夫妻紧蜜接触的重要性:是能够避免淫乱的。保罗不但不提倡人单身,反而强调除了有神所赐的独身恩赐外,人都必须在婚姻里。即使是属灵的理由也不能把夫妻分隔开来;如果没有领受独身恩赐的,也不能为属灵的理由禁戒嫁娶;也不能为属灵的理由与不信主的配偶离婚。因这理由而分房的人,要继续保持夫妻的生活;有肉体需要的,还是要去结婚;因丈夫不信而主动离开丈夫的妻子,不要嫁人,要快快与丈夫复合;丈夫也是一样。这里并不关涉到淫乱的事,因而要无条件复合。
保罗写这些的目的,为的是希望人们有警觉,不要被魔鬼有机可乘,利用我们肉身的软弱和婚姻的破口来陷我们于淫乱的罪中。我们一定要在正常的婚姻里,得蒙保守。但要免淫乱的事,男子当各有自己的妻子;女子也当各有自己的丈夫。正是这段《圣经》的匙节。说明婚姻是为了我们避免淫乱的,“不可再嫁”非但不是要这妻子独身,相反却是要她回到原来的婚姻里。如果非淫乱理由“再嫁”,就是犯了淫乱。我们不能把“不可再嫁”孤立起来看,这样就会断章取意,断章取意的必然结果,就会使《圣经》看起来似乎前后矛盾、混乱,就会引申出时代主义、族群主义和错误教义等的看经方法,如果各执一端,就形成了各家学说了。
如果我们鼓吹,女人是受咒诅的族类,不可再婚,这无疑大大嘉奖了淫乱的罪人,使他们有持无恐,成为对付姊妹的“尚方宝剑”,姊妹也只能逆来顺受:反正都不能再嫁的了,忍气吞声算了。维持这样屈辱的局面,总比孤伶伶不能再婚好。于是淫乱的就越发淫乱,达到为所欲为的嚣张地步。后来她甚至可能怎样忍受都终于被抛弃了,于是孤孤伶伶直到死。
律法(命令)总归就是爱,爱就是:对良善的加以保护、奖励;对罪恶加以惩罚、铲除。那么,这种对罪鼓励、奖赏,对无辜的人残酷的“教义”,肯定不是出于恨恶罪、又公义慈爱的神的,而是出于魔鬼的。这种错误的教义,把我们的姊妹推落撒但的网罗里。分房的夫妻倘且会受到撒但趁着你们情不自禁,引诱你们的威协;未嫁的和寡妇,倘且会欲火攻心,倒不如嫁娶为妙。然而我们却把这些被冷落、被遗弃、可怜的淫乱受害者,置于残酷和危险的境地,让她们暴露在魔鬼的引诱、欲火攻心的煎熬里,难道我们非得把这些清白的人,逼得犯淫乱不可?这会是神的律法吗?这同保罗所强调人人都当在婚姻的保护下的意思背道而驰的。炮制这样“教义”的人,无疑是撒但的帮凶。有许些因婚姻有问题的妇女要寻求教会帮助,当她知道基督教有这个残酷的教义时,就望而却步,被重重绊倒了,可能从此与救恩失之交臂。其它女人,尤其是年轻的女人也会因知道这婚姻的教义而绊倒(我曾听过不少这样的议论:我做男人就信,做女人就不想信)。撒但就欢呼:它的教义成为了基督教的“教义”。
我们讨论女人再嫁的问题时,我们得先弄清楚,在主里有没有合法的离婚,合法的离婚又意味着有什么权利。
根据“人若娶妻以后,见她有什么不合理的事,不喜悦她,就可以写休书交在她手中,打发她离开夫家。妇人离开夫家以后,可以去嫁别人。(申24/1,2)”这是早期的合法离婚,离婚后的女人可以再嫁。
再根据:凡休妻另娶的,若不是为淫乱的缘故,就是犯奸淫了(太19/3-9)凡休妻的,若不是为淫乱的缘故,就是叫她作淫妇,人若娶这被休妇人,也是犯奸淫了。(太5/31,32)这是一句否定式假设判断经文,我们若用逻辑学的“否定式”加以处理,它就成了肯定式假设判断句,这样的文法就更清楚了:凡休妻另娶的,如果是因为淫乱的缘故,就不是犯奸淫了。比如:有好似约瑟、马利亚的一对夫妇,妻子的确犯了淫乱,丈夫就休了她,那么这个丈夫另娶就不算犯淫乱了,相反,妻子也一样。又比如,一个律法时代的人,丈夫因淫乱,给石头打死了(预表神解除了婚约),那么这个女人,就不能再嫁了吗?这句《圣经》是说,如果因淫乱的缘故而离婚,受害的一方在律法面前是清白的,无辜的,这个离婚是合符律法的,她(他)再嫁(娶),就没有淫乱的罪名。相反,如果不是因为淫乱的缘故,丈夫离弃妻子,就是说,丈夫要使妻子成为淫妇。耶稣判定,是离弃一方的犯罪。这种离弃,在神看来,是不合法的离婚,神看二人仍然是一体,谁去再婚,谁就是犯淫乱。丈夫另娶,就是犯了淫乱。如果因为这个缘故,这个婚姻就正式遭到破坏了。妇人根据上一节《圣经》,男方另娶犯了淫乱,那么她另嫁就不算犯奸淫了。
再用同样的方式处理:凡休妻的,如果是因为淫乱的缘故,就不是叫她作淫妇,有人如果娶这被休妇人,也不是犯奸淫了。就是犯了淫乱的女人,被休了,别人娶她,那个人也不算是犯淫乱。因淫乱的缘故,这个离婚是合法的,这个女人己经不再是别人的妻子,所以有人再娶这个女子,就不算是犯奸淫。什么叫奸淫呢?就是与有妇之夫、有夫之妇发生性关系。如果没有了婚姻关系,合法(指合真理的)离婚了,她就不再是有夫之妇了,因此她可以再嫁,别人也可以娶她。人若娶妻以后,见她有什么不合理(更包括淫乱在内)的事,不喜悦她,就可以写休书交在她手中,打发她离开夫家。妇人离开夫家以后,可以去嫁别人。(申24/1,2)既是合法离婚,为什么不能再婚?所以,合法离婚的妇人仍然可以再嫁。
如果不是为淫乱的缘故,再婚的,都是犯淫乱;如果因淫乱的缘故,离婚了,双方都可以再嫁娶。
婚姻遭受到淫乱破坏时,我们该怎么办?立刻离婚吗?不是,在我们发现对方眼中有刺的时候,正是最需要检查自己眼中梁木的时候了(太6/3-5);
如果我们发现婚姻中出现问题时,我们第一时间应该问问自己,这当中我该要负上一些什么责任?我们往往以为,那些一把眼泪、一把鼻涕诉苦的人,一定是受害者了。其实,有时正是这个诉苦者在吃自己酿造的苦果,如果我们熟知他们的婚姻境况的话,我们就同情不起来了。
除了个别的例外,一只手是不会打响一个巴掌的。除了一些淫乱成性、以淫为乐的人外,有一些有外遇的家庭,我们以为只有一方受害者,其实不然。有时可能双方都是受害者,有时甚至可能是淫乱的一方为受害者。这些情形都是非常复杂的:有时是因为一方的臭性格、坏脾气把另一方推出了婚姻之外;有时是因为经济使用、教育子女等的方法上,常有口角、打闹,令婚姻潜伏着危机;有些婚姻里没有爱情、没有性爱,令婚姻象坟墓一样,没有温馨、没有吸引,是一个虚设的婚姻;……因此我们准备用石头打人的时候,我们得先看看自己有没有罪。
我们得检查一下,是什么导致了婚姻的破裂?我们有什么地方亏负了对方?我们欲要对方悔改,就得我们自己先悔改,因为,耶稣说,想要拔掉别人眼中的剌,最好先拔掉自己眼中的梁木,这是属灵的“改变原则”。我们应该先省察自己,我们做好了丈夫(妻子)、父亲(母亲)的角色没有?我们有按《圣经》的婚姻真理建立家庭没有?这婚姻有感情、理解、关怀、体谅、沟通没有?如果没有,我们则先不要考虑离婚,而是先改变自己。
唯有我们用爱心重新围系这个婚姻,做好我们角色的本份来重建这个家庭,用我们的合宜的改变(非不合真理的迁就)、好言行,来赢回我们另一半的心。只有我们先这样改变了,才能等候对方的改变。这才是最好的解决之道,才是神可喜悦的旨意。神为什么可以离弃背约的以色列?为什么可以用石头(祸患)打以色列?因为神从来没有亏负过以色列。假如我们没有亏负对方,或者己经改变了自己、无愧于自己的角色、家庭,但对方仍然不肯离弃淫乱生活的话,那么这时候的离婚,不仅是可以不可以的问题,而是必要的问题。
再谈谈关于饶恕的问题,的确,我们应该七十个七次饶恕得罪我们的人,要“完全”的饶恕,象我们天父一样的完全。那么什么是饶恕呢?“若是你的弟兄得罪你,就劝戒他;他若懊悔,就饶恕他。倘若他一天七次得罪你,又七次回转,说:‘我懊悔了,’你总要饶恕他。(路17/3,4)”正讲到饶恕七十个七次的时候,耶稣设了一个比喻:“天国好象一个王要和他的仆人算帐。才算的时候,有人带一个欠一干万银子的来。因为他没有什么偿还之物,主人吩咐把他和他妻子儿女,并一切所有的都卖了偿还。那仆人就俯伏拜他,说:‘主啊,宽容我,将来我都要还清。’那仆人的主人就动了慈心,把他释放了,并且免了他的债。(太18/23-27)”这两处的经文,说明了一个人亏负了你,假若他知罪认错,你就该饶恕他。那么在我们的婚姻里若有淫乱的罪得罪你的时候,如果对方真诚的认错,我们总要饶恕他。无论多少次,只要他是真心想改,而只是身不由己,不能胜过这些诱惑的话,我们总要饶恕,甚至帮助他一起去胜过。但话又说回来了,假若他非但没有懊悔,或者只是假惺惺地认错敷衍,而实际上却仍然乐此不疲的话,那么,这就不能饶恕了。
我们来看看神是怎样对待犯了淫乱的以色列的。“人偏向交鬼的和行巫术的,随他们行邪淫,我要向那人变脸,把他从民中剪除。(利20/6)”“这百姓要起来,在他们要去的地上,在那地的人中,随从外邦神行邪淫,离弃我,违背我与他们所立的约。那时,我的怒气必向他们发作,我也必离弃他们,掩面不顾他们,以致他们被吞灭,并有许多祸患灾难临到他们。(申31/16,17)”这里是没有饶恕的,类似这样的《圣经》,不下有几十处。
什么时候才有饶恕呢?“这样,他们被自己所作的污秽了,在行为上犯了邪淫。所以,耶和华的怒气向他的百姓发作,憎恶他的产业。将他交在外邦人的手里,恨他们的人就辖制他们。然而,他听见他们哀告的时候,就眷顾他们的急难,为他们记念他的约,照他丰盛的慈爱后悔。(诗106/39-41,44,45)”“他们要承认自己的罪和他们祖宗的罪,就是干犯我的那罪,并且承认自己行事与我反对;我所以行事与他们反对,把他们带到仇敌之地。那时,他们未受割礼的心若谦卑了,他们也服了罪孽的刑罚,我就要记念我与雅各所立的约,与以撒所立的约,与亚伯拉罕所立的约,并纪念这地。(利26/40-42)”因此,神对以色列人的饶恕,是以以色列人悔改回转为条件的。只有以色列谦卑认罪了,以色列才得以和神恢复正常的关系。如果那个欠债的仆人没有承认自己的确欠债了,他肯定得不到免债的饶恕。耶稣赦免那个污秽的女人,是因为她是用泪水洗耶稣的脚。
神要饶恕我们,是要有一个前题:我们必须有一个认罪,愿意悔改的心。就是说,神的饶恕是有条件的。有人说饶恕是无条件的,那么,神必须先这么做:饶恕所有的人,给他们永生。但我们懂真理的人都知道,这是不可能的。这里,我要更正错误的饶恕认识,人往往把爱和饶恕混淆起来,这是错误的。
爱是对人的,因此是无条件的:不计较人的恶、凡事包容、凡事忍耐。但饶恕是对罪(债)的。饶恕这词怎么解呢?词典上说:饶恕就是“免去责罚”。罪永远不可以免去责罚的,人却可以,只要他悔改离开罪的时候,这个人就被饶恕了,就免去责罚了。如果他不承认自己的罪,那么罪就与这个人成为一体了,当要责罚罪的时候,这个人不免要同罪一道承受责罚。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才是正确的饶恕呢?我们对人,应该无条件去爱,因此神也是爱每一个世人的神;但他并不无条件饶恕每一个世人。除非我们觉得神这样并不完全,否则,我们就当象神一样的完全,也不能无条件饶恕罪人。
爱和饶恕,这两样不能混为一谈。比如一个公义慈爱的法官,他会不会饶恕每一个罪犯,而释放他们呢?不会,因为法官所面对的是罪,而不是人。对罪一定要量刑惩罚的;但有一个犯人,因枪伤,不管他犯了什么罪,法官允许他羁留就医,因为这事面对的是人,而不是罪,这就是爱了。
| | | | | |
|
[url=ada99:jiayuan35.htm]上一章[/url] | 抨击基督教“卖身契”的婚姻观(4)
| 下一章 | | 神爱人,却并不饶恕魔鬼(它代表的就是罪)、也不饶恕罪。神不会对拜巴力的以色列人说:好吧,我饶恕你们,你们照样在我的约里得永生、得蒙福。神而是离弃他们,让惩罚罪的报应,临到他们。因为,如果神不是这样做,就等于神纵容他们,使他们更加喜爱犯罪,这样,神就与这罪有份了。我们如果为了面子、经济、错误教义等的原因,而迁就淫乱的配偶,那么这样非但不是爱和饶恕,而是与这淫乱同谋。如果这是爱和饶恕,那么,神早就这么做了。
我们可以爱人,但我们对罪绝不妥协,绝不迁就,不能让罪有得意洋洋、耀武扬威的机会,绝对不饶恕罪;我们面对犯淫乱的配偶也一样,我们可以先用爱心忍耐,劝免、挽回、帮助他(她),如果他(她)真的回心转意,那么我们就得回了自己的配偶;无论你认为他(她)伤害了你有多大,只要他(她)真心悔改、离开淫行,我们总要饶恕,就不得离婚,或者必须复婚,否则,就是我们犯了不肯饶恕的罪。
但是,如果他(她)非但没有悔意,而且还利用了我们的爱心和忍耐,继续干那勾当。那么,这同我们在救恩里借恩放纵,与耶稣的约就再没有份(来10/26-29)的属灵原则一样,再无赦免、再无饶恕。我们不饶恕淫乱的罪,这并不等于我们不爱他(她);解除婚约,目的只是为了恢复正常的婚约。我们可以爱那个人,因他(她)是无知的,是被魔鬼所利用的,我们在心里不计较他的恶;但我们坚决不饶恕淫乱的本身,因它是魔鬼的作为,也就是魔鬼的化身。除非他愿意离开淫乱,不再和魔鬼合作,我们才可以恢复正常的关系。我们不怀怨、不怀恨,可以在婚姻之外,成为朋友。我们可以等他(她)懊悔离开这个罪,然后复婚。如果他(她)干脆与他人结婚,就证明他(她)没有对淫乱的罪有懊悔的认识,这个婚约就彻底的被毁,就再没有回转的余地了。
马太福音为什么说,约瑟是个义人呢?让我们切身处地站在约瑟的局限来看待马利亚怀孕这件事:马利亚告诉他怀了孕,他立刻感到了极大的伤害和侮辱。但马利亚却告诉他一个天大的“谎言”:圣灵感孕。真是闻所未闻的捉弄。可能只要马利亚承认一时失足,他一定会饶恕她的。但马利亚上百次都一口咬定,不是她的错,还企图为“奸夫”遮掩,那么约瑟便决定不饶恕她,要把她休了。尽管马利亚、一个准新娘丢尽了他的脸,但他仍然不计较她的恶,不用报复的方法去伤害她,只是想暗暗了结这件丑事算了。这里饶恕和爱是分得很清楚的,尽管约瑟没有饶恕(这才是对的),但却有爱,要不,马利亚将要面临被石头打死的审判。有一个弟兄叫志勇,因配偶淫乱离了婚,他忍耐了很长一段时间,让她懊悔回转,他仍然非常爱她,他和她离婚后的关系,甚至比好些人的夫妻还要好。志勇可以爱她的这个人,但并不饶恕她的罪,因为她并没有懊悔她的罪,所以志勇没有和她谈复婚的事。即使她后来还是与他人结了婚,志勇和她还是一样友好。这样,爱和饶恕的问题,都得到了成全。
淫乱是一件非常严重的大罪,在旧约是要判决死刑的,预表新约的失丧沉沦。在新约教会,要把这样的人赶出教会(教会是预表身体的,赶出教会,也即预表从婚姻的一体中赶离。),甚至要交给撒但,去败坏他的肉体(旧约表现为,将以色列交给仇敌。);“这一类的事,主必报应。(帖前4/6)”神对这样的罪是相当严厉的。因此我们不要用人仁之心,去容忍淫乱的罪,以为这样是“爱”,如果这就是爱,那么他就比神的爱更大,更长阔高深了。“不要行义过分,也不要过于自逞智慧,何必自取败亡呢?(传7/16)”。
教会有不少错误的领受,教导人无条件饶恕,以自己“过分”的“大爱”,去容忍,包容淫乱的罪。教导信徒,无论配偶多么淫乱败坏,非但不悔改,而且还变本加厉,我们都得去忍受。有人可能会反问:“难道我们再忍耐下去,给他(她)有更多的悔改机会不是更好吗?说不定他有一天真的会悔改呢。”我没有什么可以回答你,我只可以帮你以同样的理由反问神:神啊,以色列拜偶像的时候,你为什么要离弃以色列,你一直容忍他们拜偶像,说不定有一日,他们会悔改过来的呢,何必有这么过激的反应?神啊,你为什么要用石头打死犯淫乱的人呢,包容怜悯他,有一日他可能会离开淫乱的呀;神啊,你为什么要把那个犯淫乱的人赶出教会,如果我们忍耐包容他,让他多听道,给他更多机会悔改,岂不更好?这都是我们自以为是的“智慧”,因而用自己自逞的“义”,收取败坏。这样的容忍,将会有什么后果?以色列背约受到神多次的击打,尚且还屡屡叛逆,如果神照样容让、赐福,以色列就再不是以色列,就要死亡了;旧约淫乱的人,如果不受严厉的制裁,不但淫乱的人,越发肆无忌惮,而且将有更多的效颦者起来;如果教会不把那个淫乱的人赶出教会,那么教会将会“发酵”出更多的淫乱来;同样,如果我们只一味忍受配偶的淫乱,实际上是助长了他的淫乱,与这淫乱也有份。耶稣说:“因为不敌挡你们的,就是帮助你们的(路9/50)。”同样,不阻挡淫乱的,就是鼓励淫乱的。而律法的另一面,就是遏止、惩罚罪恶——这就是爱、就是善了。
这样的错误教义,不但没能帮助淫乱的一方悔过自身,更是把无辜的一方捆绑在罪恶、污秽的婚姻上,得不到神的祝福,而只能悲悲惨惨、熬过这可怜的一生,再没有机会享受到真正有爱情、圣洁、满足的婚姻。《牧人的杖》里有一句话:“错误的神学是一个残酷的工头,他鞭打神的儿女,叫他们面对悲惨的后果。”这是值得持守错误教义的人,去思量、鉴察的。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