瑣羅亞斯德教認為存在著代表光明的善神阿胡拉·瑪茲達和代表黑暗的惡神安格拉·曼紐。 善神的隨從是天使,惡神的隨從是魔鬼,互相之間進行長期、反覆的鬥爭 為了戰鬥,阿胡拉·瑪茲達創造了世界和人,首先創造了火。 瑣羅亞斯德的出生是善神阿胡拉·瑪茲達勝利的結果。 瑣羅亞斯德的精髓每一千年產生一個兒子,他指定第三個兒子為救世主,以徹底肅清魔鬼,使人類進入「光明、公正和真理的王國」。 瑣羅亞斯德教認為人死後要進入「裁判之橋」,根據其生前所作所為決定入地獄或天堂。 但在世界末日時都要最後受一次最後審判,惡人的靈魂可以蕩除罪惡而復活。 ----------- 看着還真是有點似曾相識的感覺呢~ 瑣羅亞斯德教背景資料 瑣羅亞斯德教(波斯文:زرتشتیگری),基督教誕生之前中東西亞最有影響的宗教,古代波斯帝國的國教。曾被伊斯蘭教徒貶稱為「拜火教」,在中國稱為「祆教」(祆音同「仙」xian,意為天意所授之教,這是專門創造的一個漢字,注意不要把「祆」誤作「祅」)。 瑣羅亞斯德教是二元論的宗教,有些學者認為它對猶太教以及後來的基督教和伊斯蘭教有很大的影響,瑣羅亞斯德教的神「密特拉」也進入到羅馬帝國的宗教中。目前在伊朗偏僻山區和印度孟買一帶的帕西人(又譯作巴斯人)中仍有很大的影響。 瑣羅亞斯德教的創始人是瑣羅亞斯德(前628年-前551年),他出身於安息帝國的一個貴族騎士家庭,20歲時棄家隱居,30歲時受到神的啟示,改革傳統的多神教創立瑣羅亞斯德教,但受到傳統教祭司的迫害,直到42歲時,大夏的宰相娶他女兒為妻,將他引見國王,瑣羅亞斯德教才在大夏迅速傳播,77歲時他在一次戰爭中,在神廟中被殺身亡。 也有人瑣羅亞斯德的生存年代要更早,拜火教也並非其首創,他只是一個集大成者。 轉至維基百科:http://zh.wikipedia.org/wiki/%E7%90%90%E7%BD%97%E4%BA%9A%E6%96%AF%E5%BE%B7%E6%95%99 | |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9F%A5%E6%8B%89%E5%9B%BE%E6%96%AF%E7%89%B9%E6%8B%89%E5%A6%82%E6%98%AF%E8%AF%B4 | |
基督教與祆教 祆教,或稱瑣羅亞斯德教,伊斯蘭教徒稱此教為拜火教,拜火教此稱呼當中其實含有一些貶意的。 我之所以認定基督教是源自瑣羅亞斯德教,是有根據的。 其實,基督教以瑣羅亞斯德教的經典《阿維斯陀》作為舊約,比用猶太人的經典作為舊約,是更合乎基督教的需要的。 正如很多人都說,猶太人的舊約和基督教的新約所描述的根本是完全不一樣的兩個神。事實上,我懷疑基督教包括耶穌在內,跟本就從沒有參考過猶太人的舊約,而直接從祆教發展出來的。 祆教有很明確的天使和魔鬼的概念,這個概念比猶太教更清晰。 代表光明的善神阿胡拉·瑪茲達的隨從是天使 代表黑暗的惡神安格拉·曼紐的隨從是魔鬼 善神阿胡拉·瑪茲達創造了世界和人,而他會每一千年產生一個兒子,他指定第三個兒子為救世主。救世主的目的,是徹底肅清魔鬼,使人類進入「光明、公正和真理的王國」 祆教相信人死後,會根據其生前的所作所為去決定入地獄還是天堂。 另外,瑣羅亞斯德教相信世界末日,那時會有一次最後審判,罪惡會因此蕩除而好人會復活。 以上這些例子都正正跟基督教的信仰是一樣的。而這些東西都是原始猶太教沒有的。 所以我認為,基督教應該放棄猶太人的舊約,改以《阿維斯陀》作為基督教的舊約,因為《阿維斯陀》實在比猶太人的聖經更能與基督教的新約呼應。 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的,在早期基督教發展中,不少學者的研究都肯定了祆教對基督教有很大的影響。祆教的影響並不單單止對基督教,對於伊斯蘭教和後期猶太教同樣有不少的影響。雖然祆教是二元論,但祆教也可以說是一神信仰之父! 其他詳見: http://mythicism.blogspot.com/search/label/%E6%8B%9C%E7%81%AB%E6%95%99 | |
http://www.culstudies.com/rendanews/displaynews.asp?id=1390 嘻嘻, 我想到馬太福音四章1-11節 | |
朱元璋起兵時由於後台不夠硬,所以捧著當時明教的「小明王」韓林兒的招牌,後來黃衣稱朕,大概為免俾人話過橋抽板,建國號「明」。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 ... 9&variant=zh-tw 明熹宗天啓皇帝不理政事偏愛做木工,使魏忠賢及客氏把持朝政,大概也是受了移鼠大聖養父約瑟的職業影響。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 ... 7&variant=zh-tw 我國受呢碌教之害,實始於唐而其弊見於明,延於清。其肆虐於我中土,凡千二百餘年矣。今尚不加遏止而建三自愛國會,人心惟危,四海困窮,天祿永終,嗚呼尚饗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 ... A&variant=zh-tw | |
原帖由 日光 於 2007-5-3 19:14 發表 其實你看著回教穆罕默德的故事 又何嘗不是和聖經的情節一式一樣? | |
by the way, 我還未看回教的故事, 下次看了再聊~~=v= | |
早說嘛 其實我睇過一本書 當中提過一些關於大洪水的傳說, 內容和方舟故事很相似 其實世界各地很多原始部落/文明(包括我們中國及傳說的阿特蘭提斯文明)都有相近的洪水傳說 有人提過這和遠古時代的一場全球性水災有關 但就不知道為何會被聖經借了去"滅世" | |
拜火教同佛教關係 阿胡拉·瑪茲達(阿弗拉·瑪茲達)其實是阿修羅 也是印度神話中被印多拉II戴亞神群所大敗的阿修羅神群 首領名叫昆廬遮那佛 阿弗拉·瑪茲達和昆廬遮那佛是胎藏大日如來的化身 胎藏界曼荼羅 和 金剛界曼荼羅還在研究中 只知金剛界曼荼羅四佛四菩薩是抑壓胎藏大日如來 | |
所謂[宗教],不過如此而已。 | |
其實全世界的宗教都是拜火教 崇尚光明(光明當然來自太陽) 所以這些宗教吵啥東東 都是拜同樣的東西啊 上帝也是一團光 | |
原帖由 Guest from 210.69.180.x 於 2008-9-3 18:08 發表 ThANKing for sharing , good morning , welcoming | |
? | |
o yes | |
瑣羅亞斯德教(英文 : Zoroastrianism,波斯文:زرتشتیگری),基督教誕生之前中東西亞最具影響力的宗教,古代波斯帝國的國教。曾被伊斯蘭教徒貶稱為「拜火教」,在中國稱為「祆教」(「祆」,拼音:xiān,中古拼音:hen,意為天意所授之教,這是專門創造的一個漢字,注意不要把「祆」「左示右天」誤作「祅」「左示右夭」)。 瑣羅亞斯德教的思想屬二元論,有學者認為它對猶太教以及後來的基督教和伊斯蘭教影響深遠。瑣羅亞斯德教的神「密特拉」也進入到羅馬帝國的宗教中。目前此教在伊朗偏僻山區和印度孟買一帶的帕西人(又譯作巴斯人)中仍有很大的影響。 此教的創始人是瑣羅亞斯德(前628年-前551年),出身於安息帝國的一個貴族騎士家庭,20歲時棄家隱居,聲稱30歲時受到神的啟示,改革傳統的多神教,創立新的宗教,但受到傳統教祭司的迫害。直到42歲時,大夏的宰相娶他女兒為妻,將他引見國王,瑣羅亞斯德教才在大夏迅速傳播,77歲時他在一次戰爭中,在神廟中被殺身亡。另有說法謂瑣羅亞斯德的生存年代要更早,拜火教也非他首創,他只是一個集大成者。 教義 阿胡拉•瑪茲達是代表光明的善神,安格拉•曼紐是代表黑暗的惡神;善神的隨從是天使,惡神的隨從是魔鬼,互相之間進行長期、反覆的鬥爭,為了戰鬥,阿胡拉•瑪茲達創造了世界和人,首先創造了火。瑣羅亞斯德的出生是善神阿胡拉•瑪茲達勝利的結果,瑣羅亞斯德的精髓每一千年產生一個兒子,他指定第三個兒子為救世主,以徹底肅清魔鬼,使人類進入「光明、公正和真理的王國」。人死後要進入「裁判之橋」,根據其生前所作所為決定入地獄或天堂,但在世界末日時都要最後受一次最後審判,惡人的靈魂可以蕩除罪惡而復活。 瑣羅亞斯德教的主要經典是《阿維斯陀》,意思是「知識」,也叫「波斯古經」,主要記述瑣羅亞斯德的生平以及教義。原有21卷,亞歷山大大帝征服波斯後認為,信仰拜火教的波斯人作戰太勇敢,故毀去拜火教所有經典,所倖存下來的阿維斯陀僅有一卷,而在希臘留有的一部完整21卷抄本後來散佚。在波斯薩珊王朝期間,拜火教復興,這一卷《阿維斯陀》被拼湊、補齊成為21卷,但與原來的版本已不可同日而語。 祭祀儀式 瑣羅亞斯德教認為,火是阿胡拉•瑪茲達最早創造出來的兒子,是象徵神的絕對和至善,是「正義之眼」,所以廟中都有祭台點燃神火,最壯觀的是在伊朗利用天然氣修建的神廟,四方的神廟四角有四根連接天然氣井的管道,在廟頂四角有四個日夜燃燒的火炬。日常點燃和保存神火要經過繁複的儀式。 瑣羅亞斯德教認為,火、水、土都是神聖的,不得沾污,所以教徒死後只得實行天葬,即放置特定的場所讓兀鷹吃掉。 傳播 瑣羅亞斯德教在中東迅速傳播,薩珊王朝時成為波斯帝國的國教。佛祖釋迦牟尼悟道後招收的第一批弟子就有拜火教徒,不過名為「迦葉」的門徒並非大迦葉,只是重名而已。後來阿拉伯帝國征服波斯,在伊斯蘭化過程中,瑣羅亞斯德教受到伊斯蘭教排斥,被迫向東遷徙,部分進入印度,部分通過西域進入中國。當時西域各國都信仰瑣羅亞斯德教,在中國受到當時南北朝時代的北方各國皇帝的支持,唐朝時也有許多祆祠以備「胡商祈福」,宋朝以後則基本消失。今天的伊朗境內尚保留有5座寺院,但規模都很小,也舉行宗教儀式,內有長年不滅之聖火。 在金庸武俠小說《倚天屠龍記》中記載的明教,即歷史上的摩尼教,就是起源於瑣羅亞斯德教,但教義融合了大量基督教、佛教等其他宗教教義。國內常不加區分的將瑣羅亞斯德教與摩尼教統稱為「拜火教」,含義比較混亂。實際上二者並不是同一種宗教,二者關係類似於猶太教與基督教的關係。 帕西人 在8-10世紀間,一部分堅持信仰瑣羅亞斯德教的波斯人,不願改信伊斯蘭教而移居印度西海岸古吉拉特邦一帶。這些波斯移民在印度被稱為「帕西人」(Parsi),至今共有10萬人左右,仍信瑣羅亞斯德教,主要從事工商業,操古吉拉特語。雖然這些帕西人並非穆斯林,但這是我們在印度歷史上最早見到的「帕西」(Parsi)一詞,按《大英百科全書》的解釋:「『帕西』(Parsi)一詞,其意為波斯人(Persians),乃移居印度的波斯瑣羅亞斯德教徒之後裔。」可見,自中世紀起在印度出現的「帕西」(Parsi)一詞是「波斯人」之意。後來,隨著伊斯蘭教在南亞次大陸的廣泛傳播,在印度民間流行的語言中,「帕西」一詞的詞義逐漸擴大了範圍。 鴉片戰爭以前,已有帕西人到廣州經商,其後亦有帕西人在香港定居。帕西人向來親英國, 相傳香港在日佔時期,日本人將帕西人與英國人關押在一起, 與印度人分別看待.有部分帕西人以販賣鴉片起家,原來在香港居住的帕西人,大都在1997年前移民外國. 廣州的長洲(著名的黃埔軍校正位於長洲島上)有「帕西教徒墓地」,墓地原已荒廢失修, 在2002年被列為廣州市文物保護單位,墓地在2005年完成修繕, 附近有"外國人公墓".在鴉片戰爭以前, 由於外國人不得進入廣州城,因此外國商船隻能停泊在長洲島,不幸客死的外國人唯有葬在長洲島上的山頭. 在香港, 比較著名的帕西人有摩地(摩地是香港大學的創辦人之一, 尖沙咀有摩地道),律敦治(香港今有律敦治醫院),香港現時亦有名為祆教墳場的帕西人墓地。 在澳門仁伯爵綜合醫院下方,有一個白頭墳場,也是祆教教徒的墓地。 維基百科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 ... 9&variant=zh-tw | |
原帖由 Guest from 123.202.227.x 於 2008-9-10 23:32 發表 very ThANK-ye !!! i love your post , i love the Zoroastrianism, i love 明教 |